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3967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一、 选择题(2016浙江名校联考 )甲图为乙图中 地表温度变化示意图,乙图为我国新疆某盆地地表物质分布图,读图完成 12 题。1. 关于不同类型地表温度的排序正确的是()A. 城镇 耕地 水域裸地B. 水域 裸地城镇耕地C. 耕地 水域城镇裸地D. 裸地 城镇 耕地水域2. 影响该区域地表温度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差异比热容差异植被覆盖率地表反射率天气状况A. B.C. D.1. D【解析】地表物质不同,其比热容也不同,因此增温的速度也不同;根据甲图中的气温可判断此时是新疆的夏季,故比热容较小的裸地温度上升得最快、温度最高,而比热容较大的水域温度上升得最

2、慢、温度最低。2. C 【解析】图中显示水域、裸地等不同比热容的地区,其温度不同,即比热容差异影响了地表温度;裸地等植被覆盖率小的地区温度高,即植被覆盖率影响了地表温度;地表反射率较高的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地表温度一般较低,即地表反射率的不同也会影响地表温度。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 ,回答 34 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3. 从辐射量上看,甲大于乙的原因是()A. 大气对甲具有削弱作用 甲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下列概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B.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C.

3、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D.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3. A【解析】甲为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乙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途经大气,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所以甲大于乙的原因是大气对甲具有削弱作用。4. C【解析】大气受热过程是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后,被地面吸收,然后地面增温,以红外线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升温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地面。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 56 题。5. 关于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A. 图中气压:丙丁 甲乙B. 甲地气温高于乙地C.

4、 甲地多为晴朗天气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D. 乙地盛行下沉气流6. 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 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D. 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5. C【解析】结合气压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各点与等压面的关系知,图中气压:甲 乙 丁丙。甲、乙两地分别受高、低气压控制,甲地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乙地相反。6. D【解析】四地间由于受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其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016唐山一中模考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布示意图。读图

5、回答 78 题。7. 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 甲地气流上升B. 乙地是低气压中心C. a 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D. b 地正出现阴雨天气8. 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A. B.C. D.7. B 【解析】分析等压线分布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乙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a 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弱;b 地位于南半球锋面气旋东侧,处于北移冷锋的锋前,目前天气晴朗。8. C【解析】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实质上就是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气流在从高压中心甲地流向低压中心乙地的过程中,在摩擦力和南半球向

6、左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应始终位于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地有稳定风向。据此回答 910 题。9. 图示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 B.C. D.10. 下列对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和地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同B. 四地风向的变化与地转偏向力无关C. 地和 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D. 摩擦力不能改变风力的大小9. 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等压线最密集,其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即风力最大。10. A【解析】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对风向变化有影响;地和地风向不同,则摩擦力方向也不同(摩擦力方向和风向相反);摩擦力可以改变风力大

7、小。(2016山西模拟 )在低层空气中,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运动空气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而减小。这样,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化的情况下,离开地面越远,风速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越小。据此完成1112 题。11. 假设某地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则下面图示中能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随高度旋转分布形成的曲线的是()12. 根据图示信息,高空大气高压可能位于该地的()A. 东侧 . 西侧 A 【解析】A 近地面的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随海拔升高,摩擦力变小,夹角变小,

8、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因而可知选项 A 正确。12. 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高压应位于该地南侧。二、 综合题13. (2016北京朝阳统考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最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对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 宜居城市 ”。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 800 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材料二北京晨报2012 年 2 月 7 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 要绿地。材料三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2)结

9、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气流方向。(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4)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答案】(1)由市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较低。(2)画图略。(3)等量的太阳辐射使覆盖植被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就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

10、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也起到降温作用。(4)不合理。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容易随城市风从郊区流向城市中心,没有达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目的。【解析】(1)从图中气温变化曲线上可以看出,由市中心向郊区气温呈波浪式下降,植被覆盖好的地区气温较低。(2)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为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中心,高空风由市中心吹向郊区。(3)绿色植物吸热增温较慢,它的蒸腾作用吸收热量,再加上它吸收 而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4) 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会对市区造成污染,故不合理。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 侵

11、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 50 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_(时段)。(2)“近 50 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甲、乙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 50 年前_(变大或变小)。(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4)如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该图所示地区位于()A. 北半球 东半球 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 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 2 表示地转偏向力,F 3 表示摩擦力。【答案】(1)8 16 时(2)变小(3)见下图:(4)A见下图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