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范围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654699 上传时间:2017-07-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音乐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音乐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范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 页音乐美学基础1、 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答:说它古老,是因为人们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它的认识和思考,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距今都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并且称作音乐美学,那还只是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 18 世纪的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一书中提到的。2、 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 (1806 年出版)一书中提到的。3、 1900 年里曼出版他的音乐美学的要义 ,才可以说音乐美学

2、已经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 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5、 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a、哲学的方法 b、心理学的方法 c、社会学的方法6、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应成为我们研究音乐美学的方法论根本。7、 音乐的感性材料是声音,特殊的艺术化的声音。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 构成的艺术的物质材料与一般的物质材料不同,它并不是作为满足人的生

3、理需求的物质基础,而是一种作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精神基础。 8、 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a、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 b、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 c、非对应性(一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二是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9、 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一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 二是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 三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暗示性10、音乐的意义:音乐的意义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外观信息;二是结构信息,它可以表现为音乐的组织,即音高、音色、音质和音强,其中,音高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音色主要体现在乐器方面的差异;音质是由声音的音高、声音的音调、声

4、音的音色三方面决定的;音强则是强调合理安排音乐结构。三是内部信息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社会方面主要靠自然习得,如音乐的结构、风格和流派。四是联结信息,如作品中的文化意义,作品的指向性内容,如海顿的告别主要抒发的是思乡和想要离开之情。12、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音乐创作是其中的基础。13、音乐创作是指作曲家创造具有音乐美的乐曲的复杂精神生产劳动。音乐创作是一种艺术实践,通常可分为相互交织又可适当分离的三个环节,即感受、创意与塑形。14、音乐创作的本质:一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 二是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的精神活动 三是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 四是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

5、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15、音乐创作的过程: 我们把音乐创作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曲家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作曲家把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阶段。”第 2 页 共 3 页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所有其他艺术创作的共性方面。无论是音乐家、画家、雕塑家,还是诗人和小说家,他们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音乐创作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的是关于音乐创作的社会因素方面的内容;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二阶段,既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活动,又是一种外在的物质劳动。实际上反应的是各门艺术创作的个性方面,主要包括音乐创作的艺术因素方面的内容。 、16、

6、什么是音乐想象? 以原有的或现实的音乐映象为媒介,聆听、回忆和创造新音乐的心理过程。在人的想象中,听觉想象主要是以音乐为媒介。其他器官的感觉对音乐想象也有明显的作用。人并不是把所听到的声音都作为媒介物在脑中印录下来,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把与当时情境、情绪密切相关的声音再创造地印入脑中。例如欣赏音乐达到心醉神迷之际,实际的声音会启迪精神上的再创造。17、想象是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心理。在音乐创作的想象机制中,最重要的莫过创造听觉的表象。18、音乐想象的源泉:(一)外在的体验 (二)内在体验 (三)艺术体验19、音乐想象的动力:(一)创作情绪 (二)创作过程中的激情 (三)创作才能20、什么是灵

7、感?它是作曲家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想象之中获得的一种“带有自发性”的创造性心理活动。它不是无意识或超意识的行为,也不是无规律可循的。21、音乐表演的本质作为第二度创造(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22、音乐表演的美学功能(音乐表演的作用)作为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音乐表演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审美功能(表演者审美与公众的意象) ;二是转化功能(包括直接转化与间接转化) ;三是交流功能23、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 一是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二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三是技巧与表现的统一24、音乐表演心理需要想象、投情、记忆、认知、理智、直觉、才能。25、音乐表演者如何的培养与训练。 一是音乐表演者必备的

8、特殊素质:a、良好的音乐感 b、适于音乐表演的良好生理条件与高度灵敏的身体协调能力 c、良好的音乐记忆力二是音乐表演的技术与技巧训练:三是思想、人生体验与文化修养26、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活动。音乐欣赏最根本的是审美体验27、音乐欣赏的特点:一是音乐欣赏是对音乐的接受与反馈 二是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三是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28、 (1)音乐欣赏的不同方式(6 种):一是纯音乐式与综合体验式 二是侧重作品式与侧重表演式 三是刺激式与背景式(2)音乐欣赏的相互关系及其比较:第一,各种欣赏方式虽有不同的特点

9、,但在实际的欣赏过程中,它们有时也会彼此渗透。互为补充,彼此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第二,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某种类型的音乐与某种欣赏方式联系起来。比如,把轻音乐与背景式的欣赏方式联在一起。第三,在各种音乐欣赏方式中,我们是比较倾向于综合体验的欣赏方式,因为它将导致比较完美的音乐欣赏,然而也并不因此而否认纯音乐欣赏方式的作用,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同样,对于侧重作品式与侧重表演式的欣赏来说,它们也是各有所长,并且有可能做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29、音乐欣赏的心理因素: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和理解认识。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这样两个阶段。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是

10、由音响感知以及与之自然相伴随的情感体验与想象联想构成的,是对音第 3 页 共 3 页乐的初步的、 “情趣”的欣赏阶段。 音乐欣赏的高级阶段,是在丰富的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加上理解认识的参与,使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向更深刻、更清晰的高级阶段发展。音乐欣赏的一般过程:感观的体验阶段、形式的欣赏、内容的欣赏、弦外之音曲外之意的欣赏30、音乐欣赏能力的养成:(一)多听是获得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 (二)学习一些音乐知识 (三)文化修养、生活体验31、音乐的功能:(一)艺术功能 分为表现功能和呈现功能(二)使用功能 包括教化、宣传、宣泄、教育、认识和科学利用 (三)混合功能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与

11、呈现的混合,二是审美与教化的功能,三是其他混合功能 【认识、教育、审美】32、音乐美的本质:一是音乐美是音乐所具有的品味 二是音乐美产生于主客观的完美结合之中 三是音乐美体现于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之中33、音乐美的特征:一是音乐美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之中 二是音乐美是心灵情感美的集中体现 三是音乐美是现实动态美的反映 34、音乐美的范畴:优美(贺绿汀牧童短笛 ) 、壮美(义勇军进行曲) ) 、崇高(贝多芬欢乐颂 ) 、喜剧美(费加罗的婚礼 ) 、欢乐美(冼星海二月里来 )和悲剧美(窦娥冤 ) 。35、音乐的审美标准:音乐审美标准的建立出自音乐生活中审美判断或评判的需要,它与审美理想、审美理解

12、和审美趣味直接相关。审美标准为审美判断或评价提供尺度。音乐审美标准分为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主观标准具有相对性和模糊性,对于个人而言,具有衡量审美对象“美不美”的程度功能。客观标准是指具有相同审美经验的人们对音乐共同理解产生的评判尺度,它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和普遍性;在社会性审美评判活动中,往往被认为是评判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的依据。它包括类别标准和复杂性标准。它的建立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和权威性。36、音乐审美体验指的就是人们在欣赏美的音乐时,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它与动物性的快感不同,涉及着许多高级心理功能,而不是一种单一的刺激。37、音乐审美体验与一般的音乐欣赏的关系:音乐审美体验与一般的

13、音乐欣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之间的联系在于,音乐审美体验是在对音乐的欣赏中,即对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区别则在于音乐审美体验又必须超越一般的欣赏,到达于更高层次的对音乐美的品味的体验。38、思考:听众数量是否可以作为音乐审美价值或作品质量的判断依据。评价标准不是绝对的,不可简单的说可以,也不简单的说不可以从分类上看,听众有各种类型,音乐也有各种类型,审美在各取所需的情况下,价值高低的判断至少有同类之间的比较和不同类之间的比较两种情形,难以笼统判断。从统计上看,听众的数量的确定是以某一审美为范围,还是以某一时间段的审美为范围,这两个范围的统计结果将不一样,其比较结果也将不一样。从审美上看,价值或质量判断采取的是主观标准还是客观标准,其结果非常不同。从传播上看,由于存在各类音乐传播状况不同的现象,笼统的按听众数量来确定音乐的好坏,没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