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祛风解痉方药的疗效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64866950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祛风解痉方药的疗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祛风解痉方药的疗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祛风解痉方药的疗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祛风解痉方药的疗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祛风解痉方药的疗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祛风解痉方药的疗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祛风解痉方药的疗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祛风解痉方药的疗效本文导读:这是一篇关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祛风解痉方药的疗效的文章,祛风解痉方药可明显改善哮喘气道高反应性患者临床症状, 较好地控制哮喘发作, 改善哮喘气道阻塞, 是防治哮喘患者气道高反性的有效方法。由于本研究观察病例数较少, 且未采用盲法, 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大样本例数进行观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祛风解痉方药; 气道高反应性; 肺功能;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Qufeng Jiejing Decoction (祛风解痉方药) in treating

2、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A total of 63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a treatment group (42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21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oral Qufeng Jiejing Decoction, 1 dose each time,

3、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almeterol xinafoate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powder for inhalation, 1 inhalation each time, twice a day.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2 weeks and they would be followed up for 2 week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 (TCM) scores and lung function includ

4、ing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 , 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 the ratio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to the 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 ,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rate (FEV1%) were observed. The TCM syndrome efficacy in both groups were evaluated. The asthm

5、a control test (ACT) score before and at the time of follow-up were scored and the ACT scor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efficacy between groups (P 0. 05) . The scores of TCM symptoms after treatment wer

6、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0. 05) . The basic control rate of A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78. 9%)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3. 2%) (PKeyword:asthma; Qufeng Jiejing Decoction;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pulmonary function;气道高反应性是一种反映支气管哮喘

7、 (简称哮喘) 患者气道功能异常状态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哮喘诊断及哮喘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1】。支气管哮喘发作与风邪特点相符, 多骤发骤止, 反复发作。痰阻是哮喘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其潜伏于气道黏膜壁、气管平滑肌内, 是病理产物, 又是发病之因【2】。因此, 我们提出风盛痰阻, 气道挛急;是哮喘发作的主要病机之一, 认为此风不仅指外风侵袭可致哮病, 而且内生肝风, 夹瘀犯肺, 风摇金鸣, 亦可致哮喘发作【3】。风盛痰阻, 气道挛急;既是哮喘发作的病因, 又是哮喘发病之结果, 其贯穿于哮喘的发作期、慢性持续期、缓解期整个病程中, 这与哮喘气道高反应性重要特征存在高度一致, 因此

8、我们认为气道高反应与风盛痰阻, 气道挛急;密切相关。本研究根据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病因病机特点, 观察祛风解痉方药对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本研究经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2014XL072-2)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 【4】, 符合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病情严重程度第2、3级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2) 【5】与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016版) 【6】。主症:1) 喘息或胸闷或气急或咳嗽;2) 闻异味或冷空气、花粉等易发作或加重;

9、3) 易打喷嚏、鼻塞或流鼻涕。次症:发前易鼻、咽、眼、耳发痒。舌脉:舌红或淡红, 苔薄, 脉弦。主症具其一, 症状积分【7】8分或主症具备其中两项即可诊断。1.2、 纳入标准1)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2) 年龄1875岁;3) 签署知情同意书。1.3、 排除标准1) 合并心脑血管、肾、肺、肝、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2)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 对试验药物过敏者;4) 正在参加其他药物试验者;5) 有慢性酗酒史或滥用药物史或任何影响依从性的因素者;6) 已使用过其他同类药物治疗者。1.4、 一般资料6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2014年

10、10月至2015年3月门诊, 根据随机数字表按21随机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 其中男17例, 女25例;年龄1872岁, 平均 (49.313.2) 岁;病程0.515.0年, 平均 (8.512.8) 年。对照组21例, 其中男5例, 女16例;年龄2571岁, 平均 (5213.4) 岁;病程0.614.5年, 平均 (7.78.2)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2、 方法2.1、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祛风解痉方药, 处方:蜜麻黄9 g, 苦杏仁10 g, 防风9 g, 地龙12 g, 蝉蜕10 g, 北柴胡9 g, 苍耳子6 g,

11、乌梅6 g, 陈皮12 g, 法半夏9 g, 茯苓12 g, 甘草6 g。水煎服, 取汁200 ml, 分2次温服, 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每次1吸, 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 治疗结束后随访2周。2.2、 观察指标及方法2.2.1、 中医症状积分评分标准【7】:1) 喘息:0分, 无;3分, 偶有;6分, 时有;9分, 不能耐受。2) 胸闷:0分, 无;1分, 偶有;2分, 时有;3分, 不能耐受。3) 气急:0分, 无;1分, 偶有;2分, 时有;3分, 不能耐受。4) 咳嗽:0分, 无;1分, 偶有;2分, 时有;3分, 频繁。5) 喷嚏:0分, 无;1分,

12、每次连续喷嚏个数35;2分, 每次连续喷嚏个数610;3分, 每次连续喷嚏个数≥11。6) 鼻塞鼻痒:0分, 无;1分, 有意识吸气时感觉间断;2分, 间歇性或交互性蚁行感, 但可忍受;3分, 几乎全天用口呼吸蚁行感, 难忍。7) 流涕:1分, 每日擤鼻次数≤4;2分, 每日擤鼻次数59;3分, 每日擤鼻次数≥10。8) 闻异味易咳嗽或打喷嚏或流清涕:0分, 无;1分, 偶有;2分, 时有;3分, 频繁。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2.2.2、 肺功能检测患者最大呼气流量百分比 (PEF%) 、最大呼气流量 (PEF) 、第一秒用力呼气流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FEV1/FVC) 、

13、第一秒用力呼气流量百分比 (FEV1%) 值, 治疗前后各测1次, 共2次。2.2.3、 哮喘控制测试 (ACT) 评分【4】治疗前及随访时各测定1次。2.2.4、 安全性1) 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查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2) 出现不良事件及时记录。2.3、 疗效判定标准2.3.1、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治疗前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中有关标准进行评价。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证候积分减少≥70%但2.3.2、 ACT评分疗效标准治疗前及随访时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

14、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 【4】有关标准进行评价。ACT评分≥25分代表哮喘良好控制;2024分代表哮喘基本控制;2.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录入Epidata 3.1,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符合正态检验与方差齐性的采用配对或成组比较的t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者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采取双侧检验。3、 结果治疗组42例中脱落4例, 其中1例出差未复诊, 2例异地未归未能复查, 1例转看他院, 完成观察38例。对照组21例中脱落2例, 均为未能坚持按时复诊, 完成观察19

15、例。3.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38例中临床痊愈0例, 显效7例, 有效21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3.7%;对照组19例中临床痊愈0例, 显效3例, 有效12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2、 两组患者ACT疗效比较治疗组38例中良好控制3例 (7.9%) , 基本控制30例 (78.9%) , 未控制5例 (13.2%) ;对照组19例中良好控制0例, 基本控制12例 (63.2%) , 未控制7例 (36.8%) ;两组间基本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表1示, 两组治疗前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 (P0.0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