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15476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阳东二中 2014-2015 学年度高二 10 月考试卷文科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命题人:刘俊芳 审题:高二历史备课组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培育了市民阶层独特的文化品位。下列文化成果能较好地反映宋代市民阶层文化品位的有A. B. C. D.2.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3.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

2、(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4.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A.注重实验 B.理论探究 C.适可而止 D. 注重实用5.建国前后,毛泽东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撰写了一系列重要文章,这些文章主要论证了A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中国革命的战略战术理论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6.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下列史实与此无关的是

3、A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 B它提倡使用白话文、采用自由的文体C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 D大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7.1283 年 1 月 9 日,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杀身取义,壮烈殉节。史学家分析文天祥就义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这里的“社会心理基础”指A、法家思想 B、程朱理学 C、王阳明心学 D、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8.马克思主义永具生命力一书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总是在不断地回答和解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获得的。下列实践或理论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巴黎公社邓小平理论新经济政策“新民主主义论”A B C D9.胡适在 19

4、23 年的一封信中说:“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 ;一是民报 ;一是新青年 。 ”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指的是 A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0.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李白的这首诗赞颂的是11.1982 年,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

5、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提出这一观点的时代背景是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 B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已制定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12.围绕着怎样“破坏一个旧世界”特别是“怎样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包括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果断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 B. C. D.1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

6、”。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C、“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14.梁启超说:“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顾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 ”材料反映出他A挽救民族危亡,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主张兴民权,实行法治 D维护普通民众的利益15.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

7、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16.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下列选择中,属于邓小平理论中“吸收和借鉴”表现的是A“一五计划”工业化方针 B和平赎买的改造政策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

8、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A学识优先 B重视道德 C思想自由 D民主科学18.“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 ”他这样做是因为A.中国革命只能依靠农民阶级 B.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C.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D.第三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不力19.“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 ”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20.1978 年

9、12 月 13 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到:“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思想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首次明确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A B C D21.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和 90 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D.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

10、民主共和的统一22.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官僚政治体系的确立 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A B C D 23.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24.中国近代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发展进步。根

11、据下表中无产阶级队伍人数的变化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时间 18421894 年 18951911 19121919(五四运动前)人数 10 万 60 万 200 万A.第一阶段无产阶级主要分布在洋务企业里 B.第二阶段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C.第三阶段无产阶级已经以马克斯主义为指导D.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促使中国革命即将转型25.“儒学之盛,古称邹鲁,今在闽越。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天下,关陇无闻。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 。对材料主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关中地区已经失去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B经济和文化重心整体上呈

12、现南移的重要趋势C文化重心的不断南移带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得益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主观题(本题共 2 道小题,第 1 题 23 分,第 2 题 27 分,共 50分)26.( 22 分)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过程中表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请回答:(1)五四运动以前,为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思想主张?(3 分)(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

13、起抗争”中形成的思想武器是什么?(1 分)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它分别形成什么主要成果?(2 分)(3)20 世纪 90 年代,在“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就“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作了怎样的阐述?(3 分)(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什么?(1 分)27.( 28 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国家” 。 “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我国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14、材料二、17 世纪末至 18 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 ,许多思想家将中国作为参照,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在官僚制度方面,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材料三、注:晚明时期出现了一批科技精英,会通中西的徐光启是杰出的代表之一,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中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的利弊得失作出全面评价和总结。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 ,创立了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许多名词。材料四、早在 19 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

15、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 “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宋元明清时期传播到欧洲的文化成果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12 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晚明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 (4 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当时中国生活习俗演变的特点。 (6 分)(4)从“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的历史变迁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6 分)阳东二中 2014-2015 学年度 10 月月考试卷文科历史试卷试卷答案26.( 1)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三民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