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约》栏目看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6823995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乡约》栏目看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从《乡约》栏目看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从《乡约》栏目看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从《乡约》栏目看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从《乡约》栏目看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乡约》栏目看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乡约》栏目看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1 / 16从乡约栏目看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着我国社会民生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在所有类型的电视节目中,电视对农节目存在着节目内容乏陈、节目形式单一、表现形式僵化、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不足使它正在失去大量的农村受众。为了电视对农节目的长远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受众,央视乡约栏目走出了一条探索性的道路。他们在节目中注重乡土情怀、趣味元素的发掘,在体现节目多种功能的同时,更注重平民化的交流、多渠道的宣传策略。论文根据乡约栏目的成功,提出电视对农节目创新的几点建议,主要包括体现乡土气息,故事化的叙述手法,融入娱乐元素,设

2、置农民参与环节,拓展节目播后工作、延伸服务性等五条途径。5528关键词:乡约 ;电视对农节目;乡土气息;娱乐元素Analysis of the Innovation of Television Agriculture Program Based on XiangyueAbstract:Three-dimensional-rural-issues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programs have the

3、 problems of stale content, single form, rigidity, and single form of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It is losing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audiences because of lacking of innovation. In order to hav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better service to the rural audience, CCTV Xiangyue column has made out of an

4、 exploratory way. They pay attention to explore local sentiment and interesting elements in the program and to the civilian exchanges and multi-channel propaganda strategy, reflecting the variety of func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uccess of the column, then pu

5、ts forward five suggestions for agricultural program innovation, including local flavor, the story -范文最新推荐-3 / 16narration, entertainment elements, participation of the farmers, expanding the results of the broadcast,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service. 一、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概况对农节目主要是指已经形成固定模式按时播出的,以服务“三

6、农”为宗旨,以报道“三农”问题为核心,面向农民大众的电视节目或栏目,是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1978 年,我国的一些省级电视台已经开始创办自己的农业节目。至今,我国电视对农节目已经得到快速发展,节目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电视对农节目的分类通过对我国目前的电视对农节目分析,对其从内容上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农业新闻资讯类。此类节目及时发布国家的三农政策和方针,关注农经时讯和国内外农经市场信息,及时有效地为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其成为农业主管部门发布农经资讯的一座平台。如中央电视台的每日农经就是这样一档向农民朋友传

7、播农业信息的栏目。第二,致富信息类。以致富能手为模范,用生动明快、亲切平和的方式讲述,报道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品种。节目通过传递农业市场信息、分析农业市场变化,依靠科学技术和市场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技和市场走上致富之路。如致富经栏目,每期节目都会解读典型的致富明星,向观众传递致富经验。第三,“三农”人物访谈类。节目以三农人物为主要采访对象,通过节目主持人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交谈,让观众走近三农人物,了解他们最真实的一面。央视七套的乡约栏目就是这样一档大型户外对农访谈节目,节目访谈对象锁定具有三农背景的典型人物,在轻松活泼的谈话中展现百姓风采和农村风貌。-范文最新推荐-5 /

8、 16第四,新技术推广类。这类节目传播实用的科普知识,介绍种植养殖等技术,播报农业政策法规,讲述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如服务“三农”的公益性科普栏目农科大讲堂 ,节目通过讲解农业新品种、养殖新技术,带领农民朋友走上致富的道路。 由于电视对农节目的受众群体具有以上几个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对农节目在同类电视节目中具有特殊性。虽然目前我国中央、省级、地市级电视台都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对农节目,但由于电视对农节目的制作者并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受众群体的特点,因此也就出现了一些农民朋友并不喜欢看的电视对农节目。二、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缺乏创新的主要表现农村收视市场的广阔性预示了对农节目有着灿烂的前

9、景,但目前农村的收视市场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大部分对农节目没有新鲜感,缺乏创新动力,节目内容乏味、表现形式僵化、传播方式单一,甚至于体现农民特点的话语体系缺失,这是电视对农节目必须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一)节目内容乏味电视对农节目的价值在于服务三农,根本任务是向农民普及新的观念、传递致富信息,进而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所以对农节目应以展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为主要内容,选材要贴近“三农”问题,凡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都属于节目的选材范围。但目前很多电视对农节目内容空洞乏味,普遍“农 ”味不足,很难传达出有效的信息。也由于一些对

10、农节目的工作者大多来自城镇,对“三农”问题和农村受众缺乏了解,使得部分电视对农节目在内容的选题方面比较狭隘,并没有贴近农民生活,也无法满足农村受众的需求。比如一些传播农业致富信息和农业科普知识,节目的讲解教条化,内容枯燥单调、空洞乏味,整个节目都充斥着一种空洞、僵化的道理。有些节目过分关注生产问题,对于农民的生活问题以及其它方面的问题缺乏关注,无法反映农村生活的实际,更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需求,致使农民难以理解-范文最新推荐-7 / 16接受。还有的节目以领导为中心,整天围着领导转,到处都是领导发言,或者是领导参加某个会议,领导视察农村和慰问农民等等。即便是一些市县级

11、的电视对农节目,也没有充分发挥针对性强和接近性强的地域优势,没有展示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帮助农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逐渐沦为领导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 (四)传播途径单一目前电视对农节目的媒介传播途径较为单一,主要是借助传统的电视媒体进行传播。在传统的观念中,农民的知识水平不高,农村的经济比较落后,因此大部分农民都把电视媒体作为他们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受众的知识水平和经济水平也有了快速的提高。一些农村的养殖户需要专业技术作为指导,生产大批农产品的菜农、果农们也需要一个高速的媒介渠道发布买卖信息,这些需求仅仅靠电视媒体是无法

12、满足农民的需要的。因为电视媒体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线性传播,所有内容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播出,制作周期长,时效性比较差,农民受众获取信息受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信息是以制作者为中心的单向传播,农民受众与节目的互动性较差,不能及时主动地进行信息的反馈。事实上,电视对农节目除了依靠电视媒体进行传播以外,还可以借助新兴媒体进行传播,进而扩大节目的覆盖人群和区域,提升节目的传播影响力。例如,将季节性的重点农业信息通过手机媒体发送到农民受众手中;借助数字媒体的回放功能实现任意时间任意次数的观看;将那些无法通过节目展示或在节目中展示不充分的信息放到网络媒体上进行展示等等。三、央视乡约栏目的创新点解析乡约是央视

13、七频道的一档大型户外对农访谈栏目,节目将访谈对象锁定为具有三农背景的典型人物,于轻松和感动之中讲述着大人物的平凡情怀和小人物的不凡事迹。节目力求通过与嘉宾和现场观众间的互动交流,捕捉不同人生轨迹的闪光之处,折射人们生活百态中的智慧火花,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其在节目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多处创新,值得我们学-范文最新推荐-9 / 16习借鉴。(一)乡土情怀的户外演播室,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 (三)平民化的交流方式,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肖东坡身兼乡约栏目的制片人和主持人于一身,他是一位被誉为“中国农民之友 ”的栏目主持人。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质朴的话语塑造了一种淳朴、憨

14、直、风趣的主持风格。主持人无论是从外在形象上,还是在语言谈吐上都给人一种淳朴憨厚的感觉。他的一双小眼睛里流露着善意,胖嘟嘟的脸上堆满笑意。一句真诚的问候,一句诚心的夸赞,一句好奇的追问,都在无形中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谈话氛围。他淳朴的主持风格不仅使节目走进了农民的心坎里,也拉近了节目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使采访对象自然而然地进入自己的角色,将访谈过程变成心与心的交流。 乡约节目的平民化还体现在朴实的语言风格上,节目中蕴含着各种乡土化的元素。比如主持人和嘉宾的语言都很倾向于平民化,地方方言在节目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展现。从节目访谈人物的语言到节目后期的解说词,包括画面语言等都非常通俗易懂,展示给观众一个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面貌。这种平民化的制作方式充分考虑了农民受众的接受习惯,不仅通俗易懂,也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更能原汁原味地把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呈现在观众面前。(四)多渠道的宣传策略,开拓品牌化发展之路近几年里, 乡约栏目不仅在节目创新方面下足了功夫,更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