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719485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概论授课教案学科名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授课题目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授课教师 苏盾 教学对象 本科 学时 4 期 2007-3-10 一、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二、教学目的:1、掌握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2、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了解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和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 1、 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2、 理解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3、 巩固

2、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四、教学难点: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 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六、阅读资料:1。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3邓小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七、授课内容、学时、程序: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4 学时)一、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

3、本力量1.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巨大的物质财富、丰富的精神财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显著的历史进步,都是人民创造、实现和推动的。所以,人民不仅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也是实现历史的根本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人民,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第一,人民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同人民建立了鱼水关系。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第二,人民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

4、苦努力来完成的。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舍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紧密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关系着亿万群众根本利益和前途命运的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只有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他们的力量和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凝聚起来,才能排除新的征程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并不断赢得胜利。 2.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根

5、本力量 首先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方针,也是我们必须牢固确立的根本观念。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也是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邓小平指出:“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因此它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现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地 36 页) 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数量大大增加,文化水平有所提高,结构发生较大改变

6、。工人阶级队伍在改革开放中所发生的变化,不仅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而且使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始终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党和政府要通过政治、经济、行政、法律、舆论等手段以及必要的组织措施,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得到更好的落实,切实保证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保证他们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其次要切实关心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农民。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

7、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昌盛的基础。农业不仅关系着 13 亿人口的吃饭、:穿衣等基本生存条件问题,而且还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稳定和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总之,离开农民的理解、拥护和参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依靠农民,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必须认识到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

8、济、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要善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农民打交道,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财产所有权和民主权利。再次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特殊重要作用。知识分子是我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的竞争,也是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是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知识分子是

9、科教兴国的主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依靠知识分子,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关键是全面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政治上、业务上充分信任和依靠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为知识分子创造更有利于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二、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不断深化,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主

10、要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我国社会阶层构成所发生的新变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经济体制发生的重大变化在社会层面上的必然反映。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正确认识新社会阶层的地位和作用,破除在所有制方面的传统观念,从法律上、政治上支持和保护他们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社会各阶层都有各自的阶层利益,相互间会产生一定的利益矛盾,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共同的根本利益。要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保证所有阶层能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11、。新兴阶层的主要贡献着重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扩大劳动就业,缓解社会就业矛盾,增加劳动者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一大优势。但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力总量过大,为就业带来了困难,已成为目前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包括私营经济在内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开阔了劳动力就业门路,为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有效缓解就业矛盾,增加劳动者收入,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第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工业化、商品化和城镇化。我国私营经济萌生于农村,在私营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绝大部分私营企业分布在农村。农村的私营企业 80以上都是从事工业、手工业、交

12、通运输业和建筑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私营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提高农村经济的工业化、商品化水平。 第三,改变贫困地区面貌,有利于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发展私营经济,首先致富的是私营企业主个人,同时又有一批雇工从私营企业中获得收入慢慢富裕。一家私营企业的发展,往往带活一批人,使一批人的生活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众多私营企业的发展则能给一个地区的经济带来活力。第四,增加财政收入,为国家创汇创收。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提供大量的税收,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私营企业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资金积累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提供的税收呈现出绝对量不断

13、增加、比重不断扩大的现象。随着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还涌现出一批外向型企业,显示出其较强的出口创汇能力。第五,造就了一批勇于开拓、善于进取的民营企业家,培养锻炼了,支有技术、懂经营的管理人员队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增加了国家的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而且还锻炼和造就了一批勇于开拓、善于进取的企业家和数以千万计的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人才,这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宝贵的社会财富。第六,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形成,有利于新旧体制的转换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个体、私营经济是具有市场行为的经营主体,它一出现,就接受了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竞争法

14、规的考验。它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很强的竞争能力、灵活的经营机制,逐渐取得了社会的认同,并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三、人民军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927 年,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发动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几十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保卫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抵御外敌侵略,捍卫国家独立和尊严,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促进国家和平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不朽功勋。 第一,人民军队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是

15、在十分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国的安全环境也大为改善,但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动荡的因素并没有完全消失,战争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仍然是现实的威胁。西方敌对势力也始终没有放弃“西化” 、 “分化”我国的图谋。在这样的形势下,强大的人民军队就成了维系国家生存和发晨的重要条件。 第二,人民军队是保持国内稳定的坚强柱石。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稳定的国内环境是现代化建设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已经有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但不稳定的因素还存在,敌对分子、各种形式的犯罪分子仍在危害社会。随着改革

16、开放的深入,还会在局部出现些暂时的、不利于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着创造个良好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任。 第三,人民军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架桥筑路、开发矿山、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垦荒造田、植树造林,特别是在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的开发中,在一些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项目的建设中,发挥了突击骨干作用。在重大灾害发生之际,广大官兵总是奋勇当先,奋不顾身,全力抢救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军队加强了科学文化的学习,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有觉悟、有文化、有技术的军地两用人才。 第四,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优良传境和作风。如严守纪律、大公无私、先人后己、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等。这些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不仅保证了人民军队的良好风尚,而且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军队积极参与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为社会风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