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透视 人教版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6526501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透视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透视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透视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透视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透视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透视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透视 人教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透视明清赋税制度的进步趋势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从唐中期开始,经明清两代,封建赋税制度不断改革并最终定型。历代赋税改革中,明清时期尤其能体现进步的发展趋势。其中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可以为当代所借鉴。难点磁场1.()阅读下列材料自古以来,税费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2001年,中央发出通知,决定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少数县(市)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和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办法。农村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推进农村法制建设的要求,规范农村税费

2、制度,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长期稳定。请运用相关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列举我国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税费改革,它们有何共同的作用?并指出这些税费改革对当前费改税的启示。(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进行了哪三次改革?(3)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这次税费改革的重要意义。案例探究1.()唐朝中期始,经明清两代,封建赋税制度不断改革并最终定型,其特色有“唯以资产为荣,不以丁身为本”“量地计丁”纳银代役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征地丁银A. B. C. 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时间跨度大,取材典型精深

3、,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知识依托:我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错题分析:该题各项之间具有极强的迷惑性。题干中各结论皆为原始材料,在理解上有相当大的困难,尤其是结论中的“资产”一词实际上包括“财产和田产”,是唐中期以后两税法的特征。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解答该题首先是对题干中各结论形成准确的理解,是两税法一条鞭法是康熙帝时的赋税制度。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再根据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即以唐中期至明清两代,进行筛选。答案:A2.()试比较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的主要不同点,与以往的赋税制度相比,它们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进步说明了什么?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赋税制度的再

4、现和理解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该题的立意看,是让学生归纳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不同点,二是将两者同前代的赋税制度进行对比,以论证其进步性,并得出理性结论,使认识得到升华。知识依托:明清与前代的赋税制度。错题分析:该题最常见的失误在于,进行各类比较时,不能准确地找出对比点。如第一问,两者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征税标准的不同。第二问中的进步性应主要体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等重要的历史发展趋势上。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为比较型问答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有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基本线索和规律,选准对比点,再结合相关具体内容和历史阶段特征归纳概括。答案:不同

5、点:一条鞭法征收役银,按人口、田亩多寡来承担;而“摊丁入亩”则是把丁税平摊在田亩中,废除了人头税。进步性:(1)过去是以实物地租为主,现在则以货币地租为主,这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2)纳银代役和地丁银的规定,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过去要松弛多了。说明:(1)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而赋役征银正适应了这一发展要求;(2)人头税的废除,一方面产生了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明清统治者调整了生产关系,农民已没有再隐瞒人口的必要了。锦囊妙计1.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自西汉开始,经唐宋明清数代,最终定

6、型。其间虽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总的趋势是发展的、前进的。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演变,由征收实物向征收货币过渡,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2.要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明清赋税制度的进步性。通过与前代赋税制度各方面特征的比较,总结出明清赋税制度代表的进步趋势。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通过与现实中国税费改革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明清赋税制度的进步性。4.要一分为二地、全面客观地评价明清的赋税制度,既要看到它的进步趋势,又要看到其自身的不足。它的根本目的毕竟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5.要注意认识上的升华。站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需总结归纳出可供当代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做到以史为鉴。歼灭难

7、点训练一、选择题我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的演变,经过了确立、完备、改革、定型四个阶段。据此回答13题。1.()隋唐实行租庸调制的基础是A.轻徭薄赋思想 B.推行均田制C.国家收入增加 D.社会稳定2.()下列有关西汉以来我国赋税制度的改革规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演变B.逐渐由征收实物向征收货币过渡C.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税日益加重D.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加强3.()自汉唐至清前期,我国赋税制度发展的总趋势中不包括A.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趋于松弛B.逐渐解除农民对土地和地主的依赖关系C.在客观上既反映又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赋税缴纳形式和内容

8、趋于简化和货币化明清时期都曾对赋税制度进行改革,和前代相比,明清赋税制度呈现出明显的进步趋势.请回答48题。4.()实行一条鞭法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大官僚、大地主,这主要是因为A.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B.必须把一切税役折成银两C.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征收银两D.按田亩多少收税5.()一条鞭法虽没有推广开来,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这主要说明A.白银作为流通货币价值稳定B.交银纳税有利于地主阶级C.按田亩收税的办法仍然可行D.徭役到明朝中期已完全废止6.()下列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中,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程度提高的是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A. B. C. D.7.()清朝前期,实行“摊丁

9、入亩”,征收“地丁银”简化了赋税征收手续,将徭役、丁税和土地税合并加重了小土地所有者的负担,农民大量破产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取消了人头税,按田亩征收银两,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 B. C. D.8.()历史上何种赋税制度和当前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水平最为接近A.两税法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税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它随着国家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不断变革。目前,我国在安徽农村进行的费税改革试点,已扩大到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折射出资本主义萌芽现象的是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地

10、丁银A. B. C. D.10.()在农村,国家之所以把“费”改为“税”,是因为“税”比“费”具有A.固定性 B.强制性 C.灵活性 D.无偿性二、问答题11.()赋役税收,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赖以生存的支柱之一。据此,请回答:(1)概括指出主要封建王朝对赋税征收进行调整、改革的几种基本情况,并举例说明。 (2)分析上述赋税调整、改革所引起的社会后果和影响。参考答案难点磁场1.解析:这是一组以税费改革为载体的政史综合试题。第(1)、(2)题要运用历史知识回答;第(3)题要运用政治常识和时事的有关知识回答。答案:(1)我国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税费改革有:唐代推行的“两税法”,首开中国费改税的先河,是

11、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一次税费改革。明代的“一条鞭法”是继唐代“两税法”后,我国封建社会又一次较大的税费改革。历史上的这两次税费改革,虽不可能根治乱收费、滥收费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省费便民、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中央财权集中统一和遏制腐败等效果。启示:费改税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涉及农民的税费改革应当简单明了;加强财政法制建设。(2)我国农村进行的三次改革: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税费改革。(只要答出三项即可)(3)这次农村税费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将农村的分配制度纳入法治轨道,堵住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是演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步骤,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生产

12、力,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歼灭难点训练1.解析: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综合分析的能力。解答该题需从租庸调制这个概念的内涵入手。租庸调制实质上是一种封建赋税制度,它必须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试想,如果不让耕地的农民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封建政府又从何处剥削呢?而均田制恰恰能够满足这一点。答案:B2.解析: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即逆向选择题。涉及史实时间跨度大,综合性强。需要对比各个时期主要赋税制度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归纳概括出其基本的发展趋势。然后再进行反向的判断。D项所说的“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是加强,而

13、是松弛。答案:D3.解析:本题也是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宏观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解答该题,需要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和提炼我国赋税制度的基本规律,形成理性的认识。B项显然夸大了赋税制度改革的作用。答案:B4.解析:本题为因果关系题。解答该题应从“一条鞭法”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入手,从中找出最严重地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的方面。官僚地主通过土地兼并,占有土地最多,按田亩多少收税,当然最严重地触犯了他们的利益。答案:D5.解析:本题属结论分析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银两收税保留下来”这一结论的理解。解答该题应主要从“银两收税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这个角度思考,重点把握银两作为货币在社会经济

14、中的作用。据经济常识可知,银两作为一种较为贵重的金属货币,其价值和政府铸造发行的铜币或纸币相比较为稳定,容易被市场接受。答案:A6.解析:本题是道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赋税制度的作用知识和理解情况。其中“租庸调制”最难把握。“庸”即纳绢或布代役,它的作用主要在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它终究是一种徭役制度,和本题的核心赋税制度有一定的差别。答案:B7.解析: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结论是对该制度基本特征的准确概括,与客观事实恰恰相反,“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言过其实,封建剥削依然存在,是对该项制度产生的影响的正确评价。答案:D8.解析:本题为高难度的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基本史实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解答该题应以当前税费改革的主要特点(按田亩多少征收统一的税)为依据,再将各时期赋税制度的基本内容与之一一对照,看哪一个最符合或最接近。答案:D9.B10.A11.解析:本题的跨度大,概括性较强,关于赋役税收几乎在每个朝代都会提到,这就要求对这一问题要有系统地进行把握,并且是针对主要的封建王朝在掌握史实的情况下进行概括、分析比较。答案:(1)调整改革:新王朝建立初期,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