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612414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班级_ 姓名_ 号数_ 第_小组【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根据课标要求制定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能力目标:掌握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认识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理解“科技是第

2、一生产力”的科学理论。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成就,注意与中国历史比较,认识近代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激励我们更加努力,有责任心的去学习。【学习重点】理解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提出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蒸气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推动社会发展等。【学习难点】近代科学革命的必然性和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知识链接】本讲知识充分地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因此本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位置十分重要,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命题的角度一般结合经济模块中的两次工业革命命题。题型多样,学习中应该准确识记科学家的杰出成就,并能够认识他们的成就对人类文

3、明发展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学习方法】1.依据知识结构,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并掌握记忆重点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勾画,作出记录,便于上课答疑解惑。【知识导学】A级知识点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原因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如观测技术)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2、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使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3、科学家们的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A级知识点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重要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4、天文学近代科学的诞生1、哥白尼(1)主要观点:提出“太阳中心说”(2)地位:近代天文学 的奠基人。(3)影响:日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 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 的基础。2、伽利略(1)主要贡献: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于1610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发现了许多星体。开创了以实验事实 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发现了著名的落体定律。(2)地位: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3)影响: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为 牛顿经典力学 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物理学牛顿经典力学1、牛顿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和物理学家,2、成就(贡献):(1)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发现

5、著名的 万有引力定律 和 牛顿力学定律 。出版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 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实现了 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地位: 牛顿力学定律 以严格的数学 方法和逻辑 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 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牛顿力学是 经典物理学 和 天文学 的基础,也是 现代工程力学 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2)独立创立了微积分(3)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方式。(4)影响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为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奠定了基础,标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自然科学角度)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

6、产力和社会发展角度)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基础(哲学角度)生物学达尔文与进化论(生命起源)1、神创论:(1)欧洲:基督教神学的上帝造人说;(2)中国:“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说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创立过程:1831年开始进行环球考察,并潜心研究。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 。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 。(2)主要内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论证:赫胥黎发表 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4)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 人类 和 其他生物 在 生物界 中位置的看法,是对 上帝造人说 的颠覆,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引起了天主教会和保守势力的反对。能源领域的革命1、瓦特与蒸

7、汽机(1)、背景:英国工业革命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生产力发展的呼唤。(2)发明者: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3)过程:1769年开始改良蒸汽机,工业城市之母;历经20多年完成对纽可门蒸汽机的革新。(3)、意义: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最终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推动了火车、轮船等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2、爱迪生与电的应用(1)背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生产的动力和能源要求;科学新发现的推动(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法拉第)(2)过程:发电机的发

8、明电气时代到来标志(1870年,格拉姆)“发明大王”爱迪生贡献:发明、改造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3)影响: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人类社会推进了电气时代。【课堂小结】近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表现科学家国家主要成果地位哥白尼波兰提出太阳中心说近代天文学奠基人伽利略意大利开创近代科学“近代科学之父”牛顿英国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达尔文英国生物进化论生物学领域掀起一场划时代革命瓦特英国改良蒸汽机蒸汽机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爱迪生美国科技发

9、明“发明大王”【学习反思】学习过程中的疑难记录【思维拓展】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的区别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并为统治国家所用;第二,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第三,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社会生产力。西方近代科学的两大特点:实验性和数学表达方式。实验性就是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反复再现科技发现成果,数学表达就是可以用代数式来说明成果的内容。这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形成截然不同。【当堂检测】1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个学科的革命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开端的标志,这一学科是A数

10、学 B物理学C医学 D天文学2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理论基础的学说是A万有引力定律 B牛顿力学三定律 C太阳中心说 D生物进化论3被称为“实验科学之父”的是A哥白尼 B 伽利略 C牛顿 D达尔文4下列重大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瓦特开始改良蒸汽机“日心说”的发明A B C D5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原因有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基础理论提出了迫切要求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已有坚实的基础牛顿个人的伟大天才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同时代众多著名科学家协同一致的通力合作 A B C D6牛顿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领域主要是在A数学和物理学领域 B天文学领域 C生物学领域 D化学领域 7达尔文生物

11、进化论的核心是A生命的进化 B物种的成功选择 C自然造物理论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8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的位置的看法的是A进化论 B血液循环学说 C细胞学说 D植物分类法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苹果为什么垂直落地?为什么不向旁边、不向上而总是向着地面落下呢?我想这一定是地球吸引它的缘故。苹果、月亮不都是一样吗?月球围绕地球转,无疑是地球吸引力像一条看不见的绳索,在拉着月球,如果真如此,地球以及其他一切行星也肯定都被吸引着。那么,能否认为这种引力是作用于任何两个物体的物质的普通性呢?摘自牛顿的主治医生斯库的日记材料二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摘自牛顿临终遗言材料三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赛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摘自物种起源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二举出牛顿捡到的“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2)材料三是达尔文的什么学说?其核心是什么?(3)为什么说达尔文在牛顿之后,最终逐走了上帝? 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