鳑鲏的分类word版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4408386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鳑鲏的分类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鳑鲏的分类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鳑鲏的分类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鳑鲏的分类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鳑鲏的分类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鳑鲏的分类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鳑鲏的分类word版(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鳑鲏分类图鉴概述 鳑鲏是一类美丽而活泼的小型鲤科鱼,广泛分布在除东洋界热带地区以外的欧亚大陆.因其色泽艳丽,繁殖习性独特而受到许多鱼类爱好者的喜爱.鳑鲏的种类很多,其中最适于缸养的主要是鳑鲏属和田氏鱊属,它们色彩丰富,体型适中,适应新环境能力强,而鱊属则以银白为主,色泽相对素淡,成体体型偏大,野性强,适合发烧友们饲养. 下面说说鳑鲏的分类.鳑鲏归属于鲤科,自成一亚科,即鳑鲏亚科,与雅罗鱼亚科有联系,但许多种类有长口须,甚至有竖条纹,这又与鲤鲃类形似. 亚科分属意见不一,目前最新的分类是分为三属,即1鳑鲏属Rhodeus,2 鱊属Acheilognathus,3田氏鱊属Tanakia.国内资料中

2、常用到的属还有副鱊属Paracheilognathus,刺鳑鲏属Acanthorhodeus等 副鱊属的种类被重新归入鱊属和田氏鱊属,而刺鳑鲏属则经调查确认就是鱊属中鳍棘粗大的老成个体.三属外观的简要区分:鳑鲏属 不具口须,侧线不完全,仅鳃后几枚鳞上有侧线孔. 体侧的条纹带有蓝色(蓝绿,天蓝,蓝黑等),雄鱼背鳍和臀鳍色彩艳丽,常具有黄,橙,红,与黑色的搭配. 体型小鱊属Acheilognathus: 不具口须或具有短小的口须,个别种类例外;侧线完全,贯穿体侧,体侧的条纹灰黑色或不明显,雄鱼背鳍和臀鳍色彩通常以黑白两色搭配为主,有些带粉红色.体型大.田氏鱊属Tanakia: 这是一类介于前两属之

3、间的类群.具有长而明显的口须,侧线完全;雄鱼背鳍和臀鳍色彩如同鳑鲏属.体型中等.国内常见种类图集:鰟鮍属:高体鰟鮍Rhodeus ocellatus 常见的鰟鮍属最大种,体高而侧扁,背鳍分枝软鳍条11-12根,臀鳍分枝软鳍条11-12根, 尾柄条纹蓝绿色带珠母光泽, 尾鳍中部具一红斑,鳞框明显而清晰,背部闪耀金色或金属绿色光泽,出水后腹侧反射蓝色光芒,眼上部红色.模式亚种腹鳍前缘具白边.雄鱼臀鳍边缘有红色条纹,外镶细黑边或黑边不显,不同产地臀鳍的红色条纹宽窄不同,色泽浓淡也不同,发情期喉及腹部红色,体侧染紫红或粉红色.1 / 50中华鰟鮍Rhodeus sinensis 此种需要做个说明. 它

4、实际上就是平时常提到的彩石鰟鮍Rhodeus lighti ,两者系同物异名,早期定种时,中华描述的是雌鱼特征,而彩石描述的是雄鱼特征. 因命名规则,采用命名更早的中华鰟鮍作为正式名称. 另外,朝鲜鰟鮍Rhodeus uyekii经国外学者研究调查,也是同种. 我国北方的彩石鰟鮍与南方群体比较,体高相对低,背臀鳍的黑边较宽,桔红色条纹较细,腹部黄色较重,更接近朝鲜鰟鮍.此种刚捕到时极为艳丽,但长期养易褪色. 体型比高体小,背鳍分枝鳍条9-10根,臀鳍分枝鳍条10根.体高相对高体低,也没那么侧扁.尾柄条纹深蓝色或天蓝色,尾鳍中部的斑纹为黄褐色至棕红色,鳃后上方有一暗蓝色圆斑,其后胸鳍上方有一暗色

5、竖条纹,竖条纹周围淡黄色. 鳞片金属光泽不明显.腹鳍前缘没有白边,雄鱼臀鳍及背鳍边缘有赭黄色到桔红色的条纹,臀鳍最外缘具鲜明的黑边. 喉及胸腹部黄色,雄鱼尤显,发情期深黄色甚至略带赭色.腹下黑色. 胸鳍及腹鳍也为黄色黑龙江鰟鮍Rhodeus sericeus 此种为欧洲斯氏旁皮的远东种群,分布在我国最北部,因而其一直笼罩着较神秘的面纱,很少为外人所了解,连张清晰的照片也没有.不久前由魔鬼鱼网友揭开了它的面纱. 此种我没有亲见过,仅能按斯氏旁皮的特征简单描述下. 粗看上去,它象是体高较低的高体,体形更细长,梭形. 但鳍条数能明显区分,背鳍分枝鳍条8-9根,臀鳍分枝鳍条8根.另外雄鱼臀鳍几乎是整片

6、红色,仅与身体衔接处附近为无色透明,最外缘也有一条细黑边. 发情期腹部也为玫瑰红色.下面介绍两种小型旁皮,它们体态娇小,十分可爱,如灯鱼一样适合草缸饲养. 这就是方氏鰟鮍和粗纹暗色鰟鮍. 它们彼此相象,有些区别于其它鰟鮍属成员的特征,因而它们及日本特有的暗色鰟鮍曾被列入副鰟鮍属.此类群共记有四种,而日本的暗色鰟鮍,韩国的Rhodeus notatus都与方氏鰟鮍接近. 方氏鰟鮍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附近地区,而粗纹暗色鰟鮍则产于我国北方及日韩两国,目前了解到的分布是安徽中部以北的东部国土.此前,粗纹暗色鰟鮍没有记载,有时被误认为方氏,现在已证明北方分布很广.方氏鰟鮍Rhodeus fangi粗纹

7、暗色鰟鮍Rhodeus suigensis 共同特征是: 体型小,通常3-4CM,很少超过5CM. 体侧及尾柄的蓝色条纹向前延伸超过背鳍前缘的垂线,.尾鳍中部的条纹是蓝黑色,而不象高体彩石那养的红色, 这些是它们与其它种类鰟鮍幼鱼区别的特征.雄鱼口唇为红色,背臀鳍的色采搭配都近似彩石,但纹色更红.方氏鰟鮍与粗纹暗色鰟鮍之间的区别是: 方氏体高较高,与彩石近似,头部侧视较宽圆,但口部尖,体侧胸肋部的网状纹较细且少,尾柄的条纹是银蓝色. 背鳍分枝鳍条9-10根,臀鳍分枝鳍条9-11根; 粗纹暗色鰟鮍体高低,差不多是鰟鮍里最低的,头部小而细,但口吻部略钝, ,胸肋部的鳞片后缘具黑框,形成明显的黑色网

8、目状图案,尾柄的条纹粗,蓝黑色.观察到的北京的个体背鳍分枝鳍条9-10根,臀鳍分枝鳍条8-9根,这与韩国和日本的粗纹暗色鰟鮍又有不同.方氏鰟鮍Rhodeus fangi粗纹暗色鰟鮍Rhodeus suigensis这是德国的网站,http:/www.aquariophil.de/html/rhodeus_suigensis.html是今年的一篇文章,里面记载了饲养的情况,并在分布地里列入了北京,天津,山东等地,而2年前中国还未被列入分布地,不知这些鱼是否来自中国?革条鱊 Acheilognathus(Paracheilognathus) himantegus 这种鳑鮍的分类地位还有分歧,最初和

9、中华旁皮(彩石)等一起被称作石鲋,而后与几种副鱊共同被归入副鱊属Paracheilognathus,近来,DNA的比对及外部特征都显示它与东京鱊,矛鱊,油鱊等接近,而此三种被归入田氏鱊属(田中旁皮属),但革条还未被正式归入.我国比较新的鱼类志记将它归入了鱊属(原副鱊属都归入了鱊属). 韩国特产的几种鱊类实际上是油鱊的近似种或同物异名,然而韩国的学者仍将它们放在鱊属内,FISHBASE也沿用 韩国的记录,列在鱊属内. 所以田氏鱊属还没被广泛认同,因而此帖的学名还是暂不引用田氏鱊属革条鱊是种中等体形的旁皮,体高不高. 识别特征为: 背鳍分枝鳍条9根,臀鳍11根,侧线鳞 34-36,口角具一对明显的

10、须, 体侧及尾柄的暗色纵条纹向前伸超过背鳍起点,尾鳍中央有一黑条纹. 背臀鳍的色彩如同旁皮属,是彩色的. 我国大陆南方产的背.臀鳍边缘的条纹是黄色的,而台湾有两种或亚种,一种与大陆的一样,但数量较少,属濒危,而另一种常见的,背.臀鳍边缘的条纹是桔红色的, 雄革条鱊臀鳍的最外缘有一条黑边. 革条鱊的眼上方红色.下面的照片前4幅为原生水域黑鲷所摄,后面为台湾的摄影作品.鱊属是旁皮里的大型种类,其种数也最多,广泛分布在东亚地区,北起俄罗斯远东,南到越南北部都有其踪迹.有几个种为日本,韩国特有,另有几种产在越南北部,其它种类都产在我国,以长江中下游最为丰富.不过许多种类并不常见,很少为人所知,它们对我

11、们业余爱好来说,只是停留在水产所里的标本,基本连照片都没有.这或许要有赖于各地网友的努力了.下面介绍几个常见而广布的种类,并简介几个有可靠图像资料的种类大鳍鱊 这是鱊属里最大的种类,同时也是鰟鮍亚科里最大的,雌性成鱼能长到人手掌般大小,体长近20CM. 常见体长15CM左右.其体高在鱊属里也是颇高的,尤其是老成个体,体形近似放大版的高体. 其特征为:口部无须或有短须(因地而异),背鳍分枝鳍条15-18根, 臀鳍分枝鳍条11-14根, 侧线完全,侧线鳞34-39枚.背部灰黑,肋腹银白,繁殖期雄鱼略带粉红.尾柄有一条灰色纵纹,有时不明显. 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其头后胸鳍上方的肩部,有一个清晰的黑斑点

12、. 雄鱼臀鳍色泽黑白搭配,最外缘为一条白边,里衬一条细黑纹,再向内为两串白点,有些个体这两串白点很明显,鳍收缩时会连成一宽白带,有些个体这两串白点则几乎没有. 雌鱼臀鳍无色透明或淡棕黄色.雄鱼腹鳍前缘有些具明显白边.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鱊属里的另一种斑条鱊Acheilognathus taenianalis最近经研究认为就是大鳍鱊,是同物异名.而有须与无须的在DNA及细胞学比对中也显示一致性,系为同种.当然,大鳍鱊分布极广,我国中东部自南至北都有分布,还分布于俄罗斯,日本和朝鲜半岛,其各地种群当然会有差异,有些或许已有分化. 我国北方产的与江浙一带产的鳍条数就相差不少,我个人得到过三条肩部黑斑很大

13、且成竖向椭圆形的类大鳍个体,除此斑大外,尾柄的灰黑色条纹也前伸更长;另有得自广州的个体臀鳍仅有白边而无黑纹,是否他种无法确定.大鳍鱊虽常见,一时间却找不到国内作者的高质量照片,遗憾之余,只好贴些日韩的图片. 好在外貌无甚差别.希望以后能补上国产的兴凯鱊 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 这也是一种体型相当大的鱊类, 虽然按记录大鳍鱊是最大的,但我见过的最大的鱊类却是兴凯鱊的成年雌鱼. 与大鳍鱊一样,它也是种常见且分布极广的种类,从南到北都有分布. 因为外形近似,分布地又重叠,所以它很容易和大鳍鱊搞混.雄鱼还可凭借臀鳍色泽区分,而雌鱼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这里着重说一下兴凯鱊

14、与大鳍鱊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当然是看鳍条数,兴凯鱊的背鳍分枝鳍条12-14根,臀鳍分枝鳍条10-12根.远比大鳍鱊要少.侧线鳞32-36. 体色与大鳍鱊接近,但出水后身体的蓝色反光比大鳍鱊强烈. 最直观的区别就是,兴凯鱊的肩部没有大鳍鱊的那个清晰的斑点,有时有个十分模糊的暗色云斑,但多数不显. 雄鱼很好辨认, 腹鳍前缘有较宽的白边; 臀鳍内白外黑,与大鳍鱊雄鱼相反, 也就是臀鳍边缘为一条深黑色的宽条纹,外面没有白色的细边,而其内侧则有一条宽白带. 在刚捕到时,雄鱼臀鳍的黑白色彩都很深,对比强烈而鲜明,很具观赏性,遗憾的是长时间养于缸中,白色就会褪去,黑色也变淡,仅剩一条细边,失去观赏性. 兴凯鱊无须.斜方鱊 Acheilognathus thombeus 此种也称菱鱊,很早就被记录,但一直被认为不产在中国,而仅产于日韩.近几年,通过网友们的野采及调查,发现国内确有一种和它极为相似的鱊种存在,几乎无明显区别.其分布较广,从东北到江浙应该都有,已知的地点包括北京,山东,浙江等地.虽然文献中还未正式记入,但其真实的存在于自然水体中,而且数量众多且较为常见.因国内无记录,它曾被误认作短须鱊,越南鱊,彩副鱊甚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