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总结服装工艺专业工作总结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165697467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总结服装工艺专业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总结服装工艺专业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总结服装工艺专业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总结服装工艺专业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总结服装工艺专业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总结服装工艺专业工作总结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自20*年以来,服装专业坚持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与百裕公司的校企合作,在订单培养、教学见习、工学交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培训、技术交流、产品制作和加工、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总体来说成绩是肯定的。二、合作的具体内容及取得的成绩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灵活多样,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一)“订单培养”合作 与百裕公司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建立以企业名称冠名的百裕班,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

2、委培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部分企业培训课由企业承担。(二)参观、教学见习、工学交替等方面的合作教师和学生每年均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累计安排20XX、20XX、20XX级学生142人到百裕公司进行过教学见习、工学交替,在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实现理论教学和实习交替。(三)顶岗实习合作 自20*年以来,每年的1-6月份,服装专业学生前二年半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百裕公司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共计123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

3、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四)产学研合作及技术交流、师资培训学校先后派遣出陈xx、封xx、杨xx等6人次骨干教师到百裕公司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百裕公司则先后派出厂长王平志、副总经理谢移植等人到我校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了师资水平。(五)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及就业基地合作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和百裕公司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此基地不仅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而且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

4、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三年来,企业总共录用了50多名我校服装专业优秀毕业生,达到“双赢”的效果。(六)为企业进行产品加工合作 学校与百裕公司合作,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进行产品加工。通过引企入校,企业减少了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学校则借助企业生产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生产过程,更早、更好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变,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七)举办企业家报告会 学校先后聘请了百裕公司厂长王xx、副厂长叶xx、生产中心总经理曾xx到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三、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一)校企合作虽然

5、取得一定成绩,但目前的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及中层次合作,离深层合作还相差甚远。(二)合作以后,没有建立定期联系和走访制度,联系人也不固定,合作记录也不够齐全。(三)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及相关的保障措施不太完善。四、几点建议:(一)要建立定期联系和走访制度,并做好记录,了解校企合作信息(包括合作内容、模式、进展情况、顶岗实习情况、招工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二)推行劳动就业引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三)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明确部门职责,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况纳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四)合作模式应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形式和需求,适时做出调整,与时俱进。本文来自: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