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初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20957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隆初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万隆初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万隆初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万隆初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万隆初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隆初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隆初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万隆初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本试卷共 10 页,总分 150 分,时间 120 分钟)命题人:黄 倩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A、分外(fn)妖娆(ro)踪迹(zng)银波荡漾(yng) B、栖息(q)喑哑(yn)田圃( p)稍逊风骚(so) C、折腰(zh )颤动(chn)襁褓(qi ng)成吉思汗(hn) D、鸿鹄(h)社稷(j)缟素(go)崩殂(c)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祈求 留滞 凝望 惟余莽莽 B、禁锢 寂寞 素裹 润如油膏 C、僵硬 暄嚷 蓑衣 温声细语 D、洗礼 疲倦 侥幸 顿失滔滔 3、根据下

2、面的语言提示,填写相应的名著人物。 (4 分) A、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以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借得东风等流芳百世。 ( ) B、他是三国时魏国真正的创业者,一代奸雄,同时他也是卓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观沧海抒发了苛求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 ) C、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面对备受欺凌的金氏父女,他拳打镇关西;面对无赖的泼皮,他倒拔垂杨柳震慑对方。 ( ) D、 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 ( ) 4、根据下面的语境填写得体的语言。 (4 分) (1)如果你的一位老师

3、在课堂上把都德说成是美国作家(应是法国作家) ,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委婉地指出老师的错误: (2)在班上组织的一次课外学习活动的总结会上,你第一个发言,你发言结束时要说的话: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 分)A、“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B、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C、“好吧。”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题号 一题 二题 三题 四题 总分 总分人得分评卷人 得分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密封线密封线内不能答题密封线2D、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

4、了。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开朗。B、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赴汤蹈火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C、为了完成这部著作,他寻章摘句,翻阅了大量的文献,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D、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深入、不会演变、不会进步。B、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

5、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C、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它路径和新的方法,都有赖于创造性。D、有没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是一个人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成功的关键。8、古诗词名句填写(共 7 分)1、,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洒困路长惟欲睡,。3、,只有香如故。4、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的一句诗是:, 。5、在苏轼的江城子中,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的诗句是:, 。6、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的一句诗是:, 。7、古人写愁,多有新意。如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住许多愁”就化抽象为

6、具体,语言新奇,堪称绝妙好词。你还知道写“愁”有新意的诗词吗?请写出一句。, 。二、阅读理解(79 分) (一)阅读一则傅雷家书,完成练习。(17 分)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

7、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快乐又惆怅。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评卷人 得分3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到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

8、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1)“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 字以内)(2 分)_(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2 分)_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

9、”读第二段内容,说说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 个字以内)(2 分)_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处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3 分)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选_,理由_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回答下面问题。(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2 分)4(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2 分)_(3)傅雷希望两代人应建立怎样的关系?(2 分)_5读完引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2 分)_(二)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

10、2 分)果然,10 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的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我给了他 10 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 2 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 3

11、 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 10 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 10 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1 “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3 分)答: 2 “我”的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 (2)答: 3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答: 54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

12、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2)答: 5 “我”在心里默念的话属于什么描写。你怎样理解文中“ 我 ”心里默念的话。 (3)答: ( 三) (15 分)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 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 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 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

13、,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 和“ 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1 上面语段的敌论点是_(2)2 上面语段的敌论据是_(2)3“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如果删去前半句行不行?为什么?(2 分)_4 上面语段批驳的方式是( ) (2 分)A 直接批驳B 通过驳论据来驳敌论点C 通过驳论证来驳敌论点D 间接反驳(通过下面立论来驳论点)5 上面语段的“他信力” 指_(2 分)“自欺力是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