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电影产业研究论文

上传人:风****你 文档编号:167801217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电影产业研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电影产业研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电影产业研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电影产业研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电影产业研究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电影产业研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电影产业研究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影产业研究论文一、2002暑期香港电影市场:如履薄冰 2002年这个千年难遇的好年头,对于香港电影来说,却是一个厄运年,本土票房收入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冰点。贺岁片被魔戒首部曲拔得头筹,暑期档被蜘蛛侠未来报告黑衣人2等好莱坞影片抢占花魁。无论黄金档期还是淡期,港片都破纪录地被外国影片全线压制。截止到2002年8月20日,香港本地电影上映不足40部,暑期票房总收入只有7500多万港币,相比2001年同期17000多万港币的票房下跌了56%。票房前10名中,港片只占4个,不仅比例是近年来最少的一次,而且没有一部进入前三名,绝大部分港产片都只是昙花一现。香港电影本土市场已经如履薄冰,到了关系生存的严

2、峻时刻。 表12002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票房冠军周数 我左眼见到鬼(银河映像)520001 绝世宝贝(一百年)418522 天脉传奇(浩瀚)411031 这个夏天有异性(寰亚)4946 悭钱家族(寰宇)5842 幽灵人间2:鬼味人间(寰亚)3528 枕边凶灵2258 香港有个好莱坞337 心慌方(安乐)316 注释: 表1、表2、表3、表4数据均来自(汉电影网站),4表均由笔者编选制作。 表22001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票房冠军周数 少林足球(星辉海外有限公司)1060443

3、瘦身男女(一百年)74033 全职杀手(天幕)425501 同居密友(电影动力)41819 蜀山(中国星)31162 愿望树(东方)2740 吧啦吧啦樱花(嘉禾)3675 买凶拍人(嘉禾)3171 七号差馆(东方)1150 就表1、表2来看,虽然同样的暑期档(7月1日9月1日),两个年度进入每周十大卖座排行榜内的港片数量基本一致,但票房成绩却相差很远。如此大幅度的票房滑落是史无前例的。2002年之前,好莱坞电影在许多国家囊括了50%到90%比例不等的市场份额,但独独在香港颇受冷遇,票房占有率不及香港本土电影的1/3。据统计,1970年至2001年31年间的香港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平均票房收入

4、从未压倒过港片,占有量少于总票房的三成。在每一年的票房“十大”或“二十大”影片中,港产片也都是占尽优势。1981年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RaidersoftheLostArk)打不过香港影片人吓人、投奔怒海,票房排名第16位;1989年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美国影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WhoFramedRogerRabbit?),香港票房不及王晶赌神的1/3。即使在1993年以后政治因素一定程度影响香港电影产量的情况下,虽然好莱坞在港境遇略有改善,但票房占有率也绝对达不到50%。 为什么2002年暑期会走到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呢?或许2001年暑期市场的火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外国劲敌所致?为廓清这层疑义,

5、我们可以考量以下数据: 表32002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蜘蛛侠(Spider-Man)72900 未来报告(MinorityReport)52253 黑衣人(MenInBlack2)42052 精灵鼠小弟2(StuartLittle2)3925 星际宝贝(Lilo&Stitch)5859 表42001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珍珠港(PearlHarbor)62421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41841 盗墓者罗拉(TombRai

6、der)41625 尖峰时刻2(RushHour2)41329 侏罗纪公园3(JurassicPark3)21007 两个年度登香港暑期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基本水准、国际声誉、市场竞争力都旗鼓相当,这从大都在3000万港币内上下浮动的票房数据中可清晰得到印证。但为何本土市场会落得如此迥然不同的境遇呢? 二、香港电影产业:多重危机 这种滑坡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下半期。港片一直以应接不暇的姿态展现于东南亚、韩日及欧美市场,不仅票房一路飙升,而且还成功构建出全球华语电影的市场网络。但高速增长的票房背后,却根基不稳。从1993年以来,香港电影市场开始出现较大跌幅,直至1999年。其间不仅每年跌幅依次为7.5

7、8%、15.06%、19.34%、12.65%、21.4%、22.34%、22.34%,1(P8)而且1999年票房与1992年相比跌了近一半。其后以少林足球为代表略有回升,但2002年却又跌到最冰点。这种连续多年跌落又瞬间回光返照的市场状况,隐藏着莫大的危机: (1)资本危机金融风暴以后,东南亚电影市场严重萎缩,以往源源不断流入香港影坛的台湾、马来西亚等资金锐减八成。以往平均每部港片制作费有1500万港币,年产200部,所需资金为30亿港币,而现在年产120部资金总共才8亿港币,平均每部暴跌至700万。制片人只能采取大幅度降低成本、粗制滥造的生产方式,继而又带来恶性循环。 (2)行业危机观众

8、的欣赏口味不断现代化,喜剧片、动作片等类型已受一定程度的唾弃。大规模工厂流水线式粗制滥造的劣质影片也趟浑了整个香港电影产业,港片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入水准低下、市场萎缩、观众不买账,进而无法再生产的恶性圈套中。从业人员从高峰期的五万多人锐减到2002年的数千人。另外,全行业没有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控制电影成本,庞大超支为正常现象,一旦市场出现滑落,便很难适应。整个电影行业呈现出严峻的生存危机。 (3)卖埠危机没有完整的卖埠市场网络,这是香港电影的致命弱点。除了像嘉禾集团这样规模巨大、又不断有电影发行、并有足够资源发掘外埠市场的少数大公司之外,绝大多数香港电影投资者都局限于东南亚市场。当这些市场萎缩,

9、多数小公司开拍新片就没有可能,即使能开拍,也只能以低成本制作的方式,降低质量。同时港产电影越是不景气,人才越是外流,台前幕后的优秀人才纷纷到海外,再回来帮助外国电影分占港片市场,令本土电影卖埠市场雪上加霜。 危机的产生,源于最本质的香港电影产业制度。 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大公司主宰的垂直统合模式 电影生产投资大、赚钱快。但单部电影公映寿命较短,不仅赚的是小钱,而且还有发行放映部门的利益分成。所以为保证票房收益,必须选择合适的档期在多条院线同时上映,这就需要建立电影流通的畅销渠道。目前香港电影产业已形成由大公司垂直统合的运作模式,也即: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甚至后期电影产品的开发等所有环节

10、,均由大公司一手包办。大公司以实力投资拍摄,丰富创作;自行建立影院,掌握发行;并且收购一系列影院形成强大的独立院线系统,保证影片畅销无阻。 这种大公司主宰的产业经营模式,不是现代市场体制自觉选择的结果,但的确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最典型的就是”邵氏”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与“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两雄对峙,发展为60年代国语片主导力量,再到70年代开创国、粤语电影并行的集团式局面,一直鹤立鸡群;直到“嘉禾电影公司”成立并启用李小龙和许冠文主演一系列的真功夫片和市民喜剧片,才遇到相应的对手。80年代,以高卖座纪录起步的“新艺城电影公司”,和接手邵氏电影院线的“德宝电影公司”,与以杀手壕炮弹飞车等影

11、片推向国际国内发展的嘉禾公司并列成为香港制片界鼎足三势力。90年代,向华强兄弟“永盛电影公司”因赌神逃学威龙鹿鼎记等高票房电影而最具影响力。另有在港经营“东方院线”、在台经营“国片院线”的“东方电影公司”,以及原有“长城”“凤凰”“新联”和新成立的“中原影业公司”合并成的中资机构“银都机构有限公司”。香港电影史上诸如李小龙精武门、成龙警察故事等绝大多数有较高艺术水准和独特创意构思的大制作,开创时代潮流的影片和导演,基本都出自大公司,它们的成就基本上显现了香港电影的成就。 这种垂直统合的产业经营模式,决定了香港电影采用院线制排片,不可避免垄断的出现。首先,院线制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票房。全港拥有三条

12、以上的电影院线,每条院线基本上都超过20家影院,并渗透到每一个有黄金卖点的商业角落。这样在推向市场时,就能形成排山倒海的集团式效应,最大程度地保证观影人次和商业票房。其次,院线制排片有优先权。拥有院线所有权的大公司电影可获得优先排映权,并一般占据着整年的黄金档期,剩下的淡期才会让给被认为能赚钱的独立制片公司的影片。再次,院线制排片有严格的档期观念。一般农历新年、圣诞、暑期等黄金档都会让给成龙、周星驰等巨星作品或者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喜剧片,其他稍微不重要的档期也都排映明星主打的动作、喜剧、枪战等类型片,最差档期安排的也必须是有一定票房号召力、至少保证回收成本的影片。 院线制也决定了严格的票房机制。

13、上世纪60年代,香港西片院线商就开始建立行内互通票房机制,每天以手写或英文打字印刷成单张,供各戏院、行家参考。70年代初,娱乐影讯的出现,使得电影票房开始有了完整的数据纪录,兼有外语片、港产片数字,稍后又出现十大票房排行,比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同类数据更为完整,为香港电影建立了良好的票房制度。90年代初,香港电影开始以电脑联网系统售票和出版票房,走向了精确化。每条院线都有极强的自觉性,不会产生诸如国内影院偷漏瞒报票房的事情,因为发行公司有一整套严格的查核程序,而且多条院线竞争也很激烈。 (二)海外市场的强烈依存性 香港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从1923年黎民伟制作第一部香港本土的剧情长片胭脂

14、开始就已经确立了海外市场为本位的观念。只有依赖海外电影市场才能保有生存空间,是香港电影独一无二的产业特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香港电影虽然制作技术和质量都比不过当时华语电影中心上海,但凭借粤语方言的优势在南洋大受欢迎。此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直是香港电影的生存命脉。五六十年代,邵氏和电懋两家公司在东南亚有完善的发行网和院线,令香港达到全盛,年产300多部。当时流行的“卖片花”制度,即预先出售电影制成后的版权或上映权以筹集资金拍戏,也极大地推动香港电影以工厂流水线方式粗劣生产。70年代,李小龙真功夫电影带动了欧洲、美洲及非洲等市场,海外市场由原先的20多个国家迅即

15、增长到80多个国家。同时海外市场的消费刺激也促使嘉禾公司采取重质不重量的制片策略,又资助独立公司拍片来满足不同院线需求,这种做法直接推动了独立制片人制度的兴起,更成为日后香港电影生产的主要模式。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电影生存依赖的主要还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市场,并所占出口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台湾市场几乎与本地市场占有同等地位,因为出于政治考虑一律给予港片国产片待遇。海外市场的红火也带动了本地市场,港产片在本地收入不断超越外国影片。90年代,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导致东南亚、韩日等市场的萎缩,着实给香港电影带来了危机。于是电影生产更多地受制于海外市场,特别是台湾市场,因为台湾卖埠足以支撑港产片创作。 从有完整票房纪录的1971年开始至今,外埠市场都占港产片总收入的2/3以上,外埠市场决定了香港电影的走向和起跌。海外市场的依存性太强,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明星制的建立、题材类型的创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