教研系统的生命力在哪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839453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系统的生命力在哪里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研系统的生命力在哪里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研系统的生命力在哪里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研系统的生命力在哪里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研系统的生命力在哪里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研系统的生命力在哪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系统的生命力在哪里(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研系统的生命力在哪里作为专业的教学研究机构,教研系统在新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改革开放初期教研系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教研系统更多地充当了考研室、编研室的角色;新世纪课程改革以来,教研系统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课程改革平稳、有序、健康的推进做出了贡献。 面向未来,教研系统的生命力在哪里?教研系统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形成有效的教学研究工作方式,创新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希望本期这一组文章能够从不同层

2、面为教研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思考方向和路径。关于教研机构(部分地市及县区)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国教研工作的指导,整体把握当前教研机构发展状况,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专业引领作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于 2012 年 56 月间组织开展了对全国部分地市及县区教研机构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840 份,涉及 273 个地市 (县区)机构。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摘要如下:一、机构基本情况(一) 地市(县区)教研机构以公益性事

3、业单位、全额拨款为主调查数据显示,各地教研机构采用独立建制的占 78%,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占 75%,由财政全额拨款的占 88%,具有自有或分配办公场地的占 97。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逐步深入和国家、地方各级教育财政投人的不断增加,教研机构的公益性和专业独立性正在越来越得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大多数机构能得到政府财政预算的基本保障。有 36%的机构拥有独立产权的办公场所,各地教研机构的设施和条件正在得到逐步改善。(二)部门设置、业务职能更加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图 1 的数据表明,绝大多数教研机构是按照“小学教研”和“中学教研” 分学段设置业务部门的。除传统意义上的主要

4、学科外, “音美教研”(69) 、 “体育教研”(65 ) 、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63) 、 “信息技术教研 ”(62)、 “心理教研 ”(38%)等领域的教研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的课程,是新课程推进的难点,也是最不易被学校关注的课程,但已经有超过半数的教研机构专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表明了教研部门对国家课程的高度重视和对新课程的支持与努力。另外,有关“学前”(62) 、 “质量监测”(56) 、 “教师培训”(46)等业务是当前基础教育走向内涵发展、提升质量的关键,数据显示教研机构的内部建设紧跟当前形势需要,正努力朝着适应当前基础

5、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质量监测”工作,这是当前抓质量、促内涵建设的重要一环,图 2 的数据显示有 70%的机构都承担并把质量监测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能,表明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改革质量评价”, “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要求,正在得到各地教研机构的积极响应和落实。(三)专兼职结合的教研队伍模式成为主流图 3、图 4 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岗教研员人数以 120 人规模的机构居多,占 39%。同时,几乎所有教研机构都采用了聘请兼职教研员的机制。有 53%的教研机构拥有 20 人以内的兼职教研员;19%的教研机构拥有 2140名兼职教研员,21%的教研机构拥有 61 人以

6、上的兼职教研员。兼职教研员的聘用情况显示,在一些地区兼职教研员范围较大、涉及面广,已经成为一支骨干队伍,是当地教研工作的重要力量。(四) 学科教研配置倾向考试科目图 5、图 6 的数据表明,几乎所有的教研机构都按学科配备专职教研员,其中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涉及中、高考的学科配置最为齐备。而综合课程,如科学、艺术、历史与社会、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相对比较薄弱,其中艺术、历史与社会、通用技术可能与当地实际开设课程的数量有关,设有专职教研员的机构不到 40%。在高中阶段,音体美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职教研人数相比义务教育阶段表现出明显的骤减倾向。(五)关注农村,深入基层成为考古工作重点图 7、

7、图 8 的数据显示,每位教研人员年均下校指导工作在 51 100 天的占 52%左右;在 150 天的占 36左右。年均送教下乡在 20 天以内的占 76,在 2140 天之间的占 14%。由此可见,目前地市及以下教研机构基本都有制度保证教研员深人基层、深人课堂,特别是关注农村等薄弱地区。同时,这一数据也显示随着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推进,教研机构正在努力实现重心下移的转型。二、工件经验与成就近十年来,广大教研机构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涌现出大量有价值的、被实践验证的优秀经验。问卷中,我们对大家认为最有成效的经验进行了调查,归纳、梳理如下:(一)最有成就感的工作问卷中设计了“您认为

8、最能反映本地区推进课改的经验”的调查。调查结果排序(如图 9)依次是:“课堂教学改革”、 “校本教研” 、 “教师专业发展 ”、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 “校本课程建设”、 “发展性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 “网络研修”等。我们看到“课堂教学改革”与“ 校本教研” 成为大家一致认为的最有成效的工作经验,反映了广大教研部门近年工作重点放在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上,且已初见成效。调研数据也显示了最弱的两项,即“地方课程建设”和“中考改革” 。这些被公认的、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的方式和经验以及工作中的“短板”,将为下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课堂教学改革 7.9校本教

9、研 6.7教师专业发展 6.4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5.7校本课程建设 4.9发展性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 3.9网络研修 3.4地方课程建设 3.0中考改革 3.0注:重要复试均值(满分为 8 分)图 9 最能反映本地区推进课改的经验调查统计(二)被认可的新机制、新方法在工作机制和方式创新中,普遍被认可的经验和做法如下:1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一些教研机构通过辖区教研室评估、教研工作考评、表彰优秀、树立榜样等方法,有效促进了地方教研机构的建设;通过评选“示范教研室”、建设名师工程、开展名师课堂、导师制教研等方式,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区域教研发展。2区域教研联合体建设。为推进基

10、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农村和薄弱地区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实现教研工作重心下移,教研机构探索出很多具有创造性的新型教研机制和方法。如城乡捆绑联片合作教研、区域集体备课、建立教研学术委员会、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研修团队建设、三级教研网建设、 “送教下乡、携手助教”活动以及网络教研等。3机制建设与创新。一些教研机构着眼于教研管理机制的创新,除了加强日常教学常规制度建设、规范教研工作规程、推进研训一体化外,还涌现出如蹲点包片制度、菜单式培训、专题式培训等值得推广的新机制。一些区域通过建立教研基地、联络点、实验校等,及时了解把握基层教研情况,开展教学研究和试点,为大面积的教研成果的推广提供依据。联络点、基地、

11、实验校的建立表明教研机构开始关注到调查分析、数据采集以及实证研究的重要,教研工作正在从过去的单凭经验办事开始转向注重调查、研究,开始关注如何使教研工作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平台上。一些教研机构关注自身队伍建设,建立了教研员研习、自修制度,教研员下水课制度,教研员培训制度,年度考核制度,制订教研员年度专业发展规划制度等,有效地促进了教研员专业水平的提升。方式创新经验中以制度创新为最多。这充分表明了近十年来,广大教研机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不但展现了教研机构主动发展、改革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的工作态势,更显示了着眼制度建设,以制度促发展、以制度保发展的正确观念,教研工作正在向重本质、重

12、内涵建设发展。(三) 最有效的教研活动调查显示,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研员们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教研活动或方式主要有:案例研究(课例研讨)、校本研修、听课评课说课、同课异构、集体备课、专业培训、专家指导、同伴互助、自主学习等。对于教研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大家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教研活动或方式主要是: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现场观摩、教学研讨、专业培训、专家指导、听课评课说课、同伴互助、外出学习、网络研修及自主学习等。由此可见,无论是教师还是教研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实践都是第一位的,基于课堂、案例的校本研修、互动交流最被认可。三、存在的问题因本次调查问卷结果来源于教研机构自身,因此,就教研机构

13、自身的视角,大家认为目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管理体制”、 “人员素质 ”和“经费保障”三方面。被调查人员认为目前制约其所在单位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集中在“目标定位不明”、 “体制、管理问题 ”、 “经费不足” 和“教研员自身素质问题”等几方面。其中,又以“管理体制”和“教研员自身素质” 这两项原因最为突出。“管理体制” 问题主要集中在“ 缺乏明确、有效的对口管理与指导部门” 、 “职能定位不明确” 、 “经费、人员发展缺乏有效的保障制度” 等方面。“教研员自身素质问题”中,被调查人员更多地从分析原因的角度进行了回答,如“人事制度管理僵化,教研人员不足,编制少,在编不在岗情况严重;教研人员准人、选

14、拔、流动机制不明确” ;“ 教研员绩效工资不落实、待遇不如教师”;“缺乏系统、专业的常规培训,影响了教研员专业水平的提升”、 “缺乏激励机制” ,等等。究其更主要原因,大家集中认为是“上级政府和领导认识与重视不够”、 “行政干预过多,错误政绩观制约教研工作”、 “机构整合削弱了教研职能和阵地”等。在经费问题上,虽然大多数教研机构的人员基本经费能得到保障,但普遍缺乏教科研经费及教研员参与培训学习的继续教育经费。四、姨机构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在调查教研人员对机构自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中,大家认为当前加强全国教研战线建设,亟需采取的措施主要在以下四方面:(一) 加强教研制度建设。如“ 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教

15、研部门权责”; “理顺中央到各级教研机构的关系,明确中央对口管理机构,加强专业化管理,改变多头管理、交叉重复的混乱状况”;加强对教研机构的评估、考核与激励等。(二)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研人员待遇。(三) 加强队伍建设。如研究教研员资格标准、强化针对教研员的各类培训,提高教研队伍专业化。(四) 建立教研交流、联系的平台。如建设国家和省级的网络教研平台、建立全国教研联盟组织,加强区域教研协作,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加大对教研工作的宣传报道等。更多的被调查人员在问卷中呼吁,要引起各级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视,特别是对这支特殊的作为“ 教师的教师” 的队伍建设的重视,

16、这是改进和解决当前教研工作问题的关键。五、思考与建议本次调研涉及全国 273 个地市和县( 区)单位,虽不能完全作为省级或者全国层面的准确数据,而且问卷调研自身的局限性以及调研对象的单一性也决定了本次调研的局限性。但通过对这些地市和县区教研基本情况的问卷摸底,一定程度上为我们了解把握当前基层教研机构在经费、人员、工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提供了依据,为今后推进教研工作、改进教研制度提供了参考。基于本次问卷调查情况,特提出以下建议:(一) 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职能在地市及县(区) 教研机构基本情况中我们看到,当前教研机构不仅类型、性质多样,承担的职能也是多样。很多问卷反映存在归口不一、管理多头、定位性质不明等问题。地市(县区) 教研机构作为基层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目标的具体落实和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当前亟需健全和完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研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教研工作的专业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