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格物致知”试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802166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格物致知”试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学》“格物致知”试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学》“格物致知”试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学》“格物致知”试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学》“格物致知”试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格物致知”试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格物致知”试解(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辅助网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大学 “格物致知” 试解 主讲人:王财贵教授时间:2012 年 5 月 26 日地点:北京季谦教育咨询中心(白羊沟)培训学校文字整理:(师范班)陈桂林、邹丽丽、冯文举、 (烟台海阳)李杰审校:哲萱怀仁修订:王财贵(2014 年 03 月 25 日)本来我是要像前几场站着讲的,因为听说“站着讲话不腰疼”。但是看到大家都坐着听,难免腰疼,真辛苦了。为了体贴大家,我也坐着陪大家一起腰疼吧。 (众笑,先生坐)今天是这个系列讲座的第五次,下周还有一次。最后这两场的题目对我来说是比较特别的,因为像今天这个题目,是不能够随便说的,这是一个哲学史的问题,这是必须

2、对着文献而抒发的,所以我们题目叫做大学“格物致知”试解指明这是一种尝试,未敢以为定论,而要解释的是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这一个观念。其实这个观念含有两个分观念,就是“格物” 跟“ 致知”,当然,这两个观念又连通着其他观念,所以不仅是要对“ 格物、致知”做出解释,还必须讨论它跟其他观念的关系,或者说,我们应该在各种相关观念的关系中来解“格物致知” 。刚才说“格物致知” 是哲学史的问题。哲学史上当然有许许多多的观念,但有些观念并没有问题,或是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纵使有的观念非常重要,但我们不说它便是一个问题。比如说,在论语里,有一句话很重要,可以说是论语的心眼把论语看成是心灵的表现,而表现中有它的眼

3、目啊也就是论语里面最重要的句子每个人读了论语之后,或许都有他认为重要的话。或许是他在不同的时间,又有不同的领会。不过, 论语当中也有一个大家共认的心眼,是整个论语的核心,或者说是整个孔子思想的核心,乃至于可以说是儒家学问的核心,再扩大一点说呢,就是人类所有学问的核心。这一句这么重要,但是它不成问题,没有人在这里产生疑惑,产生辩论。哪一句呢,就是孔子所说的“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一句话很重要,但是它没有构成问题,因为它是如此的坦然、明白。每一个人读到这一句话,几乎不需要做太多的训诂,做太多的思索,直直读来,也就了解了,只是了解得或深或浅而已。总之,没有人在这里起辩论。 “我欲仁,斯仁至矣”,当一

4、个人想要成一个仁者,或者更进一层地说,当一个人想要把他的生命表现成一个“仁”的生命,也就是说从他心底里恳切地希望自己有仁德,当他有这样希望的时候,“斯仁至矣”, “斯 ”就是“这个” ,他所想要的这个仁就在那里了。 “至”原意是到、来到。但是,说一个人想要成为仁者,想要使他的心灵成为有仁德的心灵,这是儒家乃至于整个人类,一个非常高明深远的向往这么高明深远的理想,为什么你一想要,它就会“来到”呢?它原来在哪里呢?假如它原来是在我生命之外的别的地方,那你想要时,不一定能够到,尤其不一定能够马上就到。所以解“斯仁至矣”的“ 至”,不可以直接解释成“ 到”,而应解成“在”,“我欲仁”, “斯仁 ”就“

5、在” 。因为它本来就在。 学习辅助网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所有的儒家学问都可以统归在这一句话里面。理解得比较浅的,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体会看看,你想要成为一个君子,想要发出一方的善心、善意,你是不是就能够发呢?每个人都知道,当然能。只怕你不想,或是想得不够真切,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当下体贴到“我欲仁,斯仁至矣”的境界。那体会比较深刻的呢,就像孔子告诉颜渊说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个仁德不只是对一件事一件事的发。 “一日” ,当你有一天 一天就是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当下去求你的仁德,这个仁德不是往外去求,而是内求,这样的内求,几乎不需要去做额外的努力,因为它本来就在每个人的生命中,

6、你只要不遮蔽它,让它发出来,就是了。而这个一发出来,除了面对当下的事物发出来之外,这个发的本身,因为它的来源非常深远,假如你发得很真诚,它就彷佛从当下的这一点,穿透到心灵深处,而因着心灵的深远广大,当下感受到这一个心意的意义深远广大。这个深远跟广大,就覆盖了一切,所谓“一切”,用“ 天下”来代表,所以说“天下归仁”你“一日克己复礼”了,你一朝一日有一个当“反求诸己” ,而让你的生命回归内在的真实了,也就是合乎仁德了,你立刻会觉察到当下的合乎仁德之德就是合乎天地之道,合乎天地之道,你的心就与天下万物相感通,你心境所及就覆盖了整个天下。有人说,这样解太玄了吧?其实,经典可以浅解,也可以深解,而往往

7、深解才能接近原意。譬如,再举一例:孔子说“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下学”就是尽量以仁德面对当下每一件事物,日渐扩充,日渐纯粹,于是就能够日渐“上达”。所以皇侃注解说“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这是渐教的解法,这样解一般人是很容易接受的。而这句话也可以用顿教的方式来解,说成“下学” 本身就是上达,就在“ 下学”处上达,这也同于“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意境了!孔子既然在“下学而上达” 下接着说, “知我者其天乎” ,为什么知孔子的,只有老天呢?因为孔子内心仁德的深远以及含量,跟天地一样,与天地同在,所谓“与天地合其德”,这种意境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只有天地才能相知啊,可见“下学而上

8、达”这句话应该深解比较好。像这类文句,不管怎么讲,这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个只有讲得浅,讲得深。没有人会说,这句话有问题,纵使“下学而上达”有渐教的解释,有顿教的解释,或许也可以由渐而顿,由顿返渐,都不互相冲突。所以有些文章,意义很深刻,但是它不会出问题;但是有些文章会出问题,出问题是不是文章本身有问题呢?或许是,往往是后代读者,对于文章的领悟不同而出问题。如果是文章本身有问题呢,后代学看出疑惑,而这个学者假如能够把问题解决,那是了不起的,他对学术就有贡献了。但是,除非是训诂上的问题只是文句上,有些字传抄错了,后代学者如果得到善本,或者博闻广识,比对结果,能考证出来,就可以把原来的文字改了,于是铁

9、证如山,没人可以反对要不然,如果不是文字的错,而是句意本身在表意上就不明确,后代学者可以有各人的解释,就出问题了。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或许是采取特殊的训诂因为字词的解释是有弹性的,人类创造出文字,文字记录思想,而这些文字,会产生引申、假借的现象。所以后代学者如果发现古人的文章讲不通,常用一种引申或假借的方式来解通。那第二种呢,是怀疑古人的文章排列有差错,要么就是词句有差错,要么就是段落有差错,于是就调整文句或段落,让这文章讲得通。像这些都是不得已的方式,因为没有证据,只能有暂时的可靠性。 。在中国的学术史上,汉跟清这两朝对于所谓的版本、文字的考订,下了很大的工夫,这叫做经学解经之学。他们的经学最

10、重要的成就,不是对于经典内在意义的阐扬,而是学习辅助网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对外在文字的考订。当然他们认为,只要文字考订好了,文义就能够讲得通了,戴震等小学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叫做“训诂明而后义理明”,就是认为假如把训诂都做好了,文章的内容自然就明白了。经过汉清两朝的努力,在我们现在来看因为我是读中文的,所以我对这一方面有些微了解古籍的文字考订,几乎都被汉朝人和清朝人做完了。所以我常劝现在人,不需要下那么多工夫再去做小学的工作了,所谓小学工作就是:文字、音韵、训诂。只要参考汉朝跟清朝人的考订,大概就八九不离十了。能解决的基本都解决了,假如汉朝跟清朝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几乎永远不

11、能解决了,除非是因为用了现代的科技。现代人贪婪,利用科技去挖坟墓,出土了一些古书,有一些学术上的发现,但在我看来,这发现都是小小的发现,发现几个不同的字句,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有些人就乐此不疲,一遇到有新的数据出土了,他就赶快去比对,煞有介事,我看比对来比对去,基本的学问还是如此。举一个例子说, 老子 ,号称道德经 ,因为五千言分成两卷,上卷开头“道可道”称为“道经”,下卷开头“ 上德不德 ”称为“德经”,合称“ 道德经”。后来有马王堆古墓出土,也有这一部书,这部书也分为两卷,但是第一卷是“德经”,先从上德不德开始,第二卷才是“道经”,从道可道非常道开始。于是现在就有人主张这才是老子的原貌

12、,呼吁应该把老子叫做“德道经” 。而这个所谓的“ 德道经”和历来的通行本比对起来,句子倒是差不多,但有许多文字不一样。如果有一点考据知识的人,都知道版本是越古越好,而通行的王弼本或是河上公本,都是汉末魏晋时代所传的版本。现在出土的这个“帛书”本“德道经”呢,是埋藏于西汉初期,依照愈早愈可靠的规则,当然要尊重它。对不一样的文字,就要考订和解释了,帛书上有些字用得很怪,几近不通,但解释的人,尽量不说那是错字,而是委委曲曲地试图加以开解。但解释来解释去,解到最后,道理还是跟王弼河上公的一样。如果这样的话,对学术,对古人的智慧的了解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当然任何的学问工夫我们都加以尊重,有人愿做这这种小

13、学的工作,那是硬工夫,他们花了毕生的心血,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他们研究出来一些成果,让我们方便,他们是有贡献的。但是如果一定要说,哪些版本一定是比较可信的,哪些就不可信,这个倒不一定,说后来发现的古本就比原来流传的还好,也不一定。可见训诂考订之学,只是“参考性”的学问,最主要的,还是“义理”,义理才是“ 本质性”的学问。甚至我们可以说“义理明而后训诂明”训诂合于义理的就有用,不合义理的,就无用了。讲到这里,就跟今天的主题相关了,因为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之所以产生问题,以至于哲学史上激烈争论八百余年,跟刚才说的对于版本的信赖问题,以及要以训诂定义理还是以义理定训诂的解经观念,乃至于解经是倾向浅解还

14、是倾向深解的治学风格,有相当大的关系。好,我们现在就正式开始来讲“格物致知”一词,它怎么会产生问题呢?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或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格物致知”这个观念的出处是在大学 。 大学是礼记里面的一篇,而最早注礼记的人,到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是郑玄,郑玄遍注“三礼”, 周礼 、 仪礼 、 礼记 。这三本书不好读啊,里面有很多的典章制度,乃至于器物仪节,琐碎得很,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并非谦虚之辞, 礼学,非得博学多闻的人不能注,非得记忆力特强耐心特足的人不能读。所以郑玄遍注“三礼”,学问之大,令人敬畏,今世有读“三礼” 的人,我也由衷佩服!郑玄注礼记 ,那当然会注到大学 ,当然对于“格物致知”有

15、所注解。他怎么注解的呢?他注得中肯吗?首先我们必须把大学这一篇文章作一整体性地了解,因为任何一个部分的解释,跟全体的了解是有关的,我们不能够学习辅助网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只把“格物致知” 这个单词的注文拿出来看,我们必须在全体大意中来看这个注解,才能判断这个注解的是非深浅。那么“格物致知”在大学这一篇文章里面的位置是在哪里呢?大家可能对大学都很熟了, “格物致知”一词,是出现在最前面一段里。古人做文章啊,有一种常用的方式,就是把结论写在前头,把主旨直接摆在第一段,甚至“开门见山”,一语中的。类似我们后代作文所谓“ 破题” ,把题目的要旨先用简短的几句话直接表明出来,以下的其他各段,是这一段的解释和敷演。 。八股文就是这样的结构。八股,就是文章有八段,像八条腿立着,很稳当。第一段是破题,往往只有一句两句,最后一段是结论,也尽量简捷,所谓“鳯头、豹尾”。中间是反复的说明,乃至于有顺承,有反对,有举证,共开为八个段落,非常丰富,所谓“猪肚”。所以“做八股文”是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那是作文,尤其是作论说文的一个好方法,哪一个人学到了这一种作文方法,他做起文章来,就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我们现代不是还教人作“四股文”,所谓“起承转合”吗?你作文,尤其是做论文,尤其是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一定是起承转合的形式。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