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之宪法与行政法学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65115903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资料之宪法与行政法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复习资料之宪法与行政法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复习资料之宪法与行政法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复习资料之宪法与行政法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复习资料之宪法与行政法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资料之宪法与行政法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资料之宪法与行政法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宪法与行政法学宪法部分1.宪法概念宪法特定国家法律体系中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以及一系列基本制度,集中全面反映国家的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将现行民主制度法律化、条文化,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作为该国一切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准则的根本大法。2.宪法的特点一、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二、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三、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它法律更加严格3.宪法与普通法的区别相同点:都具有法律效力不同点:1.宪法体现的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普通法体现的是某一方面、一般性的问题。 2.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更加严格4.宪法的最高效力表现在哪?一

2、是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二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5.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和其它法律的区别?一是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非普通立法机关二是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是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6.辨析 宪法和普通法在内容上没有区别(错)理由:前者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后者是某一方面、一般性的问题7.辨析 先有宪法后有权利(错)理由: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民主事实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提,即先有权利后有宪法。8.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划分标准?表现在哪些地方?划分标准:按照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对宪法进行的分类成文宪法表现在:法律文

3、件上,有统一的法典。不成文宪法则是散见在: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中9.实行成文宪法的国家往往是实行刚性宪法的国家,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往往也是实行柔性宪法的国家10.宪法产生的条件?一、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二、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三、民主的、大众的和科学的文化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文化条件四、罗马法的复兴为宪法的产生奠定了法律形式上的条件11.最早宪法产生在?欧洲,1688年,在英国产生不成文宪法美洲,1787年,在美国产生成文宪法(无公民保障权利,1791年增加)欧洲,1791年,在法国产生成文宪法12.现在宪法的发展趋势?(三种题型)一、宪法对国

4、家权利的配置法方面,行政权利逐渐扩大,中央集权日渐明显二、宪法对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规定越来越丰富和完备三、宪法越来越重视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四、宪法保障逐渐强化,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成为一种潮流五、宪法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扩大六、宪法形式上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13.现代宪法在国家权利配置上的特点?行政扩大表现:一是行政干预立法权,二是紧急命令权的规定,三是委托立法权发展。14.宪法重视保护公民基本权利表现在?一方面,公民基本权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得以加强。15.宪法国际化的表现?一是宪法对国际法的直接承认和接受二是基于国际合作需要,宪法对国家主权作出了有条件的限制三

5、是人权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领域,围绕人权问题签署了许多国际公约四是从宪法国际化趋势的方式上看,现在主要由国家主动采取有关措施来顺应国际化趋势。16.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利制约原则、法治原则。17.宪法如何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一是明确规定人民主权原则二是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来保障人民主权三是规定广泛的公民权力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18.辨析题,各个国家的宪法都明文规定基本人权和内容(错)理由:世界各国宪法对保障人权原则的主要体现有一、即明确规定基本人权原则,有以公民基本权利规定人权的具体内容二、并不明文规定基本人权原则,只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力的具体内容三、原则上确认基本人

6、权,但对公民基本权力和内容却规定较少19.论述题:论权力制约原则(P378)20.权力制约原则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不同?资本主义: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最典型的是美国的三权均衡模式、英国式的以议会为重心模式和法国式的以总统行政权力为重心的模式社会主义: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一是在人民与代表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关系方面,规定人民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二是在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上,一般都规定了监督方面的内容。21.各国宪法法治原则体现在?一是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二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力和自由四是各国家机关的职

7、权由宪法和法律授予,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五是司法独立22.世界各国家对宪法保障人民权力的表现?(同18题)23.如何体现权力制约原则?(P378)24.宪法的渊源?成文宪法典、宪法修正案、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权威性宪法著作25.宪政的要素和特征?要素:民主、法治、人权特征:1.宪法的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 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26.辨析 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有宪政一定有宪法(错)理由: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起点,没有宪法就没有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就变成了一纸空文;从内容上看,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

8、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2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表现在?一是,社会主义民主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这种民主需要通过一定形式才能实现二是,在各种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居于最重要的地位。2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P388)29.我国选举制度的概念与特征?概念:我国采用的是狭义的选举制度,是指选民依据选举法的规定选举代议机关代表的制度。特征:一是被选举者往往是代议机关的代表或重要的国家公职人员;二是形式上采取普选制;三是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作指导和保障。30.辨析 我国选举可选国家重要的公职人员(错)理由:我国选民选举的是代

9、议机关代表,不是国家重要的公职人员31.论述题宪法与政党制度?(P396)32.我国采用那种保障体制保障宪法的实施?我国采用的是由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的实施的体制。由于其中央立法机关又是国家的最高机关,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因此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只能落在它的身上。33.我国保障机制?(P400)34.我国立法机关的审查模式?我国立法机关审查模式是宪法或宪法惯例所规定的立法机关负责审查、裁决违宪案件的一种违宪审查模式。行政法学部分35.行政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特征?(P409)36.简答/论述 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地位:行政法是三大部门法之一,是宪法的实施法。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

10、利益;监督行政权力为主体,防止违法、滥用行政权力;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7.简答/论述 依法行政原则?一是职权法定;二是权责统一;三是依程序行政;四是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38.职权法定的两层意思?一是,必须对行政权力所具体化的行政职权的取得、行使加以规范和约束二是法律未授权的,行政权力主体不得运用行政权利39.论述 合理行政原则?(P411)40.辨析 合理行政产生是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错)理由:前者产生后者,不是后者存在产生前者41.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概念:指基于行政法律规范的调整和确认,而在行政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特征:一是行政主体是行

11、政法律关系的必须的当事人 二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一般由法律预先确定 三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重合性。 四是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对等。42.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使权利,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的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43行政主体于邻近概念的比较(P413)44.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含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是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的组织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的条件:一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物的事业组织;二是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三是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检查或技术

12、坚定45.简述/论述 行政授权与委托?(P415)46.行政公务员概念:行政公务员指基于一定的行政公务身份而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工作人员。特征:1.行政公务员是个人 2.行政公务员是代表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职务的人员 3.基于一定公务身份关系是行政公务员实施行政职务行为的法律基层 4.行政公务员所实施的行政职务行为在法律效力的后果上归属于所代表的行政主体47.行政法律责任特征概念?概念: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规范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后果。48.简答/论述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P423)49.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法程序?(P423)40.行政行为的效力一、行政行为的公定力,又称推定有效力二、行政行为的确定力,也称不可改变力三、行政行为的约束力四、行政行为的执行力41.行政强制?概念:指行政主题为达到行政目的,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做出的对相对人的财产、人身及行为产生强制力的单方面行为总称。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两种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特征:一是职权法定;二是目的的多样性;三是手段的强制性;四是针对对象的广泛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