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第四期地质灾害崩塌调查报告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4704720 上传时间:2021-01-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第四期地质灾害崩塌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川第四期地质灾害崩塌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川第四期地质灾害崩塌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川第四期地质灾害崩塌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川第四期地质灾害崩塌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第四期地质灾害崩塌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第四期地质灾害崩塌调查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17 *崩塌崩塌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目目 录录 1 前前 言言.2 1.1 任务来源2 1.2 前人调查研究概况2 1.3 调查目的与任务3 1.4 调查技术依据3 2 调查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3 2.1 位置与交通 3 2.2 气象水文4 2.3 地形地貌6 2.4 地层岩性7 2.4.1 第四系全新统(Q4).7 2.4.2元古代溦江-晋宁期第四期黑云花岗岩(2(4) ).7 2.5 地质构造与地震7 2.6 水文地质条件9 2.7 人类工程活动10 2.8 地质环境条件评价10 3 崩塌区特征崩塌区特征.10 3.1 崩塌区形态规模及物质组成11 3.2 崩

2、塌区变形破坏特征12 3.3 成因机制分析13 3.4 崩塌区危害对象及治理工程必要性14 4、调查主要工作量、调查主要工作量.15 4.1 调查工作方法15 4.2 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15 4.3 调查工作量16 5、调查工作经费、调查工作经费.16 附图:1)调查平面布置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1 1 前前 言言 1.11.1 任务任务来源来源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关于请组织支援开展我省地震灾区第四批重大地质灾害应 急勘查、设计工作的函的有关要求,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将*崩塌调查任务下 达给*公司实施。为保证调查工作有序进行,加快灾后重建的工作进度, 特编制该调查报告书,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3、提供依据。 1.21.2 前人调查研究概况前人调查研究概况 在*内以往的地质工作较多,主要是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其 次是地质灾害勘查,包括崩塌的研究。在此之前,*勘察院对*崩塌作了地 质灾害巡查排查工作并编写了*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 ,但尚未开展具体 的勘查工作。 前人的地质工作结果主要反应了区内地层时代、岩性、构造、矿产、地震活动及区 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等内容,其成果资料 为本次工作提供了基础性地质资料,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31.3 调查目的与任务调查目的与任务 本次调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查明*崩塌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

4、地 质条件,对崩塌区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具体为: 1)查明该崩塌区范围、地形地貌特征、规模、形态、地质背景、工程地质条件及 水文地质条件; 2)查明崩塌区岩土体的类型、成因、性状、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 岩石风化和完整程度,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 3)查明岩体结构类型、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产状、发 育程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 和与临空面的关系; 4)分析该崩塌区的形成条件及机制,评价其变形特征及发展趋势,评价其稳定性 及危害性; 1.41.4 调查技术依据调查技术依据 本次调查工作将主要依据以下规程、规范展开:

5、 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18-2006) ;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19-2006) ; 地质勘查坑探规范 (DZ014194) ; 另参考其它相关行业标准。 2 2 调查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12.1 位置与交通位置与交通 *崩塌位于阿坝州*,北距县城*约 29km,南距*约 10km,地理位置东 经 103o5 ,北纬 31o27 ,详见图 2-1,*崩塌位于*右岸,通过*公路与国道 213 线连接,交通条件较便利。 图图 2-12-

6、1 *崩塌区交通位置图崩塌区交通位置图 2.22.2 气象水文气象水文 1 1、气象、气象 *盛夏受太平洋暖流高压控制,冬季盛行西北高原于冷气流的影响。分为两个 明显的自然气候区:银杏乡苏坡店以南的映秀、漩口区河谷地带,属山地亚热带湿润季 风气候区;苏坡店以北的绵虒、威州区河谷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由 于地形地势差异悬殊,*从东南向西北呈比较完整的气候垂直带,南涝北旱,光、 温、水、湿时空分布不均。从山地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至南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常年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夏短无酷暑,冬长无严寒,春秋温和,作物生长期长的 气候特点。 县境南部的漩口、映秀(含三江乡)一带,

7、属川西多雨中心区,是暴雨常出现的地区 之一,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 1285.1mm,日最大降水量 269.8mm,具有多雨多涝,秋 绵雨危害严重,四季分明,夏季湿热,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无霜期最长,气候特 点。县北的威州、绵虒一带,属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而稳定, 年降水量 526.3mm,日最大降水量 79.9mm,因季节分配不均,干雨季分明,冬干明显,常有 春旱和夏伏旱发生。降水量地区差异大,南涝北旱(或南湿北干)分明,县南漩口年降水 量 1285.1mm,县北威州年降水量 526.3mm,西南部卧龙年降水量 925.1mm,漩口年降水 量是威州年降水量的 2.4

8、 倍,这是形成南涝北旱的直接原因。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190.9mm,南部和北部地区降水量差异很大,由南至北递 减。南部地区根据渔子溪水文站 25 年实测,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253.1mm,最大年降水 量为 1688mm(出现在 1964 年映秀地区),最小年降水量为 836.7mm(出现在 1974 年),连 续最大 4 个月(69 月)降水量为 853.2mm,占年降水量的 68.2;寿溪水文站 22 年实 测,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333km2mm,最大年降水量为 1933.5mm(出现在 1966 年漩口地区), 最小年降水量为 768.3mm(出现在 1974 年),连续最大 4

9、 个月(69 月)降水量为 912mm, 占年降水量的 69.2。北部地区,据威州气象站 23 年实测,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528.7mm,最大年降水量为 648.6mm(出现在 1958 年),最小年降水量 369.8mm(出现在 1974 年),连续最大 4 个月(58 月)降水量为 324mm,占年降水量 62.1;桑坪水文站 22 年实测,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643.6mm,最大年降水量为 646.1mm(出现在 1958 年威州 地区)。最小年降水量为 369.8mm(出现在 1974 年),连续最大 4 个月(58 月)降水量为 317.9mm,占年降水量的 61.9。各代表点年降水量

10、和月平均降水量如表 21。 表21 *各地年、月平均降水量(19572005) 各月平均降水量 气候类型及 代表点 l23456789101112 年平 均降 水量 年平均 降水日 数 实测 年度 漩口 13.1 22.1 48.8 84.5 106. 7 138. 2 287. 9 286. 6 170. 9 81.5 33.3 11.6 1285. 2 201.9 19602 006 北亚 热带 湿润 气候 映秀 10.3 19.5 51.3 86.1 107. 7 131. 2 277. 5 278. 4 170. 1 80.9 31.3 9.2 1253. 1 202.7 19571

11、981 南温 带湿 润气 候 三江 12.7 20.8 46.5 83.2 105. 6 132. 4 246. 2 220. 7 136. 8 794 6 30.7 9.8 1125. 0 186.3 1962 2006 耿达 8.1 10.3 32.0 71.9 98.2 127. 5 192. 0 148. 5 111. 1 49.8 15.9 2.5 867.8 173.5 19601 973 南温 带半 湿润 气候 * * 4.23.5 12.9 52.8 94.5 105. 2 139. 5 137. 3 111. 4 37.9 33.8 1.9 734.5 1g662 006 下

12、索 桥 1.86.9 20.0 54.1 73.2 107. 0 152. 6 88.8 73.6 51.5 13.1 2.6 653.8 152.7 19581 2006 绵虒 3.56.5 25.2 52.5 78.2 85.4 95.6 94. 82.9 50.1 15.0 2.4 598.6 137.4 19662 006 南温 带半 干旱 气候 威州 2.44.7 21.8 46.6 75.7 81.3 92.3 81.3 69.2 37.9 11.4 1.7 526.3 150.6 19572 006 中温 带湿 润气 候 卧龙 6.6 12.2 40.2 74.0 123. 6 144. 4 175. 1 141. 7 120. 5 63.0 18.5 5.4 925.1 216.0 19722 006 2 2、水文、水文 县境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各级支流多呈树枝状,河流纵横,沟壑交错。其中,流域 面积大于 50km2的河流有 16 条,主要河流为岷江,较大支流有杂谷脑河、巴郎河 (渔子 溪)、*、寿江(寿溪河)等。 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松潘县北弓杠岭隆板棚,经松潘、茂县,从县境东北流入 *。经雁门、威州、绵虒、银杏、映秀、漩口等 6 个乡镇,纵贯县境东部,境内流 长 88 km,流域面积 1428.476 km2。河谷深切,水流湍急,河床平均坡降 8。其中, 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