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选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江赛箭整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39021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号选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江赛箭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号选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江赛箭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7号选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江赛箭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7号选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江赛箭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7号选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江赛箭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号选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江赛箭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号选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江赛箭整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 年“七彩语文”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7 号选手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感悟执教: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小学 徐连萍整理:启东市永和小学 江赛箭教材分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说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从文本价值上说,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

2、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理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学这篇老课文,就必须立足新课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审视教学处理,注重阅读感悟,着力言意兼得,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教学理念: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理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师在教学这篇老课文,就立足新课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审视教学处理,注重阅读感悟,着力言意兼得,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辩论”等重点词语的意

3、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师: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 17世纪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板书:伽利略)一起齐读 2遍。生:齐读。2师:下面请大家举起你的右手,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略”字,它是左右结构,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 “田”要写得瘦一点,右边短撇要收,长撇要舒展,捺要有捺角,这样,这个“略”字才显得特别有精神。那这一撇一捺多像我们张开的双臂,下面这个“口”呀,大

4、小要适中,下面就在自己的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两遍。 (老师范写)生:在作业纸上写。师:我们写字的时候,腰杆要挺直,注意“三个一”要记牢。就像这个同学一样,坐得端正,字也写得非常漂亮。 (巡视指导)师:大家都非常注意字的结构,下去以后接着练习,要一次比一次写得好。完成的同学朝老师点点头。师:1590 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实验,这个实验就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起读一遍。生:齐读课题。师:在这里有个字,大家念得非常准,这个字读“zho”,再来一遍。生:再齐读。【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开门见山。】【听课感悟:“万事开头难。”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可以说成功了一半。语文教学

5、也是这样,一个好的课题导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却往往会起到激情、引趣、启思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上好一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师: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课文纸,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准备好了么?好,开始。师:我今天认识了这个女孩子,她在读完以后圈出了生字,坚持下来,孩子,你会有更多的收获,好吗?读完了吗?好,看下面这几组词,你能读正确吗?(出示词语:违背、的确、不容更改)生:个别读。师:这个男孩子,你是听得最清楚的,你告诉大家她读得怎么样?生:好,很好。师:会欣赏别人,也能提高自

6、己。还有谁来说?生:她读得很准确,很好。师:我也觉得她读得不错,但是在这里有个词叫“不容更改“一起再来读一遍这个词。生:齐读。师:非常好,咱们再来看下一组词,这么多人举手,我们一起来读两遍。(出示词:辩论家、不寻常、解答)3生:齐读两遍。师:读得非常棒,老师要给大家出一个难题,能不能用这三个词,说说小时候读书的伽利略是个怎样的孩子?生:伽利略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辩论家,他常常问一些不寻常的问题,让老师很难解答。师:这是一个敢于说的孩子,说得好不好?生:好!师:我们一起来看,在这里面有个“辩”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生:辩论是用嘴巴来辩论的。师:中间是“言”就是有辩论的意思,我们一

7、起再来读读这三个词,一遍就好。生:读三个词。师:我们一起来看第三组词,这一次我要请同学开火车读,有没有问题?好开始。 (出示词语:信奉、怀疑、认为、宣布,比萨斜塔)生:开火车读【设计意图:词语出示有层次行,在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的同时,了解了文中的部分内容。】【听课感悟:一篇文章中往往有许多关键性的词语,教师出现的每一组词语,看似不经意的,却是有意而为之。如第一组体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第二组表现的是伽利略的执着追求,第三组则隐含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只要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研究文本的同时,更深入一些,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师:在回答问题时

8、,大家传递一下话筒。下面能不能用上这里面的词总结一下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内容?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你们快看看课文。用上这里面的词语,告诉老师,有的同学已经想好了。生 1: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宣布实验成功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师:哦,这是故事的结果,他说出故事的结果,你呢?生 2:前面人们都很信奉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如果有人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说,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然后,伽利略就又点不相信,做了一个实验,在比萨斜塔把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脱手,然后都同时着地,他把实验的结果宣布给了大家。师:好,这个同学刚才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来给我们说了课文

9、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总结课文的方法,记住了吗?【设计意图:连词成句,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4】【听课感悟:读文章,我们要学会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只有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才能通过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达到深刻理解课文的目的老师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出示出来让学生选用,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既降低了概括的难度,又提高了概括的准确性,一举两得。】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师:好那下面,我要请咱们班的朗读高手,你来读第 2自然段。你稍等,刚才我们读了“信奉”这个词,谁先告诉我“信奉”是什么意思?生 1:我觉得是相

10、信的意思师:除了相信还有其他的意思么?就相信吗?生 2:还有信仰的意思。师:下面就由我们的朗读高手来读第 2自然段,你们看第 2自然段,课文中那些语句表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准备好了吗?好,开始。生:个别读师:读得怎么样?生:声音很响亮。师:你说他声音比较响亮,那如果生:如果再有感情些就更好了。师:那好,你找到了吗?这一段中,哪些词句告诉我们人们非常信奉亚里士多德?生 1:只要有人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师:也就是咱们大屏幕上的这句话,是不是啊?(出示句子)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怎么样?那要是我们呢?也会责备。好,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11、,他们是怎么责备的?生:齐读。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师:我听到了一些责备的意思,但是有些同学,我听到的善意的,不是责备的,再来一次。生:再齐读。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师:那这个时候伽利略要是对他产生了疑问呢?人们会对伽利略怎么样?一起再来读读会怎么责备他。生:再次齐读。师:是啊,在当时那个社会,你要是公然地挑战权威的话,你就会受到人们的责备,但远远不止这些,那在 16世纪呢,布鲁诺就是因为坚持“日心说”而被活活地烧死,而年轻的伽利略退缩了吗?5生:没有。师:没有退缩,那这时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生:勇敢的伽利略。师: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伽利略,大

12、家同意吗?(板书:勇敢)生:同意。师:还有吗?生:敢于挑战的伽利略。 (板书:敢于挑战)师:课文就是要写勇敢、敢于挑战的伽利略,那为什么要写那么多关于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的大量的笔墨呢?谁告诉大家。生:这样可以显得伽利略坚持真理。师:这样写从侧面衬托出伽利略的精神。那这个一个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那到底伽利略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疑问呢?他父亲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3自然段,拿笔划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哪句话产生了疑问,他是怎么想的呢?完成后就跟老师点点头,示意你已经完成。生:他对两个铁球,一个 10磅重,一个 1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

13、磅重的一定先着地。师:这是谁的观点?生: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师:哦,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一个 10磅重,一个 1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谁先着地。生:10 磅重。师:他认为 10磅重的先着地,那伽利略呢,他是怎么想的?生:伽利略想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 10磅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 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 10磅重的铁球要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师:伽利略觉得有几种假设?2 种是吧,大声说出来生:有两种。师:老师用动画将它们演示一下,那将两个铁球

14、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它的速度肯定比 10磅的铁球慢。那第 2种呢?如果把两个铁球拴到一起就变成 11磅了,那它就要比 10磅重的铁球速度来得快。这样的话,就有问题了,这样就有几种结论啊?生:两种结论。师:可以吗?生:不可以。师:好,现在你们来看,通过这些词你能体会到什么?(出示句子:如果那么)6生:这是伽利略的猜想,他用了如果那么师:关联词是吧,那这几组关联词,你能体会到什么?生:伽利略很聪明。师:非常地聪明,那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他凭空想出来的吗?生:不是。师:而是通过周密的逻辑的推断,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是尊重科学的表现,那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种相反的结论,你

15、能解释么?生:不能。师:坚定地告诉老师,把话说完整。生: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不能解释。师:肯定吗?生:不肯定。师:谁能肯定地说一遍。生 2: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不能解释。师:好,那从这儿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生 1: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定不移的伽利略。生 2:我们看到了一个一丝不苟的伽利略。师:一丝不苟的伽利略,说得真好。生 3:我看到了一个严谨认真的伽利略。师:严谨认真的伽利略。 (板书:严谨)师: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而且他通过反复的实验,来公开地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伽利略说过的一句话,一起来齐读一遍。 (出示:当科学家们被)生:齐读

16、。师: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伽利略的什么?是不是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勇敢、敢于挑战、严谨认真的伽利略呢?好,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生:自由读。【设计意图: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伽利略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听课感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伽利略的人物品质,朗读的指导不是数量的叠加,而是质量的步步提高,层层推进。在指导阅读的同时,还关注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如老师提到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人们对亚里士多德额信奉是从侧面烘托伽利略的勇于挑战,坚持真理。个人认为,朗读的指导还可以更到位些。】五、精心设计总结语,顺延激情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勇敢、敢于挑战、严谨认真的伽利略,7那下节课请同学们跟老师再次走近伽利略,去认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好吗?生:好!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师:向台下的老师说再见。生:老师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