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30760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和突出表现。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3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二、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认识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

2、发展;通讯工具的变革;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难点: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服装、饮食、建筑和风俗礼仪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们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学生自主学习学案一个主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两条线索(一)中国近现代生活变迁的史实、趋势(二)中国近现代生活变迁的原因三个阶段(一)鸦片战争之后新中国建立以前(二)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三)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第14课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1一、近代以来男女服饰变迁阶段表

3、现服饰特征时代特征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前长袍马褂、粗布大衫、西装、中山装、旗袍、裙子土洋并存,中西合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连衣裙、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现在颜色:五彩缤纷款式:单一走向多样美观大方、彰显个性、异彩纷呈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多元社会材料一晚清时期 民国时期材料二 1917宋氏家族的照片材料三 有轮船而沙船淘汰,有洋布而土布淘汰,有洋针而土针淘汰,有皮鞋、线袜而钉鞋、布袜淘汰。 胡祥翰的上海小志材料四 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宋恕(1862-1910)初探:1.从孙中山服装看,

4、近代中国男装有什么变化? 2.由1917宋氏家族的照片可以看出民国初期中国服饰有什么特征?3.结合材料,分析近代中国服饰西化的原因?参考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社会政治运动的影响;生产方式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冲击、西方服饰的优点等二、近代以来饮食变化(1)中国传统饮食:南方海鲜米饭;北方面食肉类。(2)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西餐(3)新中国成立后,生活必需品凭票证供应,食物简单,生活水平差距不大。(4)改革开放以后,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使饮食更加丰富多彩。三、近代以来住宅变迁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 中西合璧完全欧

5、化(花园、别墅) 改革开放后人民住房的改善:1995年“安居工程”。四、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1)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 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2)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具有革命性质(3)民国时期 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4)在大城市,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在近代广大农村,由于落后、封闭,传统的风俗习惯沿袭下来。现代(5)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前:勤俭节约、无私奉献为时尚(6)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新风尚:休闲旅游、环保意识、讲究卫生、赈济灾区材料:蔡元培:三次婚姻印证中国近代婚俗变迁第一次婚姻:1889年,迎娶王昭(1900年病逝);父母之命、媒妁

6、之言;婚姻:旧式。第二次婚姻:1902年,迎娶黄仲玉(1920病逝);他提出五个条件:不缠足、识字、男不得娶妾姨太太、若夫先死妻可改嫁、意见不合可离婚;婚礼:开演说会代替闹洞房(中西合璧)第三次婚姻:1923,迎娶周峻;他再次提出条件: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年龄略大、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婚礼:蔡元培西装革履,周峻身披白色的婚纱。在婚礼的宴席上,蔡元培向大家讲述了他和周峻的恋爱经过。(完全新式) 初探:1上述材料印证近代中国婚俗怎样的变迁过程?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外来西方文化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初探:1.引起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有什么特点?有何影响?2.归纳中国

7、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规律3.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参考答案1.原因(1)西方的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冲击;西方文化的侵入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传入中国。(2)近代工商业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3)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民国成立)、文化(新文化运动)运动的推动。(4)晚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推动(如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特点(1)殖民化色彩:随着列强入侵,由沿海到内陆(2)现代化色彩:随着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现代化的不断演进而变迁;由闭关锁国转向面向世界;由封建传统到现代文明。(3)地域发展不

8、平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农村和内地变化不是很大。(4)新旧并存,中西合璧,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5)建国后受意识形态支配,社会生活重新趋向封闭化和独立化;改革开放后逐渐与国际潮流接轨。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开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击封建文化的束缚,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2.规律(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3

9、)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时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并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3.联系(1)社会生活是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2)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师生合作探究学案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20世纪初期,广东的青年男女年龄达到1620岁,就可以谈婚论嫁,以财产、金钱、门当户对为条件,婚前男女当事人从不见面,完全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盲婚哑嫁包办式婚姻,“一夫多妻”

10、公开、合法,在婚姻嫁娶上,广东各地基本上是按照“三书”“六礼”的习俗程序进行。时值清末,也有大户人家女儿在外私订终身甚至私自同居。父母见生米煮成熟饭,也只好同意择日回乡举行婚礼。不过,这种婚礼没有鸣锣开道,没有仪仗队,更没有媒人带路,成了半新半旧、半中半洋的婚礼。材料二 1926年,广州市政委员孙科签发广州市政厅布告(第八号)提出:“禁止市民婚丧沿用帝制时代旗、锣、伞、扇、高脚等遗形物。”1929年,更修正婚姻仪式,废除所有俗例,结婚喜酌改为茶会。此时,广东的婚姻习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结婚要向政府申请取得“婚姻注册许可证”作为合法婚姻的依据,同时双方还要取得健康检查证明书。城市婚礼多在礼堂进行

11、,出现了主婚人、证婚人,给新婚夫妇颁发结婚证书。材料三 1982年12月,251对新人在广州市旧体育馆举行第一个集体婚礼,由当时的广东省省长梁灵光证婚。举行仪式后,新人们分三批前往北京、南京、西安等地旅游。广州不少新人还时兴在结婚当天,大张旗鼓地开着婚礼车队到带有寓意吉祥、兆头好的道路如吉祥路、长寿路盘福路等处巡游,并将婚礼的全过程拍摄制作成DVD留念。单身贵族也日益增多,城市青年在竞争压力下不断推迟婚期,网恋、闪恋、隐婚等各种婚姻形式也开始出现。 以上材料均由2006年2月出版的二十世纪广东婚俗大观整理而来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广东婚俗的特点及其原因。(2)由材料二可看出婚俗变

12、化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是什么?如何推动? (3)材料三体现了婚俗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 (4)如何认识由婚俗所反映的百年广东社会变迁? 2.近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改良后的旗袍 图二 中山装(1)图一和图二的服饰设计有何共同点?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材料二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旧式婚姻情况新式婚姻情况1父母之命,媒约之言2问名(互问庚贴卜之)3会亲(即订婚)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6过妆(送嫁妆)7娶亲8回门1自由恋爱2订婚3婚礼:证婚人

13、、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新式婚姻在思想观念和礼仪方面的进步之处。(3)简要说明近代中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因素。3.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札记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

14、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 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家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