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32272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汉宋之际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演变;掌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然断强的具体表现;归纳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内展示,加深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论从史出等学习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理解当今中国国情。一、自主预习案【知识梳理】问 题 导 引知 识 导 学1导致汉初“七国之乱”和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原

2、因分别是什么?其共同原因是什么?2.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从中央和地方两方面思考)3简要概括秦至清朝前期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特点。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1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背景:西汉初年,在推行 的同时,又 同姓诸侯驻守各地(即郡国并行制),导致中央与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引发了“七国之乱”。 (2)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在中央设立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实行“ ”,强干弱枝。2唐末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 唐“安史之乱”后至五代十国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宋朝中央集权的强化 (1)背景:宋朝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

3、地方割据的经验教训,从“ ”、“ ”、“ ”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2)措施:收精兵:“三衙”统领禁军,发兵之权归枢密院掌握,使 与 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削实权:州郡直属中央,派 出任地方州郡长官,下设 监督,防止地方拥兵作乱。 制钱谷:地方财赋由中央掌管,消除了割据的 ,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 (3)评价A进步性: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使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优势。B局限性:造成了“ ”“ ”“ ”的国家财政危机。二、明清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除丞相制度明初,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明太祖吸取元朝教训,撤中书省,废除 ,由

4、 直接管理六部。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2)设立内阁明太祖为减轻沉重的政务负担设 ,仅备顾问兼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设 ,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以后内阁权力越来越大,有“票拟”等权力,但最终决策权“批红”由皇帝掌握。2、清朝:设立军机处(1)特点:为进一步强化皇权,清雍正皇帝设立 。军机大臣虽然可以参与重要政务的处理,但只能 、上传下达,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2)影响:军机处的设立,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 ,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 三、明清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积极: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了各

5、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也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消极: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会导致决策失误、暴政和腐败;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了中国的落伍;思想上文化专制,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知识拓展】1.列举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时期中央制度地方制度特征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在中央集权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 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不断加强,地方分权不断削弱,既反映出专制程度的不断加深,也说明君主专制制度逐渐走向衰落。西汉中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刺史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制三分地方权元朝中书省、枢密院行省制度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2.中国古

6、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其最大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2)长期存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这两对矛盾,其发展趋势是:皇帝和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丞相和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3)通过思想理论神化皇权,为皇权专制提供理论依据。(4)虽长期受宗法制度影响,但贵族政治最终被官僚政治取代。【预习自测】1. 下列哪一史实不是地方势力膨胀的表现( )A.七国之乱B.安史之乱C.藩镇割据D.外戚宦官专权2. 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五代十国以后再未发生大规模分裂割据的主要原因。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是A采用文官代替武将担任地方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

7、政、军分权C降低将帅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3.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4. 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5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内阁的设置 B.军机处的设置 C.丞相的废除 D.南书房的设置二、合作探究案【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

8、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纪事本末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唐太宗和明太祖对丞相(宰相)的态度有何不同?他们的理由分别是什么?(2)唐太宗和明太祖对丞相(宰相)态度的有无本质区别?为什么?(3)统治者态度的转变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这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不利影响?三、巩固训练案1.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

9、之治安,莫若众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削夺王国的封地B夺去王侯的爵位C颁行推恩令D继承西周分封制2明朝后期,曾两度出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之威重,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下列选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B明朝内阁不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C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D明朝内阁无法制约皇权3、皇帝对丞相的礼仪:由赐座、探病到站着奏事,再由站着奏事到必须跪着奏事,实质可以反映出( )A皇帝对大臣要求提高B皇帝与大臣隔阂不断加深C朝廷礼仪的完善D皇权的加强,大臣地位的不断下降4(2014广东文综)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5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情况最能反映出“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设置军机处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我的疑问和收获】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