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点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4603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点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点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点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点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点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点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点练习(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第 15 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程标准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一、 新青年的诞生1背景(1)1911 年,_爆发,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_、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_有了进一步发展。(3)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_;但是,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却梦想恢复_。他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_的逆流。2兴起(1)标志: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 ,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_,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2)代表人物:陈独秀、_、胡适、鲁迅等。(3)主要阵地:_ 。(4)活动基地:北大。二、新文化运动1内容(1)新文化运动提倡_,反对_。(2)新文化运动还提倡_,反对_。(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提倡_,反对_。2意义(1)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_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_的洗礼,也为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背景当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俄国_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开始1918 年,李大钊发表_ 庶民的胜利和_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3发展(1)1919

3、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_ ,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_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2)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如北京的“_” 、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等。(3)陈独秀、_、邓中夏、_、瞿秋白、_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4)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_和劳动音 ,深受工人欢迎。4影响1921 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_诞生。知识点一新青年的诞生12005 年 9 月 9 日,联合

4、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 ,奖励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但在 90 年前,中国掀起的一场文化运动,却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场运动产生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五四运动A B C D21915 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近代前期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其直接目的是()A批判复古尊孔的逆流B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C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D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3下列报刊中,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ABC 文化运动4新文化运动是下列哪些要求在文化上的反映()推翻帝制实

5、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宣传马克思主义A B C D51923 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6请观察下面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图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严复及其翻译的天演论陈独秀和新青年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创新成果丰硕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7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其含义指它()A主张民

6、主共和 B深入学习西方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知识点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8是他发表文章,指出了十月革命是人类文明的新曙光;又是他发表文章,提出十月革命是 20 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也是劳工的胜利;还是他信心十足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他是()A毛泽东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9以下是 19171921 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的推论是()介绍马克思主义 西方习俗礼仪 国事要闻文章(篇) 36 5 30A.新青年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逐步降低B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C 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都演化为马克思主义者D报刊成为马克思

7、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10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文化建设,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鸦片战争后,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19 世纪 90 年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走向共和”的民主思想广泛传播1915 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A BC D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陈独秀、蔡元培、胡适、李大钊等四人得票相近。材料

8、二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四位人物,你认为哪一位应排在首位?为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影响?(3)以上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发展演变的特点如何?1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材料三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 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请回答:(1)请将陈独秀所提及的“两位先生”翻译成英文。根据材

9、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提出的口号及这一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和最大的历史功绩。(2)材料三中的英文应怎样翻译?李大钊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播种者”的先驱。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第 15 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识清单一、1.(1)辛亥革命自由(2)资本主义(3)民主制度帝制尊孔复古2.(1)青年杂志民主与科学(2)李大钊(3)新青年二、1.(1)民主与科学专制和愚昧、迷信(2)新道德旧道德(3)新文学旧文学2.(1)封建思想(2)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三、尔什维主义的胜利3.(1)马克思研究专号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马克思学说研究

10、会(3)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4)劳动者本题四个选项都是由三个小项构成的,这意味着必有一个小项错误。发生于1919 年,而题干所指“中国掀起的一场文化运动”发生于 1915 年,故错,排除有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A 项。2A1915 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其直接起因是当时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故其直接目的是批判这一逆流。3D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新青年是青年杂志从第二卷改称的。4B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进行排除。项推翻帝制在辛亥革命时已经完成,所以把其排除。也可以把

11、项排除,马克思主义是在十月革命后才传入中国的。时间上不符合。5D解答本题可采取否定与肯定结合法。守旧者公然反对变法、革命和民主,由此排除 A、B、C 三项;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学堂讲授自然科学到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国,科学越来越深入人心。6D严复属于维新变法时期、陈独秀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人物,二人的活动反映出当时的思想解放的潮流。7D本题学生易误选 A 项,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或对新文化运动的实质理解不准确。“继续”和“补课”说明二者本质的相同点和表现形式的差异性。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都是反对封建专制,主张民主共和。只是辛亥革命

12、主要涉及政治领域的反封建,新文化运动则侧重于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8C本题旨在考查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事迹和贡献。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9B从表中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数目之多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A 项与材料反映不符,C、D 两项表述绝对化。10A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就其内容看,经历了由器物(技术)制度思想的过程。综合运用11(1)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和领导者,积极宣传民主、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积极参与五四运动,被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五四运动以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

13、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0 年 8 月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积极宣扬民主、科学、新道德及新文学;积极参与五四运动;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20 年春,与陈独秀等酝酿组织中国共产党。(如选蔡元培和胡适,均可按照相同的思路组织答案)(2)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通过创办通俗的刊物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一现象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3)特点:中国思想界的主流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到马克思主义的演变。解析本题以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界由民主科学思潮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演变为主题,考查学生在新的情景材料下综合、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1)问是开放性设问,可任选一位回答,然后分层次归纳其主要活动。(2)问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来分析这一现象及影响。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既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又有各种社会主义思潮,通过本题,要注意梳理这些思想流派及其内在联系。12(1)号:民主与科学。前期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最大的历史功绩: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布尔什维主义。主要贡献: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