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第二讲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6526771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第二讲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第二讲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第二讲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第二讲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第二讲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第二讲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第二讲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课标内容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基本要求 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和逐渐解体的原因与作用;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主要表现;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2、的主要特点。 感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体会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把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评价历史人物,懂得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 发展要求 知道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的关系;分析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说明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最重大也是最深刻的变化,教学本课时应当在把握本专题总体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展开。 第二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基本要求 知道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知道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体会民族经济兴衰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的道理。 发展要

3、求 说明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包括民国初年、抗战前夕和国民党统治后期三个阶段,要注意把握这三个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知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体会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所表现的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理解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政治民主是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这一道理。 说明 本课

4、重点是“探讨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史实的掌握是探讨的前提,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联系前两课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建议 本专题可分3课时教学。 1.教学本专题时应注重课程模块间的联系。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文化的变迁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提供了阶级条件,教学时都应当关注经济发展与政治、思想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 2.教师要注重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作用。经济史的历史资料相对丰富,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讨论,如“中国近代工业是否是欧风美雨的产物”等。在讨论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的历史小论文,也可以指导学生对某一

5、时期中外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探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3.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采用角色体验法,使学生“动”起来。如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话剧:演绎一位民族资本家在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时期的命运。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再现出来,并思考:从该民族资本家办厂的历程,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些特点? 4.可以在阅读和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选主题和历史时段,画一幅反映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漫画,并在全班交流展示。 5指导学生进行人物案例学习,从历史的细节入手,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如指导学生拓展阅读“从晚清状元到实业家张誊的故事”,了解他为推动近代工业发展所起的

6、积极作用,还可以指导学生上网搜集荣氏兄弟的相关史料,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不屈的精神。 概况: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中国社会经济中开始出现新的成分。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到20世纪初,“设厂自救”和“实业救国”的呼声不断高涨,在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中,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此后不久西方列强卷土重来,“春天”很快过去。国民党统治

7、前期,国民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工业又有了短暂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后期,官僚资本的野蛮掠夺、战争的巨大消耗以及美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遭到巨大打击,大量的民族工商企业破产倒闭。第一课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外国资本主义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造成中国社会发生衍变的催化剂,它开始了中国漫长而艰难的近代化之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进程。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由此派生的社会矛盾、阶级关系、革命性质等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经济模式:家庭手工业与小

8、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农村变化不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产生的影响:(一)对手工业的影响:中国自然经济受到很大的瓦解,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沉重地打击了城市手工业。 1、开始解体的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逐渐解体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3、逐渐解体的作用: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冲击了原有的经济轨迹;另一方面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从60年代起,自

9、然经济解题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对农业的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棉花、花生和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小麦、谷物等粮食作物的商品率有所提高,同时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对商业金融业的影响:外国商业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中国商业和金融业也发生了变化,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也有广州转移到上海。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时间:19世纪60、70年代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

10、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著名企业:方举赞和孙英德在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在南海继昌隆缫丝厂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历史条件:(1)、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2)、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张謇1899年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子。(3)、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主要原因)2、时间:从甲午战争到一战爆发3、主要表现:1895-1913年新建10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年均增长率

11、为15%;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四、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发展不均衡:地域:集中于沿海地区 部门: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2、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小,中国仍以农业为主。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另一方面瓦接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

12、件。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七)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兴起与实业家们实业救国的努力分不开,历史人物命运和时代命运是分不开的,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产生期的陈启源、发展期的张謇、周学熙、荣德生、荣宗敬等。(八)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最重大也是深刻的变化。适当补充一、关于“实业救国”

13、的问题。(1)原因:甲午战争后,一部分开明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主张发展民族工业,挽救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把发展实业作为救国的重要方针. (2)分析评论: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重新受到压制,张謇等创办的民族工业不断衰退.实业救国的命运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就不可能得到独立发展,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 (3)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代表人物有张謇、张东荪等

14、。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兴办实业,提倡“商战”,他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张之洞虽然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但认为发展实业可以强国强民。他积极地创办铁厂、兵工厂,并筹办铁路。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设厂救国。张謇创办有纱厂、面粉厂等多种企业,兴办学校,企图实现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目标。他认为,实业和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大本”。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并提出国家振兴实业“要道”5条:改良各种行政机关、调整和统一度量货币、疏通货物流通渠道、收集才智之民归实业界、制定特别保护奖励法规;提出要扩大出

15、口贸易、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等具体办法,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在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他们的共同口号是:“振兴实业,挽回权利。”哲学家张东荪也曾鼓吹“实业救国”。他认为,中国既然有贫乏病,那么开发实业就成为唯一的要求;在开发实业的要求下,资本主义、机器生产与日俱增,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要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要增强国力,要增强国力就必须开发实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近代实业家张謇等人和张东荪提倡“实业救国”的动机是不同的。前者反映了实业界和开明人士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自强救国的进步要求。他们兴办实业,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主张没有抓住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后者则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反对中国实行革命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托辞。二、材料(中国)沙船之所以日见少者,皆因(外国)夹板日见多之故。沙船船货皆有捐厘,而夹板无之,此其利息不如夹板也。沙船非顺风不能行驶,而夹板则旁风亦能开行,此其迅速不如夹板也。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