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二中分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67981869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分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分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分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分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分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分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二中分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二中分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三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下列关于H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B. 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C. XAXa个体不是HA患者D. 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答案】ABC【解析】【分析】据题可知,甲型血友病(HA)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详解】A、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A

2、正确;B、男性存在Xa即表现患病,女性需同时存在XaXa时才表现为患病,故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B正确;C、XAXa个体不是HA患者,属于携带者,C正确;D、男患者XaY,若婚配对象为XAXA,则女儿(XAXa)不会患病,D错误。故选ABC2. 下列关于DNA及相关实验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提出了双螺旋结构模型B. 大肠杆菌中的质粒呈环状,质粒中不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C. 在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长短对该组实验放射性检测的结果影响不大D. 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转化过程中所使用的DNA纯度越高转化效果越有效【答

3、案】A【解析】【分析】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搅拌不充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未能与细菌分离。【详解】A、沃森和克里克成功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A错误;B、大肠杆菌中的质粒为小型环状DNA,质粒中不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B正确;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

4、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宿主细胞,保温一段时间搅拌并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保温时间长短对该组实验放射性检测的结果影响不大,C正确;D、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转化的有效性与所提取的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关,纯度越大,转化率越高,D正确。故选A。3. 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B.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C. tR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NA

5、分子由单链组成D. 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含有CCI反密码子的tRNA转运甘氨酸,而反密码子CCI能与mRNA上的三种密码子(GGU、GGC、GGA)互补配对,即I与U、C、A均能配对。【详解】A、由图示分析可知,I与U、C、A均能配对,因此含I的反密码子可以识别多种不同的密码子,A正确;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结合,B正确;C、由图示可知,tRNA分子由单链RNA经过折叠后形成三叶草的叶形,C错误;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mRNA中碱基的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从图示三种密码

6、子均编码甘氨酸也可以看出,D正确。故选C。4. 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可表示毛霉合成蛋白酶的过程B. 过程中酶能使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C. 过程四个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不同D. 与过程相比,过程中特有“AU”配对【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是原核生物边转录边翻译的过程。【详解】A、毛霉是真核生物,因此该过程不可以表示毛霉合成蛋白酶的过程,A错误;B、过程中的酶是RNA聚合酶,有解旋功能,B正确;C、过程四个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一样的,所以合成的蛋白质是一样的,C错误;D、过程是转录过程,过程是翻译过程,翻译、转录过程都有“AU”配对,D错

7、误。故选B。5.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下图为新型冠状病毒 侵入宿主细胞并繁殖的过程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病毒的侵染过程与宿主细胞的识别作用有关B. 该病毒具有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膜结构C. 该病毒的蛋白质均由游离状态的核糖体合成D. 该病毒增殖不需要宿主细胞提供脱氧核糖核苷酸【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体内才能增值;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需要宿主细胞提供核糖核苷酸。【详解】A、病毒侵入宿主细胞与宿主细胞膜上特异性蛋白的识别作用有关,A正确;B、据题干信息可知: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

8、A病毒,其包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B正确;C、据图分析可知,该病毒的蛋白合成过程中有高尔基体的参与,参照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可推知,该病毒的蛋白质可能也有附着型核糖体的参与,C错误;D、该病毒为RNA病毒,增殖时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合成RNA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而非脱氧核糖核苷酸,D正确。故选C。6. 三刺鱼根据栖息环境可分为湖泊型和溪流型(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让湖泊型和溪流型三刺鱼进行几代杂交,形成一个实验种群。之后将上述实验种群的幼鱼放生到一条没有三刺鱼的天然溪流中。一年后,他们将这条溪流中的三刺鱼重新捕捞上来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了约25%,而湖泊型标志基因

9、的基因频率则减少了。对上述材料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但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导致基因频率改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 溪流型和湖泊型三刺鱼不属于同一物种,两个物种存在竞争关系D. 溪流型三刺鱼在新环境中繁殖能力增强,导致两种三刺鱼发生协同进化【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的不定向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的形成的标志,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详解】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10、但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A正确;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变异,但是变异是不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溪流型和湖泊型三刺鱼能杂交产生一个种群,属于同一物种,C错误;D、协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溪流型和湖泊型三刺鱼是同种生物,不存在协同进化,D错误。故选A。7. 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其他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

11、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B. 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基因DNMT3被甲基化有关C. 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D. 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没有改变,但可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碱基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催化作用下添加上甲基,虽然不改变DNA序列,但是导致相关基因转录沉默。DNA甲基化在细胞中普遍存在,对维持细胞的生长及代谢等是必需的。研究表明,工蜂大脑细胞中约600个基因被甲基化,而蜂王大脑细胞中的基

12、因没有甲基化。如果某DNA片段被甲基化,那么包含该片段的基因功能就会被抑制。DNA的甲基化是由一种酶来控制的,如果让蜜蜂幼虫细胞中的这种酶失去作用,蜜蜂幼虫就会发育成蜂王,和喂它蜂王浆的效果是一样的。【详解】A、从题目干中的图示可以看出,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A正确;B、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说明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DNMT3基因其他区域是否甲基化有关,B错误;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导致转录和翻译过程变化,使生物表现出不同的性状,C正确;D、从题目干中的图示可以看出,DNA甲基

13、化并没有改变DNA内部的碱基排列顺序,未改变DNA片段的遗传信息,但可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8. 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B. 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高茎中纯合子占1/4C. 图丙、丁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 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

14、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甲、乙、丙、丁均含有等位基因,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A正确;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DDYY:DdYy:ddyy=1:2:1,其中高茎中纯合子占1/3,B错误;C、图丁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用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错误;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问题阶段,D错误。故选A。9. 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其中深色个体代表患者。已知I代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代的5和6很可能携带致病基因B. 代6号个体与某

15、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C. 需要对代的8号个体进行基因诊断来确定其是否携带致病基因D. 由图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可判断此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由于I代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I代2号有病个体生出代3和6号个体有病,而代2、5、7无病,判断该单基因遗传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详解】A. 由于该遗传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以代的6号个体一定不携带致病基因,A错误;B. 代6号个体与某正常女性结婚,不论是伴X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都为1/2,B正确;C. 代的8号个体无病,说明其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无需进行基因诊断,C错误;D.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错误。故选B。【点睛】当人类遗传系谱图中无法用口诀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注意审题,题干中给的条件。10. 某种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直翅(M)对弯翅(m)为显性,有刺刚毛(N)对无刺刚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