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优化训练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6526530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优化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优化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优化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优化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优化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优化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历史一轮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优化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解析: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确立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制约。A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可排除;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系在秦朝时就已经建立起来了,排除B;实行科举制是为

2、了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排除D。答案:C2(2010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A王位世袭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C选官制度 D监察制度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材料中“国家政体”“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答案:B3(2010湖南浏阳一中月考三)“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

3、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叙述正确的应是()A由一些亲信侍从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C置三公,事归台阁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解析:由材料的第一句君主的近臣代起执政,可以很容易判断A为正确选项。答案:A4(2010杭州高中月考)有人在评论某一历史时期的选官制度时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解析: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分析此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答案:D5(2010江苏模拟)右图是唐太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的唐律疏议,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为完整

4、的法典。它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皇帝A BC D解析:按照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唐律疏议颁布前要经过门下省审议,皇帝审批。答案:A6(2010山东淄博3月)“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这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战国的军功爵制 B汉代的察举制C唐朝的科举制 D明清的科举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由材料“赢得欧洲人敬佩”“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等信息可知,符合这些特点的制度是明清

5、时期的科举制。答案:D7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实现了中央集权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解析:宋太祖时设转运使将地方财赋运往京师或指定地点,地方只留一小部分,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减小地方对中央的威胁。答案:D8“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减藩镇节度使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6、D设三司管理财政解析:由材料中的“宋太祖”、“选儒臣”等信息,可知是解决藩镇问题,派文臣出任地方官。答案:C9孔子说,(统治者)得到贤明的人时,政治就兴盛;得不到贤明的人时,政治就衰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中,最有利于统治者“得到贤明的人”的是()A西周时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B汉代时实行的察举制C魏晋南北朝时实行的九品中正制D隋唐时实行的科举制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A和C两种选官制度的选择标准分别是血缘关系和家世门第的高低,故这两种制度最不可能得到贤明的人;在B和D两种制度中,察举制易于形成小集团,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则以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故D项最有利于统治者得到“贤明”

7、人才。答案:D10春联是日常生活中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解析:从“万年红”,“红”与“朱”义同等方面分析,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答案:B11大明律规定犯有谋反、谋大逆罪,不分主犯、从犯,一律判决“凌迟处死”,祖孙三代也要株连斩首。还增加“奸党”一条。这突出反映了明朝()A空前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明初重视立法治国C严惩贪赃枉法行为D“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的量刑

8、原则解析:材料表明凡是对君主专制统治不利的行为,处罚极重,这突出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答案:A12(2010北京昌平区抽测)“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因军事需要而设置降低了行政效率参与国事决策由皇帝的亲信组成A BC D解析:“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说明正确;由“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可知正确。材料没涉及军机处的办事程序和行政效率,不能得出的结论。答案:C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1南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9、。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纪事本末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宦官)也。明夷待访录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

10、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4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5分)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概括指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的调整;第(2)问应从内阁的职能方面分析;第(3)

11、问要求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阁臣权力的变化;第(4)问要注意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反映的时代特征。答案:(1)措施:废丞相,分散相权。理由:“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6分)(2)机构:内阁。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惟恐不符帝意。(4分)(3)变化: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根本原因:皇权专制。(5分)(4)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专制制度。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5分)14(2009广东省潮阳3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继往开来,精心制定的监察制度,在不同时期曾经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2、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秦创建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地方设立十三部刺史,监察地方长吏。魏晋南北朝,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隋设御史台、司隶台、谒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元朝,地方设行御史台,

13、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还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材料二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材料三元世祖时明确规定:“凡有官守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元史卷十,世祖纪)“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明史职官志)清皇太极下诏:“凡有政事悖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大清会典事例卷九

14、百九十八)(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6分)(2)材料二中,宋代对担任监察官员的资格有何要求?(不得照抄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钱”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明清时期在吏治方面的特点。(4分)(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6分)解析:监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题通过材料的方式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形成发展过程、特点、影响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第(1)问注意问题的要求是概括“发展过程中

15、”的特点,这需要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第(2)问中前一问根据材料即可回答,后一问理解了“月课”“辱台钱”的含义便能回答“不良后果”,第(3)问通过解读材料得出的主要信息是对监察官员在职责上要求,体现出“严”的特点。第(4)问回答监察制度在政治上的影响时,要全面分析,注意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答案:(1)主要特点:监察制度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发展、完善。监察组织严密、独立,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形成系统。监察官员由中央任免、受中央监察机构直接统领,有相对的独立性。(6分)(2)要求: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或从政经验)。不良后果:往往会导致御史滥用职权。(4分)(3)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重奖重罚;对玩忽职守、违法犯罪的监察官员从严惩处。(4分)(4)重要影响:监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