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习题解答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1676605 上传时间:2017-07-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分习题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分习题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分习题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分习题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分习题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分习题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习题解答(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部分习题解答1-6. 在椭圆偏振光中,设椭圆的长轴与 x 轴的夹角为 ,椭圆的长、短轴各为2a1、2a 2,E x、 Ey 的相位差为 。求证: 。cos2tan0yxE证:由图可以看出: , 所以:12tan 2122)(1tanta a若要求证 ,可以按以下方法计算:200cos2tanyxE设 可得: )cos(0tEyx202020 sin)()( yxyxE进行坐标变换:cossiniyxyE代入上面的椭圆方程: 222 0)cosinico( yEEyxyx cossin x 222222 sincos)sincossini( 00yxyxEEEyxyxyx 0)isico

2、s yEEyxyx 0)ii( xyxyx 222 sincos2cosn)( 0yxyx )cos2incos()insis 02022000 yxyxx EEE xyxy 222 sincos2in)( 000 yxyxyx EEyx 在 时,即交叉项系数为零时,这时的 、s0 yxyx x轴即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y由 解得:0cos22sin)( 002yxyx EE cos2tan0yxE1-16. 如图所示,光线穿过平行平板,由 n1 进入 n2 的界面振幅反射系数为 r,透射系数为1-6 题用图t,下表面的振幅反射系数为 r,透射系数为 t。试证明:相应于平行和垂直于图面振动的光分

3、量有: , , , ,r/r12rt 1/2/tr/r。/t证:依照 Fresnels Fomula,)sin(210irE )tan(210pirEicosit )cos(sii21it、依据题意,介质平板处在同一种介质中,由 Fresnels Fomula 的前两项,可以看出不论从介质 1 到介质 2,还是由介质 2 到介质 1 的反射,入射角和折射角调换位置后振幅反射率大小不变,要出一个负号,所以 , 。r/r =t )sin(co)sin(co2121)(sin21i2ri2)(sinsincosicosn21 21121i ii4(i 212 )(sinsni212= 1 , 所以

4、。i12t 12rt =/t )cos()sin(i2121 )cos()sin(i121 )(cos)(sin2i112ita22/r)(cos)(sin)(cosinco)(sin1 2121 2121/ )(cs)(si )sincsiccosi(sn4 2121 211221 , 所以 )(sion4212)(osini21/t。/2/tr因为 , 所以 , 即得:/r/r/2/t /r/t也可以按上述方法计算:/r)tan(21)tan(12 )(tan21 )(cos)(sin2i1121-21. 如图所示的一根圆柱形光纤,纤芯折射率为 n1,包层折射率为 n2,且 n1 n2,(

5、1)证明入射光的最大孔径角 2u(保证光在纤芯和包层界面发生全反射)满足关系式:21sinu(2)若 n1 = 1.62,n 2 = 1.52,求最大孔径角 2u = ? 证:(1)由 ,得 ,而 ,10sii)sinarc(10190c,即可得到: 时在光纤内表面上发生全co)9sin(ic 12inu反射,解得: ,在空气中 n0 = 1。021sinu(2)解: ,u = 34.080, 2u = 68.160。563.2.6.i21第二章 部分习题解答2-3. 如图所示,两相干平面光波的传播方向与干涉场法线的夹角分别为 和 ,试求干0R涉场上的干涉条纹间距。解: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两束平

6、行光的振幅可以写成:, )sinco(0RkxztiReE )sinco(0OkxztiOeE干涉光振幅:)sic()sic( ORkxztikxztiO tikxziOkxziR eeEe OR )( sinco(0)sinco(0干涉光强度分布: *EI )( sinco(0)sinco(0sinco(0)sinco(0 OROR kxziOkxziRkxzikxziR eEeee )sinco()sic(0)sinco()sic(02 ORO kxzikxzikxzikxziO )( sin(i)os(c)si(i)cos0 ORROORRikzikzRR eeeeEE n202 OOx

7、由此可以看出:干涉光强是随空间位置(x, z)而变化的。如果在 z = 0 处放置一个观察屏,则屏上光强分布为: )si(icos2002 ORRRkEI 如果进一步假设二干涉光强度相等: ,则屏上光强分布为:20I)sin(icos1(0OkxI2-10. 波长为 0.40 0.76 的可见光正入射在一块厚度为 1.210-6 m、折射率为 1.5 的m薄玻璃片上,试问从玻璃片反射的光中哪些波长的光最强?解:由产生亮纹的条件 ,计算得:nh2m = 1 时, 7.210-6 m;m = 5 时, 0.810-6 m;m = 6 时, 6.54510-6 m; m = 7 时, 0.55381

8、0-6 m;m = 8 时, 0.4810-6 m;m = 9 时, 0.423510-6 m;m = 10 时, 0.378910-6 m。所以在可见光范围内, 6.54510-6 m,0.553810 -6 m,0.4810 -6 m,0.423510 -6 m 四个波长的光反射光最强。2-14. 利用牛顿环干涉条纹可以测定凹曲面的曲率半径,结构如图所示。试证明第 m 个暗环的半径 rm 与凹面半径 R2、凸面半径 R1、光波长 之间的关系为:0。120mr证:双光束等厚干涉的反射光的光程差是: 2cos0dn产生暗纹的条件是 ,即 。2cos20dn m)()(1mmmrRrRd222

9、21Rrm)1(2代入光程差条件得: ,即Rrm)1(2 12-22. 某光源发出波长很接近的二单色光,平均波长为 600 nm。通过间隔 d = 10 mm 的 F-P干涉仪观察时,看到波长为用 的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正好在波长为 的光所产生的干涉1 2条纹的中间,问二光波长相差多少?解:设二波长为: , 2601 21602通过 F-P 干涉仪后一个波长的条纹刚好落在另一个波长所产生条纹的中间,说明一个波长的明纹条件正好是另一个波长所产生条纹的暗纹条件,由 , 知道:2sin1FIitk2cosnh当 (m = 0,1,2,3,)时是明纹条件,hco当 (m = 0,1,2,3,)时是暗纹条

10、件,)(s2n 也就是说二波长在同一位置( 相同) ,产生的位相差差 ,即:2221 cos)1(nhcos)2(42nh考虑到 很小,而且角度 也很小,2所以 2cos4nhnh4nm10910910)6.( 32322-26. 在某种玻璃基片(n G = 1.6)上镀制单层增透膜,膜材料为氟化镁(n = 1.38) ,控制膜厚,对波长 = 0.5 的光在正入射时给出最小反射率。试求这个单层膜在下列条件下0m的反射率:(1)波长 = 0.5 ,入射角 ;0 0(2)波长 = 0.6 ,入射角 ;(3)波长 = 0.5 ,入射角 ;0m30(4)波长 = 0.6 ,入射角 。解:(1)镀单层膜

11、后的反射率为: ,cos21120rrERtr其中: , ,101nr15964.38.2n073826.6.38cos2h极值位置取在 时,此时 ,i 1cos当 时,1cos12hn4nhnm6.90.038.15212rrR 754.72.96.207386.5964.02(2) 150.coscos11 hnhns1212rrR 0174.5cos073826.15964.07386.5964.0 (3) 8.cos2cos01 hnhncos2112rrR 09632.8.15cos073826.15964.207386.5964.0 (4) 4.cscs01 hnhncos2112

12、rrR 0165.94.12cos07386.15964.207386.5964.0 2-33. 太阳直径对地球表面的张角 约为 ,如图所示。在暗室中若直接用太阳光作光源进行双缝干涉实验(不限制光源尺寸的单缝) ,则双缝间距不能超过多大?(设太阳光的平均波长为= 0.55 ,日盘上各点的亮度差可以忽略。 )m解:在讨论双缝实验的相干性时,我们得到视见度公式:,bIVmMcsin其中 b 是光源线度, 是双缝距离对光源面的张角。Dd在 时视见度 V 为零,解得:b 2dm059.1598023. 66双缝的距离超过这个数值将得不到干涉现象。第三章 部分习题解答3-3. 由于衍射效应的限制,人眼能

13、分辨某汽车两前灯时,人离汽车的最远距离 l = ?(假定两车灯相距 1.22 m。 )解:假定人眼瞳孔的直径为 2 mm,可见光波长为 0.5 ,则其极限角分辨率为 ,mD2.1,能分辨开车灯的最远距离为:rad1035.10/5.02136。xl m43.23-9. 用波长 = 0.63 的激光粗测一单缝的缝宽。若观察屏上衍射条纹左右两个第五级极m小的间距是 6.3cm,屏和缝之间的距离是 5 m,求缝宽。解:极小值的位置出现在 的地方,其中 m = 1,2,3,两个faxk2第五级极小的间距是 ,所以缝宽fx10xf10m.55103.654263-11. 考察缝宽 b = 8.810-3

14、 cm,双缝间隔 d = 7.010-2 cm、波长为 0.6328 时的双缝衍m射,在中央极大值两侧的两个衍射极小值间,将出现多少个干涉极小值?若屏离开双缝457.2 cm,计算条纹宽度。解:衍射的第一极小值的位置出现在 的地方,此时 ,faxk2afx3108.f在此位置上,双缝衍射出现条纹的条件为 ,即 ,其中 m = 0)sin(ifdfd1,2,3,在衍射的第一极小值位置处的级数 m 为 ,刚好多包含一个暗纹:95.7108.4a中央主极大两边每侧有 7 条亮纹,8 条暗纹,两边共包含 16 条暗纹。条纹宽度 Ndfx2 m3.410.63254463-12. 在双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所用波长 = 632.8 nm,透镜焦距 f = 50 cm,观察到两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e = 1.5 mm,并且第 4 级亮纹缺级。试求:( 1)双缝的缝距和缝宽;(2)第 1、2、3 级亮纹的相对强度。解:(1)双缝衍射出现条纹的条件为 ,即 ,其中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