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与情况的变化》

上传人:大米****9;美心 文档编号:166031329 上传时间:2021-02-0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与情况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与情况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与情况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与情况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与情况的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与情况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与情况的变化》(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与情况的变化三、信息传递机制下的变化3.1、信息传递的含义及引入3.2、当前改善的方法及建议3.3、解决高校就业难的措施3.1、信息传递的含义信息传递是指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向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提供信号传递。例如对于优质品,质量保证书、包退、包换、包修等是一种成本低廉且短期效果明显的信号传递方式。另外,建立自己的名牌产品也是一种较好的信号传递方式,虽然其投入成本可能较高,但其长期回报却十分丰富,如海尔电器、麦当劳等等,其品牌本身就传递了产品室优质产品的信息。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斯宾塞的信号传递理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供高校毕业生质量的信息,从而消除市场中信息不对

2、称的问题,但信号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它的有效发挥必须以成熟的就业市场为前提,所以有必要把信号传递机制引入到就业市场来分析。1.在我国不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中,通过信号发送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往往需要耗费很高的成本。我国高校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除了承担直接支出的成本之外,还须承担诸多其他成本,如隐性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等。有许多学生放弃在校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而忙于各种招聘会,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各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滋生和助长了求职中的腐败,考验着学生的诚信等社会公德,并在学生心理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现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以及相应的问题不仅考验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也考验着

3、学生的经济实力和心理承受力,学生过高的求职成本将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其负面效应是巨大的。2.劳动力市场中即使引入信号发送机制,有时仍然会存在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虽然不同的单位与不同的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信号发送过程中存在弱信号与强信号以及发送的信号的有效性与可信性不同,对应地会存在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在混同均衡下,不同能力的学生发送了相同的信号,用人单位无法区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高低。而在分离均衡下,高素质或高能力的学生发出了低能力学生不能发送的信息,所以就将自己与后者区别开来,而用人单位也就相应地挑选到了合意的员工,并给予相应的报酬。3.从理论上来说,信号发送和信

4、息甄别机制的引入有时并不一定优于没有这些机制的情况。比如,当市场上的劳动力仅有极少一部分属于低效率者时,如果没有信号发送机制,企业按照劳动力的平均效率支付报酬,高质量的劳动者的收入也不低,但是,在存在信号发送机制的情况下,高效率劳动者为了避免被当作低效率者也不得不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4.在不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信号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信号发送和信号甄别作为劳动力市场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两种典型方式,在就业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应聘者主动发送信号(投递简历)比较常见。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相对来说比较多,并且多数学生都不太愿意到老少边穷地区就业,同时,由于目前的教育体制等方面存

5、在一定的缺陷,各高校的教学质量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所以,作为发送信号最常用的文凭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其结果导致了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出现过度自我包装,高校间互设信息壁垒,“造假风”、“投机风”盛行等诸多弊端。5.我国低层次劳动力市场的信号状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和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中国新形成的劳动力市场以教育作为信号标准(有时甚至是唯一标准)的特征十分明显。以一定级别的教育信号(通常是中专)为界限,就业市场被划分为人才市场(即高层次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即低层次劳动力市场)。前一市场的求职者能从教育信号获利,而后一市场的求职者则不能。

6、因为根据斯彭斯的信号发送模型,劳动力市场存在一个信号均衡点,比如中专,只有均衡点之上的求职者才能通过这种信号发送获利,而且这些求职者的数量在求职者总体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而人数较多的处于均衡点之下的求职者不能从教育信号中获利。这样,低层次的求职者由于缺乏信号资源,其质量就难以被雇主识别,从而形成劳动力供求双方交易的障碍。3.2、当前改善的方法及建议虽然信号传递机制的引入,有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但总体来讲,这种机制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使就业市场能正常、稳定、健康、有效地发展。为了加强它在就业市场中的作用,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加以改善。1.利用市场上的企业家才能。商品市

7、场通过品牌、质量担保等方式来传达信号的做法同样可以应用于劳动力市场。当有企业家能够觉察到一种信号需求并且能够通过满足这种需求来获得利益的时候,信号短缺的问题便通过市场运行得以解决。例如,在某些城市的旧家电市场上,那些可以识别旧家电质量的交易中介通过提供质量担保来克服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交易障碍,结果不仅交易火爆,而且中介商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企业家才能在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家可以通过区分和判断求职者的才能和品德来获利。很多家服务公司将求职者作为员工管理并对其服务进行担保,公司的品牌便成为一种有效的信号辐射到求职者个人身上,解决了他私人信号短

8、缺的问题,企业的品牌价值越高,这种辐射能力越强,因此,知名的大企业进入就业服务须域,对于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转将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发挥社区就业的作用。社区就业是解决求职者信号不足的重要途径。社区的地域相对集中,社区成员之间通常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亲密的关系,社区内有关个人的信息更容易通过街头巷尾的闲话等非正式渠道得以传播,个人的能力和品行往往能为其他成员所了解,社区成员内部之间往往比较注意讲信誉。社区相对于社会具有更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在整体社会范围内缺乏信号资源的低层次劳动力,如果被锁定在社区这样的相对狭小的范围内.使具有了各种各样的丰富的信号发送形式。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社区就业在解决

9、城市下岗工人的再就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当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传统的自给自足家务劳作方式向社会分工的转化,会使社区孕育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如社区保安、城管协管、保洁保绿、公共设施维护等经验证明,各国政府在社区就业方面的投入是对就业中弱势群体的有效援助。3.增加双方的信息供给。劳动力市场信息来源于两个方面:用人单位的岗位空缺信息和劳动者个人素质信息。作者认为,可从两方面采取对策,增加信息的供给。劳动力方面,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求职者必须要具备一定具有认证资格的信号。这就需要在更多的行业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人们通过就业前的职业教育,或者就业后的正规和非正规培训,并且

10、通过相应的技能水平测试而获得的资格认证。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劳动力市场上通行的质量信号或市场信号,对于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完全,或者信息不对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正在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一种强信号。城乡新增劳动力如果没有高等教育的文凭信号,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一种可以使自己获益的信号发送方式。职业教育也有品牌。一些规模大、信誉好的技校会成为一种信号资源附着在它的学生身上。资格证书是一种更直接的信号,统一、严格的技师认证和晋升制度会创造出技工市场的信号系统。企业方面,用人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发展规划,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制定近期、中期、长期用人计划,并建立预测预报制度,对需要新增劳动力的单位,应

11、提前向有关部门提出增人数量、工种和条件等有关项目预报,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丰富的岗位信息。同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发布信息,如举办招聘会、建立自己的人才网站、在各大劳动力信息网上发布信息等。4.政府干预主要包括:改革传统的人事制度,使得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成为劳动力市场主体,并加快户籍、档案、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机制与环境。加强劳动力市场统筹规划和法制建设,要完善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制度,加强就业管理,杜绝用行政干预和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进行垄断、欺诈活动的可能性,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协调作用。建立劳动力信息网,提高劳动力市场信息化

12、程度,加速就业市场信息来源和传递方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为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交流信息提供便利条件。3.3、解决高校就业难的措施信号传递机制的引入,有效地消除或减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对称性,那么如何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有效的信号资源,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考虑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所以它的解决需依赖大学生和企业都放弃非理性期望,回归现实,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为打破这个局面,企业和大学生自身都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对用人单位而言,要适时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减少用人的盲目性,要着重做好四方面工作:(1)要根据本单位事业发展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吸收各

13、类人才。要避免两种极端的用人观念。一是不管是否需要,一味追求高层次毕业生,造成人才闲置或浪费,从而导致不正常的“跳槽”行为;二是用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选人标准,对毕业生挑三检四,要求毕业生上岗就能派上大用场。缺乏用发展的眼光选拔人才,这种观念也会妨碍事业的发展。(2)要在对本单位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对所需人才进行科学定位。一般情况下,在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往往供大于求;在小城镇或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毕业生又出现供不应求。因此,在宏观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又蕴含着反向的结构性失衡。企业如果定位不准,采取非重点或名校毕业生不收的态度,往往难以如愿以偿并坐失良机。毕业生所在高校、所学专业和学习

14、成绩是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但也不能拘泥于此。基本素质好、又有较强事业心的一般高校毕业生同样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3)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开发人力资源,构筑人才高地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不少企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大学毕业生供应渠道,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人力资源库。这种具有超前性的、互利互惠的双向选择就业模式,对那些没有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的企业也是可以借鉴的。(4)要努力营造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环境,这也是任何企业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三留人”中最重要的是“事业留

15、人”,有了良好的事业发展前景,才能使本地区、本单位在人才市场上有竞争力,创造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就是创造良好的留人环境。在用人制度的改革上还要打破传统的“身份制”局限,树立“只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所有”的用人新观念。另外,作为输出大学生的高等院校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首先,必须提高对毕业生择业工作的认识,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需要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的成才意识纳入到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轨道上。其次,需要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职业,掌握择业方法和技巧。再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

16、、不怕挫折、放眼未来。对大学生而言,要回归现实,更新观念,做好职业规划。解放思想、实事求实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转变,加上经济也处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生就业都处于“买方市场”。为此,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对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首先,必须改变择业观念。择业观是大学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它直接影响和决定择业行为。正确的择业观将引导毕业生走向合适的岗位,而不适当的择业观只会使就业越来越难。择业前,对自身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认识愈清楚,在择业时就能把期望和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另外,还要有变通意识。城市人满为患,广大农村还求贤若渴;沿海地区人才济济,中西部还大有用武之地;传统的就业渠道窄了,还有更多的新渠道尚待开掘。因此,毕业生不能把眼光只盯在一个地方。另外,毕业生还要有竞争意识。就业制度变化后,毕业生再也不能“等、靠、要”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