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场白、一些常识的探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24550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开场白、一些常识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开场白、一些常识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开场白、一些常识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开场白、一些常识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开场白、一些常识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开场白、一些常识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开场白、一些常识的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家长常识认知篇一、一些常识的探讨(一)先入为主、可塑性和用进废退早期教育(二) “自然成长”论与“主观意志”论(三)认识世界听、看、感、做在认识中的作用和地位二、对孩子成长及影响因素的基本认识(一)成长论(二)阶段论(三)环境论(四)习惯论三、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一)家长实施教育的特点(二)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及其要求(三)教育孩子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方法”家长常识家长这个词,传统上是“一家之长”的意思,是在一个家庭或家族中说话算数的人。但是演变到现在,则一般被公认为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且主要是指父母。也就是说,家长是相对于家中的孩子来说的。家长是社会生活的自然产物。只要有婚姻家庭,有

2、生儿育女的现象存在,就有家长。相对于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其他许多角色来说,家长这个角色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然的和无可回避的属性。人的其他许多角色都可以选择,但家长这个角色不能,有了孩子,家长的“帽子”自然而然就戴上了。我之所以要这样说,是想要告诉所有的家长:不管你是高官还是高技术人才,是教授还是明星,是科学家还是军人,是农民还是工人,是有钱的还是贫困的,是有学问的还是文化低的,是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你都有一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教育自己的子女。在社会上, “教师”这个职业是专门搞教育的。要想从事这个职业门栏不低,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那将很难胜任。然而当了家长,你就是再没有水平,也得担起

3、教育子女的担子这是无可推脱的。另一方面,子女的教育问题又是极其重要的。它关系到家庭的兴衰荣辱,更关系到孩子的前程。既不是专业教育工作者,又要负起教育子女这个极其重要的责任,便是作为家长这个特殊角色的难处。现在,广大的家长都有一种愿望,就是想获得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时不至于束手无策。目前,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已经出了很多。这对于提高整个社会对下一代的家庭教育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写这个小册子,也是指向同一个目的为提高家长们的家庭教育水平添砖加瓦。不过本书也有自己的特点:其一,基本不引经据典,也没有更多的关于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实验论证,有的主要是本人多年从事教育及其研究

4、工作的经验总结,以及对自己孩子、邻居孩子等进行观察、引导、教育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其二,除了如何教育孩子,本书在提高家长自身知识、素养方面加入了不少内容,虽说不是直接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懂得了这些却能开阔家长的眼界,从而创造出更多教育方法。其三,由于笔者本身的专业是教育研究,因此文章带有一定的学术探讨性。但总的说来它还比较通俗易懂、也切合实际、操作性也强,能够适合于一般家长。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两大部分:认知篇和实践篇。在认知篇里,主要是对家长、家庭教育的若干理性思考和认知。如:对“主观意志”论和“自然生长”论的思考;早期教育的思考;“感性”认识与“符号”认识;“看、听、感、做”在认识论及教育中的作用

5、和地位等;再如家长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教育孩子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方法” 、对孩子前程的“希望定位” 、孩子成长的所谓“成长论” 、“阶段论” 、 “环境论” 、 “习惯论”等。有这许多“论” ,却不叫“理论篇”而叫“认知篇” ,是我不想在严密论证和枯燥地叙述名词上下功夫,主要是用公众都熟悉认可的常识来说明一些道理。这些道理虽不是直接的育儿经验,但作为家长知道了这些知识,无疑会对培养教育孩子开阔思路。在实践篇里,将有“杂论” 、 “习惯与能力”等内容。本书所适合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初中以下孩子的家长。认知篇在本篇中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些常识的探讨、对孩子成长及影响因素的基本认识、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6、。一、一些常识的探讨作为一个家长,不管他自己是否意识到,在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总是或多或少有某些贯性的、直接影响对孩子教育行为的基本认识或曰“想法” ,这些“想法”或明确或模糊,或条理清晰或不成章法。虽然“想法”看不见、摸不着,更不是教育孩子的具体行为,但是它却对具体行为起着规定和引领的作用。比如,许多人都认为:“孩子小,懂个啥?长大一点再教育不迟” 。有了这种想法,那么很自然的,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不会有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再比如,一些家长认为:“棒打出孝子” 。意思是孩子必须严加管束,甚至要常常“动点刑” 。有了这种认识,那么他的教育行为就会习惯于打骂。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对一些基本认识问题的探

7、讨,目的是分析评价某些认识上的误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认识,从而使我们教育子女的行为更科学。(一) 先入为主、可塑性和用进废退早期教育1.什么是先入为主?“先入为主” ,这里指的是最先进入大脑并存储了的信息往往起主导作用。以后再进入的同质信息如果与原信息发生矛盾,后进入者将会受到排斥。人在幼小时候养成的饮食习惯会长久地保持。某老太太从湖南老家来北方亲戚家。再好吃的菜,没有辣椒她不吃;主食除了米饭,其它食物极少沾边,哪怕是饺子、馅饼、炸酱面等美食也不光顾。有研究说人的饮食习惯大约定型在十三、四岁前,且几乎会保持一辈子。即便其它食物也能吃,若论起“好吃” ,还是小时喜欢的食物。有篇杂志报道,印度有

8、人在森林里解救出一个七八岁的“狼孩” (即婴儿期被狼叼走并养大的人) ,但她回归社会后,竟再也难以融入人类的生活圈。说话怎么教都不会,只会四肢着地行走,非生肉不吃等等。看起来,狼的生活模式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她的脑海里。孩子在 10 岁之前,其口音就大体定型了。如果他长大了离开家乡,无论走出去多远,离开的时间多长,在他的口音中总不免会露出自己的乡音。反过来说,如果孩子幼小时在多处地方居住并接触过各种口音,那么他将能用若干种相当标准的方言来说话。孩子刚上学时学汉语拼音如果发音不准确,今后将很难纠正。有句俗话叫“记远不记近” ,说的是人老了,往往最近的事情记不清,却能清晰地回忆起儿时的许多情景。事实上

9、在动物界也有类似的情况。雏鸡、雏鸭、雏鹅刚出壳第一眼见到的母鸡(在农村时常用母鸡孵化各类蛋) ,便会被认为是它的妈妈雏鸭雏鹅也把母鸡当做妈妈,于是便形影不离地跟着走。如果看到的是饲养人,那么它也会把饲养人当“妈妈”而产生依恋性。我插队时家中养禽常看到这种现象。在动物园里的动物,由于从小在人造环境中长大,若把它们突然放回大自然,它们将不能生存。反之,被人在野外捕获的动物,幼崽容易驯养,而越是成年的则越难以驯养。一群刚刚离乳的小壳郎猪组成的新育肥猪群,生活一段时间后就能融洽相处。此时如果突然放进一头陌生的年龄相当的壳郎猪,它便会被看成是“入侵者”而遭到整个猪群的攻击,直到被咬死为止。以上我举了诸多

10、的例子,都是用所谓“经验或事实”来证明“先入为主”这个命题。例外(这种例外往往是具有更大“能量”的入侵者介入的结果)当然是有的,但毕竟是“例外”而不是主流。这种证明方法虽不严密,但它却大体上道出了生活中的一个事实。2.可塑性和用进废退常识告诉我们,包括动植物在内的一般事物,在发展(生长)初期或幼小的时候都很稚嫩,因而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什么叫可塑性?就是还没有定型,在不同的外部条件影响下有着向多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显然,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具有很大可塑性,其原因很简单:首先从物质基础来说,婴幼儿的身体、大脑都还没有完全长成,正在发育阶段。也就是说,在其机体内部,虽然已经有了总体的架构,但从更细致的构

11、造看却还“不连续” ,仍然有许多“空白点” 。这些空白点还被大量水分占据着(有研究表明,胎儿水份占 90%,幼儿、少年 8070%,成年人 7060%,老年人 60%以下) ,需要通过不断摄取各种营养成分来充实。营养成分的多寡、质量的高低、搭配是否合理都会对婴幼儿的发育产生不确定性。其次,对于婴幼儿的大脑来说,还有一个精神层面即经验和认知的获得问题(物质架构是“硬件” ,经验、认知是“软件” ) 。婴幼儿年龄很幼小时,和大人相比还谈不上什么经验或对事物的认知。换句话说,其大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社会、自然)的经验、认知基本上是“一张白纸” 。而经验和认知则必须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和自身的实践中才能获

12、得。至于获得何种经验和认知,则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所谓的可塑性。营养的获得和大脑物质架构的成长靠“摄取” ,通俗的说法就是靠嘴巴“吃”进去。如何哺育孩子是一篇大学问,做得好,方法科学,将会给孩子包括大脑在内的发育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虽然摄取营养和大脑的发育不是本文的主题,但是它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制约条件:即大脑发育的时间性对获得经验、认知的最佳期的限制。也就是说,如果不在它可塑性比较强的稚嫩期及时施加影响,那么对于经验、认知的获得效果就将大打折扣。经验、认知的获得靠什么?其相关联的主客观因素很多,但其中有一个因素十分重要,就是“用进废退”的规律。生物的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器官,经常使用的就

13、发达,不用的则会慢慢萎缩消退。马的盲肠,因对消化粗饲料有利,因此极为发达。而人吃的大多是比较精的食物,盲肠处于无用状态,慢慢的就萎缩了。仔细观察一下人的手臂,往往右臂比左臂要粗壮(左撇子正好相反) ,反应也更灵活。原因是右臂使用比左臂要多的缘故。极端的例子是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员,两只手臂粗壮程度、力量和灵活性差距很明显。刚刚生下的婴儿,躺在那里时手脚会不停地乱动乱蹬,其实这是在无意识地“锻炼” ,为将来站立起来做准备。可以想见,如果他不动不蹬,那么肌肉就不可能很好发育,将来也难以站立起来走路。肌肉的发育及其运动功能的增长是随同其功能的使用运动而一步步生长的。其实,婴儿在娘胎里就开始运动了。每一

14、孕妇在后期都会感受到胎儿在肚子里“瞎折腾”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罹患瘫痪的人,由于失去知觉的肢体不能动弹,经过一段时间,它就萎缩了。肠道主消化,手臂、腿脚主运动,这是它们的功能。而大脑的功能是主思维,如果我们经常使用大脑,那么它必定也会更发达、更机敏,经验和认知的获得也就会更多。经常喜欢观察、阅读、聆听、思考、试验、总结的人,办起事来总比一般人能拿出更好的办法就是这个道理。反之,一些老年人,在卸去了繁重的工作颐养天年之时,却很容易患上大脑萎缩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做事、 “不想事”了。其实这里还有一个机体内部营养供应“不均衡因素”在起作用:常活动的器官(当然包括大脑) ,消耗必然大,对能量和

15、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必然大,于是身体就会自动做出反应:增加其局部的血液循环,给以补充更多的营养。这样它自然就会比那些较少活动的器官获得更多的物质条件,从而变得更有益于其机能的展现。从这个角度看,器官的使用,是其获得更多营养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营养物质尽管已经进入了身体,如果某器官或局部不活动,它也还是不能或少获得营养,从而成长缓慢。3.早期教育我在这里所说的早期,主要指的是学龄前。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已经逐渐被社会认同,这是对教育规律认识的巨大进步。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教育无论在物质投入上、制度层面还是在思想认识层面上,与早已制度化、社会化的小学以上的教育相比差距还是太大了。特别是在认识上

16、还有相当多的疑问。比较典型的如:“早期教育,要早到什么时候?” “孩子那么小,连意识都没有,你教育他有用么?” 人的大脑,据一些科学家的研究,早在娘胎里 4、5 个月的时候,其大多数脑细胞就已经长成,而且已能对外界的刺激有所反应。大脑既然已经形成,功能又是“主思维” ,那么其成长除了和母亲供给的营养物质有关外,必然与其“功能的使用”有极大关系。因此在这时我们如果能够在外面给以一些有益的刺激,从而促进胎儿大脑功能的使用,肯定会对其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如此说来,我们已经回答了一个问题,即:孩子的教育,最早在怀孕 4、5 个月,胎儿大脑形成过半时就可以进行。这就是现在已经开始大力提倡“胎教”的原因。说到这里,我讲一个笑话,也是实际事:一个老同事的儿媳怀孕了。其家中养着一条总爱叫唤的小狗。儿媳生下孙子,小家伙一出生就习惯于狗叫,狗一叫就咧嘴笑,从来不怕。这足以证明婴儿在娘胎里会受到外界的“刺激” 。但是, “刺激”和“教育”毕竟是不同的。人们接受胎儿、婴儿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的道理,但却不一定认同他能够接受“教育” ,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