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0521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 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帝制”阶段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治”阶段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夏商周时期的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所以答案选A;夏商周时期存在王权,并以神权强化王权,但此时中央集权制度尚未确立,所以不能称为“专制”王权,“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西汉董仲舒确立新儒学,所以排除B、C;“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所以D说法有误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易错警示】“封建”并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分封制,封建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分封制因此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

3、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2.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 确立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B.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 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答案】A【解析】材料提及“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意指其对后世影响深远,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政治制

4、度格局,A项符合题意,正确。秦始皇时普遍推行郡县制,不是开始实行,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三公九卿制被三省六部制取代,没有一直影响后世,C项排除。选官制度方面历朝历代也在变化,军功授爵制度被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所代替,D项排除。3.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 “于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B.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D.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

5、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A反映的是周朝分封制,B反映的是宗法制,都不是强化中央集权;C反映的是隋唐三省六部制下发挥大臣集体的作用,集思广益,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反映的是元朝地方制度行省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4.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堂屋是中国古代典型民居。四合院空间序列为: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前后辅助房间供下人居住。堂屋正中则供奉祖先牌位,家族重大事务都在此进行。帝王宫殿更是巍峨宏大,体现着皇室的唯我独尊。这表明传统建筑A. 体现天人合一思

6、想B. 象征家族伦理秩序C. 体现君权至上的政治理念D. 强化权威认同的政治心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前后辅助房间为下人居住”“堂屋正中则供奉祖先牌位”“唯我独尊”可知,四合院、皇宫等建筑都体现了强化权威认同的政治心理,故选D。A与材料无关,B仅符合四合院的特点,C仅符合皇宫的特点,故排除A、B、C。5.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他一面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A. 提高平民地位B. 调和社会矛盾C. 保

7、护贵族利益D. 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其改革内容一方面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可知其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中庸,以调节社会矛盾为主。AC说法不全面;D与题干无关。故答案选B。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特点【名师点睛】梭伦改革的特点:(1)改革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2)打击对象:奴隶主贵族(3)改革获益:平民(4)影响:奠定了雅典民主化政治的基础(5)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6. 历史学家蒂图李维说:“除了那些因犯罪而受罚的人外,任何仍在接受惩罚的人均不应受到捆缚或

8、监禁;所欠的钱款应当用债务人的财产而不是躯体来偿”,对于债务的刑罚,当时的古罗马法律:A. 以调节公民间财产纠纷为首要目的B. 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债务的刑罚准则C. 趋于主张财产执行取代人身执行D. 规定未获赔偿的债权人在期限外不可追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罗马法律的特点,材料中所欠的钱款应当用债务人的“财产”而不是“躯体”来尝意在强调古罗马法律是主张财产执行取代人身执行的,这也是罗马法律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选C。古罗马法律的确是以调节公民间财产纠纷为首要目的,的确也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债务的刑罚准则,也的确规定未获赔偿的债权人在期限内不可追债,但ABD三项均和材料的主旨无

9、关,是均不能选的。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古罗马法律特点7. 英国史研究专家程汉大教授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其贡献可谓首屈一指。”“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的最主要表现是A. 创立和发展政党及政党制度 B. 创立和发展内阁及内阁制度C. 创立和发展议会及议会制度 D. 创立和发展分权和法治原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其贡献可谓首屈一指”是指英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开启了资本主义现代政治文明,即资产阶级民主的核心议会民主制

10、(代议制),所以答案选C,A B D 三项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重要体现。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代议制8. 有学者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A. 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 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力C. 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D. 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明确美国宪法的性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当时还没有使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各州获得的是一定的自治权力,因此

11、,B 、C、D说法与史实不相符。根据“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可知A正确。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名师点睛】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9.有研究者指出,用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原则和结局来衡量英国,进而认为英国革命及君主立宪制存在“保守性”“不彻底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该研究者意在说明A. 君主立宪制是先进的政治制度B. 割裂历史渊源的评价并不公允C. 历史研究不宜采

12、用比较的方法D.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不具有妥协性【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研究者反对用法国的国情去评价君主立宪制是否适合英国,说明他认为英国选择君主立宪制是基于本国的历史传统和国情的选择,他认为割裂历史渊源的评价并不公允,B正确。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明君主立宪制是先进的政治制度,A错误。历史研究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但应在同一角度和层面相比较,C错误。作者没有否定君主立宪制的“妥协性”,D错误。10.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A. 领土主权B. 贸易主权C. 司法主权D. 关

13、税主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强迫中国签订虎门条约,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外事官去裁决,使中国的司法主权受到严重的破坏,C项正确。A项涉及的是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问题;BD两项涉及的是列强对我国进行侵略获得的经济权利。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11.全面抗战时期,日本把夺取武汉作为其解决中国事件的战略决策,倾其全力以摧毁中国军队主力并夺取武汉。然而当时的国际舆论在会战结束后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无重大影响。这反映出A. 中国通过武汉会战实现了原定战略计划B. 日本

14、进攻武汉是军事行动上的重大失误C. 中国抗战获得了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D. 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速战速决计划【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在抗日战争时由于工业实力比不上日本,只能借助国土纵深打持久战消耗敌人,而武汉会战后,日军占领武汉,战线过长,补给困难,正是陷入了中国这一战略计划,日军进攻武汉确实属于重大失误,但并不是“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无重大影响”这一看法的重点,故B错误,A正确。 国际舆论是否支持中国的抗战在材料中也并未明确指出,故C项错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的速战速决计划,故D错误。12.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

15、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A. 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B. 提出“四月提纲”C. 落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实行土地法令【答案】B【解析】据材料“1917年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是列宁提出“四月提纲”,主张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遭到反对,故B项正确;材料与退出帝国主义大战无关,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苏维埃政权之后的政策,故C项错误;实行土地法令也是苏维埃政权之后的政策,故D项错误。故选B。13.1955年的万隆会议、1970年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等国际关系文件,都确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是和平与发展潮流的产物B. 获得国际社会的全面认同响应C. 概述了国际新秩序的核心内容D. 已成为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