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考试的常见的简答和分析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30162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考试的常见的简答和分析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政治考试的常见的简答和分析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政治考试的常见的简答和分析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政治考试的常见的简答和分析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政治考试的常见的简答和分析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考试的常见的简答和分析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考试的常见的简答和分析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8 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费尔巴哈没有克服的原因?答,局限性:(1)机械性:它将一切运动,都归为机械运动,用纯粹机械的原因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2)形而上学性:对自然界的非历史的观点,即它不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3)唯心史观原因: (1)他生在穷乡僻壤中没有利用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2)他脱离了革命实践,没有把自己的唯物主义贯彻到底。2、 共产党宣言 是如何论述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的?结合今天的实践,谈谈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答案:首先,共产党必须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组织,才能担负起领导这场斗争的使命。迄今为止的社会政治运动的事实告诉我们,近代社会以来的政

2、治斗争必然是政党政治,而工人阶级要争取自身的解放,没有自己的组织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通过党的领导,工人阶级才能组织成为阶级,团结起来为本阶级利益而进行自觉的斗争。其次,共产党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担负起领导的责任。共产党人在理论方面, “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城和一般结果”。只有他们不仅代表而且坚持着运动的未来。因此,只有共产党才能胜任领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并且也只有在其指导下,无产阶级解放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3、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看作是人的感情关系的错误观点答:首先,把人与人的感情关系和宗教混为一谈是完全错误的,恩格斯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

3、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是人类共存的社会现象。其次,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看作是宗教,歪曲了人与人之间感情关系的本来面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关系的反映,费尔巴哈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同宗教联系起来,否定了人的思想感情与经济的联系,从而陷入唯心主义。4、关于黑格尔的命题答:黑格尔认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1)恶是一种否定的力量,历史上的每一个进程都是通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表现出来的,恶是和新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否定的力量,因此,恶是对传统的神圣事物的亵渎,是对逐渐衰

4、老的旧制度、旧秩序、旧传统、旧习惯的否定。(2 )人的发展的恶劣情欲是历史发展的杠杆,在阶级社会中,历史的发展往往和一定阶级的贪欲权使欲等恶劣愿望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人的贪欲权势欲等恶劣情欲体现了绝对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那么它就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黑格尔这个思想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却包含着合理的因素。5、为什么说费尔巴哈道德的基本准则是贫乏的和空乏的?答:基本准则: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但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欲望要受到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限制,即受到双重校正。为了大家的共同幸福,必须追求一个共同的道德准则:对己以合理的节制,对人以

5、爱。贫乏和空乏的原因:1) 、费尔巴哈道德的基本准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2) 、在阶级社会中,根本不存在一切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12、费尔巴哈哲学存在的严重缺陷?答:(1)他没有逾越旧哲学的屏障,仍然企图建立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绝对真理的体系。(2)他没用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下半截即自然观,是唯物主义,上半截即历史观,是唯心主义。(3)他不能批判克服黑格尔,而是简单的把黑格尔当做无用的东西抛到一边。(4)它的历史观不仅是唯心主义的,而且除了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道德与爱,拿不出什么积极的东西。6、如何理解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的同一?答案: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突出地强调辩证法也

6、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说明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一致的。他以资本论为典范,指出个别和一般的对立统一是理解辩证认识的关键;正是这种对立统一贯穿于资本论的整个逻辑过程,使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方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列宁进一步阐述了人类认识道路的矛盾性,强调人的认识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因此,辩证法应当适用于和运用于认识论,辩证法与认识论是一致的。我们从这里也可以对列宁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的思想体验得更加深刻。7、 手稿中的 “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马克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理解?答案: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一个环节、一种原则,即扬弃私

7、有财产的环节,人的类本质复归的原则,对于处在私有制下的人来说,共产主义是其最近的将来必须要达到的一种形式,这是他真正成为类的人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共产主义还不是人类社会的真正形式,还不是人类的最终发展目标。 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概念,在他看来,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形式。社会主义的历史是真正的人的历史,而共产主义只是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的历史,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把它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准备史。社会主义中的人跟异化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包括对异化的否定关系,而在共产主义的环节上对异化的否定恰恰是其主要的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思想的总体基调上是采用了费尔巴哈的方法的,因此,在他

8、看来,共产主义阶段上的人因为还没有达到从自身出发证明其真实存在的程度,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类的社会形式中的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形式,人们在其中用不着他物的中介就能证明其自身的真实存在。在马克思这里, “社会主义”、 “社会” 、 “类”这三个概念是处在同一个人的本质的实现层次上的。8、 手稿中,马克思是怎样理解人的价值问题的?在价值观上, 手稿在哪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答案: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价值问题的理解是理论立足点上的抽象人性价值论,加上批判对象上的经验论这两者的统一。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

9、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仍然是其理论的主体。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依然是前科学的。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9、人类存在的三大历史形态及其基本特征答:三大历史形态:一是人的依赖关系;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三

10、是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基本特征:在“人的依赖关系”的历史形态中,个人依附于群体,个人不具有独立性,只不过是一定狭义人群的附属物;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形态中,个人拜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而获得了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却只能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人依赖于物,受物的统治,人与人的关系受制于物与物的关系;只有超越“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才能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0、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明显的突显了两个方面的尖锐矛盾答:一是社会进步与全球问题的矛盾;二是人的进化与人的异化之间的矛盾或者说人的现代化与人的物

11、化之间的矛盾。11、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 .贝尔把社会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答:一、前现代化社会,主要特征是社会生活以家庭为中心,人际关系直接、密切,社会组织结构简单风俗、道德、习惯势力大,人的行为模式固定单一,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启蒙化。二、现代社会,阶级界限出现了开放、社会流动增加、教育大众化、公民权利扩大、社会服务发展等等。同时社会分工复杂化,社会流动频繁,人际关系肤浅、间接、局限而短暂,家庭不稳定,个人常常感到紧张、压抑、忧郁和孤独。三、后现代化社会,知识工业占统治地位,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是社会基础所从事的信息处理已超越了国界,国家乃至家庭的界限进一步模

12、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紧张等全球性问题。12、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章中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哪些基本观点? 答: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中, 通过对唯物史观的前提及一般特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以及市民社会是构成国家和任何其他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四个方面的的论述,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社会革命及人民群众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 并运用这些概念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建构了唯物史观完备的理论形态。 13、 “精英文化” 及其特点答:精英文化是时代创造的供

13、文化人和上层社会享受的文化。特点:(1)求古:越古越稀,越距现代久远约有价值。(2)求碎:越碎越正,越不与一种文化融合越有价值。(3)求玄:越玄越深奥,越不着边际、不求实用越有价值。14、 “大众文化” 的特点答:(1)流行性:借助现代传播手段迅速而又广泛的受到现代社会各阶层的欢迎。(2)通俗性:可打入现代化传播媒体条件,就是让大多数观众接受。(3)商品化:能够符合大众的消费口味,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15、简述恩格斯对 18 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局限性的分析(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历史根源是什么?) 恩格斯提出 18 世纪唯物主义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三个缺陷:(1)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

14、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的观点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2 )形而上学性。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用静止的、循环论的观点看待事物,否认事物的质变和发展。(3)唯心史观。 18 世纪唯物主义者在反对中世纪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全盘否定中世纪的历史,抹煞中世纪富有生命力的大民族的出现和在科学文化方面的巨大进步。他们把社会历史看作是毫无联系的偶然事件的堆积,看作是一部供哲学家使用的例证和插图的汇集,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根源:旧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 16、恩格斯在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

15、中是怎样阐述黑格尔哲学的伟大的基本思想及其重要性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章中,首先明确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然后他结合原始宗教的产生,分析了哲学基本问题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指出科学地概括哲学基本问题并确定它在哲学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最后恩格斯把哲学基本问题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也是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并分别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7、列宁概括了发展学说的哪几个特点? 发展事物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是另一种重复,是在

16、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发展是按螺旋式而 不按直线式进行的。 发展是飞跃式的,巨变的,革命的。 渐进过程的中断,是量到质的转化。 对某一物体或在某一现象范围内,或在某社会内部发生作用的各种社会力量和趋势的矛盾或 冲突造成发展的内因。 每种现象的一切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的,彼此有极其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形成统一的有规律 的运动规范。 18、在 1888 年单行本序言中恩格斯分析他写费尔哈论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历史的原因。即为了实现他和马克思多年前的共同愿望,清算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全面系统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 第二,现实的原因。是为了适应当时的革命斗争的需要,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工人阶级,指导工人阶级抵制古典哲学复活的反动趋势。 第三,直接原因。是为了满足新时代编辑部的要求,评述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一书,对费尔巴哈做出正确的评介。 19、如何理解恩格斯的这个判断, 提纲是“ 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