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二 2.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4963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修二 2.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选修二 2.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选修二 2.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选修二 2.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选修二 2.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二 2.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修二 2.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第 2 课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学习目标】深入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明确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理解劳动价值理论的意义,培养观察、调查、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的能力。一、商品、货币理论1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_。(2)_和_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_和_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_属性,价值是商品的_属性。(3)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是_,是由商品的_决定的。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_,它创造出各种各样的_。_与自然物质是使用

2、价值的_。(2)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_。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_,是价值的_。3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内容和意义(1)_与_,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_创立的,它科学地揭示了_的源泉,使_成为科学,而且为_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_。4商品价值量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_决定的。(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_成反比。5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同样时间里,_所创造的价值比_所创造的价值大。6货币的起源和本质(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_的商品。(2)货币的本质是_

3、。二、价值规律理论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_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_的原则进行。2表现形式受_的影响,_围绕_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3作用(1)自发地使_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2)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_,有利于_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实现_。4局限性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会导致_的浪费。(2)在私有制条件下,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不利于_的发展。(3)在私有制条件下,会使_两极分化。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1马克思认为商品和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_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2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

4、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_成为科学。3马克思正是在其_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_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1商品、货币理论角度 阐释商品二因素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物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称为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即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含义: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具

5、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对劳动二重性的评价: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这一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含

6、义:无需经过专门学习与训练,每个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称为简单劳动;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与训练,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才能从事的劳动,称为复杂劳动关系: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产生:货币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发展:货币的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最新海量高中、)价值规律的地位、基本内容、表现形式角度 阐释地位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表现形式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

7、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2)因积极方面 消极方面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应该相符合、相一致。但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利于社会资源在各部门的配置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会千方百计地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客观上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私有制条件下,也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优胜劣汰在商品经济发展的

8、过程中,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情况相反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它们之间的竞争过程,也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会使社会资源从效益差的企业转入效益好的企业,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在私有制条件下,斯密、李嘉图把商品和价值等看成是“永恒的”不同,马克思认为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1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科学的劳动

9、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成为完全科学的理论。(2)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3)劳动二重性学说为解决政治经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的。2全面理解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关系(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种劳动,也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不是两次劳动,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存在着对立面。从性质上说,生产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在形式上是各不相同的,

10、而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无差别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也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的相互排斥。生产者和消费者需要互相让渡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实现各自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相互排斥的。总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3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1)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中就表现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质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2)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传递给生产者的信息,这个信息是通过市场竞争来达到的,这正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表现形式所发挥的作用。基础达标知识点一商品、货币理论1一切商

11、品都包含着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A B C D2商品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商品的社会属性生产商品耗费的有用劳动商品的本质属性A B C D3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不同的具体劳动的质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是历史的范畴,抽象劳动是永恒的范畴A B C D4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

12、的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5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能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有用就有价值D物越有用就越有价值6商品的二因素是由_决定的()A商品的自然属性B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C生产资料私有制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7体现在劳动中的二重性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知识点二价值规律理论8价值

13、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个部门的分配是通过_实现的()A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 B价格高于价值C价格低于价值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9在市场经济中,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危机感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为此,无锡小天鹅公司实行“末日管理” 。这说明()价值规律在一切社会生活领域都是客观存在的价值规律能刺激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价值规律必然优化资源配置价值规律必然导致优胜劣汰A B C D10近年来,彩电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些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逐步退出了这一市场,少数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则在不断扩大。上述现象说明()A彩电行业出现了“卖方市场”B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C彩电行业劳动生产率的

14、提高使彩电价值量不断变大D彩电价值量由挑起价格战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11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知识点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12下列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A它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方向B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C马克思认为商品和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D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回答了古典学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