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23231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地理( 文科)试题卷命题人: 审核: 注意: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和第二卷。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 2 分。1.在下面的 ABCD 四幅图中,哪一幅的 P 点位置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在北半球,属于低纬地区,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2.欧洲西部最为典型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极地气候 D.地中海气候3.关于北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山脉阻挡大西洋水汽进入大陆

2、,降水稀少B.北美的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C.北美三面濒临海洋,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D.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冷暖气流畅通无阻,冬冷夏热温差大4.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 海陆热力差异”两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5.下列各组大洲中,都有大面积热带草原分布的是()A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B亚洲、非洲、大洋洲C亚洲、南美洲、北美洲 D非洲、北美洲、南美洲6.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到意大利,最短的海上运输路线经过()A开普敦附近,印度洋,红海 B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C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D曼得海峡,苏伊士运河

3、图 a、图 b 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 78 题。7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A B C D8流经山脉西侧的洋流是()A日本暖流 B本格拉寒流C北太平洋暖流 D秘鲁寒流1023141020391232013ABCDP P右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 910 题。9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10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11读右图,若图中地区位于法国南部沿海地区,下列叙述较为符合图中河流特征的是()A源远流长 B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

4、小C泥沙含量多D冬季结冰期长读图,回答 1214 题。12在图示四国中,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13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两季分明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D丁国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经14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15.关于拉丁美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 .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

5、程B. 秘鲁附近的海洋,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C. 安第斯山脉北段气候和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变化D. 古巴是西印度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国16.不属于南亚西北部印度(或塔尔 )沙漠形成的原因是 A. 离海较远 B. 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内C. 西南季风不易吹到 D. 古代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日 本 海 黄 海 黄 河 甲 乙 丙 蒙 古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 识,完成 78 题。17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18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沙尘暴C土地盐渍化 D洪涝灾害读东亚部分地区图(下

6、图),完成 1920 题。19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气温年较差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夏季风风向 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A B C D20日本一月 0等温线与北纬 38 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 0等温线与北纬 33 度纬线基本吻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终年高温多雨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21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 5000 多千米,跨经度 60 多度,这就造成了()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判断 2021 题。22据图推论,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 月B67 月C68 月D58 月23如果在

7、 7 月以后,雨带仍未进入 1 地区,那么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是()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2010 年 11 月 7 日(立冬),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受 强冷空气影响,剧烈降温,东北哈尔滨降下鹅毛大雪,下图为此时我国各地季节分布状况图,据此回答 2425 题 。24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C各地纬度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25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 B南岭阻挡冷空气南下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读右图,回答 2628 题。2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

8、岛的地势特征是()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C四周低中间高 D中间低四周高27近年来,海南岛入境旅游人数明显增加,下面关于其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邻近的珠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 B海南岛的旅游景点得到了很好的开发C假日经济促进民众的出游率 D海南岛是我国名胜古迹最多的省区28海南岛和台湾岛共同的特征是()A河流短小,盐场都分布在西南部 B都受台风和寒潮的影响C地形都以山地为主,海拔都不超过 1 千米 D气候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右图是我国西部地区几个省区略图,读图回答 2930 题。29关于图中几个省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受沙尘暴危害

9、最严重的要数 b 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f 省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桑蚕基地()A B C D30关于 a、b 两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产量高B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C河流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下游流经东南亚注入太平洋D平均海拔高,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成为发展陆路交通的自然障碍1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班 别试 室姓 名考 号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地理(文科) 试题卷命题人: 审核:注意事项:1.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位号填写清楚;2. 必须用黑色字

10、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第二卷题号 31 32 33 34 合分分数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31. 甲、乙两图分别为印度和意大利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10 分)(1)两国中面积较大的是 (国名),(1 分)判读依据是 。(1 分)(2)乙图中亚平宁山脉的走向为: 。(1 分)(3)根据两国的地理位置判断,判断气候类型:E 地气候类型为 ,其成因是 ,其冬季的主导风向是 风;F 地气候类型为 ,夏季主要受 影响(填气压带/风带名称)。(5 分)(4)甲图中国家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 ,其南部的新兴电子工业中心是 。(2 分)座 位 号 古城遗址

11、a雪线 耕地 林地等高线 沙漠 草地河流 古河道 聚落交通线 历史名城遗址图例32读“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 分)(1)图示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1 分)(2)图示地区有利于该粮食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是_ 。(1 分)(3)按投入多少分类,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1 分)A粗放农业B密集农业C混合农业D自给农业(4)夏季,影响图中 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有_ _和_ _。(2 分)为了减轻上述灾害的损失,目前人们采取的措施有_ _等。(至少答出两条措施) (4 分)33读我国西北某一地区的土地资源及聚 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分)(1)图中河流

12、流量年变化曲线,最有可能是下列四图中的 图。(1 分)(2)图中形成伸入沙漠的锲形绿洲的原因是 。(1 分)(3)图中历史古城堙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 ;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外力中的 作用而形成的。(2 分)流量2 4 6 8 10 12(月份)流量2 4 6 8 10 12(月份)A B流量2 4 6 8 10 12(月份)流量2 4 6 8 10 12(月份)C D(4)该地区的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 和 。如在 a 地区发展了水稻种植,为解决耕地的用水不足,需在 a 处上游筑坝修水库,则水库蓄水对该流域生态的负面影响最大的区域是水库 (上游/下游) ,其后果可能会造成 消失。(4 分)(5)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的雪线有何变化? 。(1 分)(6)a 地能发展成较大聚落的主要条件有: 。(2 分)(至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