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勒工名古代建造者的匠心铭刻与质量监理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64175306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勒工名古代建造者的匠心铭刻与质量监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勒工名古代建造者的匠心铭刻与质量监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勒工名古代建造者的匠心铭刻与质量监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勒工名古代建造者的匠心铭刻与质量监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勒工名古代建造者的匠心铭刻与质量监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勒工名古代建造者的匠心铭刻与质量监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勒工名古代建造者的匠心铭刻与质量监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勒工名 | 古代建造者的匠心铭刻与质量监理作者:了不起的建造者致敬匠心秦砖汉瓦明城墙下的建造故事。 实名下的古代建造遗产,时间里自有它的答案。在中国古代灿若星河的工艺文明中,建筑工程无疑占有一席之地。960余年历史的应县木塔,历经1400年风雨的赵州桥,逾2200年“高寿”的都江堰以千年挺立的姿态造福一方,演绎令人惊叹的中国古建筑风采。图没有钢筋水泥,没有起重机,没有设计软件,也没有“百年大计”,却凭石制、木制甚至土制工艺,扛住了数世纪的风雨侵蚀,更抵挡了洪水地震那般吞噬。而这样的建筑奇迹,又是如何造就的呢?笔者相信,完备的工程建设标准、行业标准、质量监理及验收制度皆是保证。而今天,我们以质

2、量的责任追溯一脉,逐一解读古代工匠与监理人员的终生使命。“物勒工名” 大秦帝国的崛起印记20世纪80年代,文物工作者在天津的一批废铜烂铁中发现了一件残破的铜戈。据考证,这可能是一件秦王嬴政时代的兵器,其上有铭文,详细记录了涉及铜戈生产的官员以及工匠的名字,即为秦国的“物勒工名”。“物勒工名”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的典籍礼记,意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一旦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即按名字追溯责任。而首先实施该构想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作为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他为大秦开创了从相邦、工师、丞、再到工匠的四级精细化质量监管制度,保证了每一件器物准确、精细地落实打造,亦不让任何存在质量隐

3、患的工程堂而皇之地被验收通过。此外,工律、工人程、效律等秦法收录了诸多工匠条文,也形成了一套层层倒逼、严密有效的追责体系。当时秦国的兵工厂,都要求工匠在所造兵器上勒刻名字,作为对兵器质量的担保。而后秦亦率先实行了工业产品的年度质量抽验制度,以及工业产品所用容器的年审制度。除要求产品“做工考究,工艺精湛”,也要求生产者在上面刻下自己的姓名。图如此,每个这样的名字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正因如此,秦代遗留至今的每一件兵器上,都刻有各级管理者和制作者的姓名;所有兵器工艺的精准度,误差仅为0.8至0.02毫米。这些名字和数据,为大秦帝国打造了战无不胜的军队,征服了周边所有国家,真实记录着大秦统一的

4、历史密码。图极致演绎 实名建造的后世沿袭尽管“物勒工名”是上层对工匠们实行的严苛制度,却实实在在构造了优秀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对保障工业品和工程建筑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自秦以后一直得以沿袭。汉承秦制。制度的实施对象,主要是官营机构制作的器物或修建的工程,内容通常包括制作日期、官员名字、工匠名字和数量、以及器物或工程编号等。后来,勒名范围又扩大到了生产机构、主造官员、监造官员和生产工匠。西汉盐铁论里记载的一款漆杯上,便写着六位不同种类工匠的名字。包括制作木胎工、刷底层漆工、刷表面漆工、把手镀金工、描绘图案工、还有最后的打磨工。更珍贵的是,这六个工匠之后又列出了七个质量监督员的名字,更有

5、效确立了工匠、监理人员及生产机构之间对产品的质量责任关系,从而加强了国家对工业生产和工程建筑质量的监管。图唐代在实行的基础上,对该制度进行了升华。唐律疏议有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当时,政府为工匠设立“匠籍”,用以子弟世袭。有关部门因此对传授技艺严格考核监督,甚至对不真正履行义务者进行处分。如此前置、明晰的监理措施,对各责任主体落实工艺及工程质量形成了科学有力的保证。由于重视工匠精神并进行了相关制度建设,唐代涌现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或工匠家族。曾参加建造昭陵、翠微宫、玉华宫等大型工程的阎立德,便是其中杰出的建筑工程师。图宋朝亦在推行。宋会要辑稿记载了打造兵器以及制造金

6、银腰带、器皿之类时,需“镌凿年月、两重、监专作匠姓名”。而在工程营造中,宋真宗亦曾下诏申明一道法令,要求以后凡兴建公共工程,必须保证质量,竣工后在所修建筑物找个地方,标明建造的时间、施工的工匠与监工的姓名。此外,时任大宋“中央工程院”总工程师的李诫编撰而成的营造法式,更为宋朝公共工程建设及验收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宋朝负责工程质量监管的人员,即依照书中标准,对竣工的公共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若对建筑质量不过关的工程,也常常以“不如法”、“不中程”来表述。而明朝更加严厉,“物勒工名”制度几乎被发展到极致。明南京城墙据称是世界史上最坚固的城墙之一。城墙体所有城砖上均铭记了出产该砖的府、州、县、总甲、甲

7、首、小甲、制砖人夫、窑匠等五到六级责任人的名字。图此外,长沙天心阁的古城墙也发现了一块勒刻着铭文的明代洪武年间窑砖,上面记载着:“长沙府礼陵县提调官典史陈福司吏冷荣 / 作匠王 人户刘高叔 / 洪武七年八月造”。 (表示字迹缺损)图从砖上铭刻的那些名字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处工程,都有承担建筑质量的直接责任人、担保责任人、以及连带责任人。而其中的连带责任人,通常就是监工的官吏。如此密不透风的追责体系,彰显了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不折不扣的敬畏,亦助于提高工程设计标准、保障施工现场安全。只有严于律己,才不致面临律法的严惩。祝枝山在野记中曾记载:明初修建南京城,为了使城墙更加坚固,用石灰、桐油、糯米汁

8、制成的夹浆来浇灌墙体,朱元璋还时常亲自到工场监工。城墙是分段包干的,随便走到一处,叫人砸开夹浆检查,如果发现“稍杂泥壤”,立即就将这一段工程的监工、包工头、工匠通通捆起来,塞进墙垣的空隙处死。今时来看,朱元璋的手段显然过于残暴。不过,明代修建城墙确实非常重视建筑质量。刻上相关责任人的名单,固然是为了方便“问罪”,但最终目的依然是追求砖石的“坚良”、工程的“坚久”。因此,明代在“物勒工名”制度下,确为后世留下了大批辉煌的建筑遗产。明长城、明南京城、北京城、紫禁城、太庙和社稷坛、十三陵、南京大报恩寺、武当山道教宫观个个堪当经典。品牌演进 名垂千古的匠作匠心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一开始只作为强制责任认

9、定的“物勒工名”,仍使得一部分优秀工匠的名字脱颖而出,成为获得广泛信任的品牌。当品牌形成之后,拥有品牌的工匠就会一改被动的留名方式,而是积极地在自己的产品上留下独有的标志,以便区分同类产品。这便是商标的渊源,如先秦时期的名剑干将、莫邪,清代的剪刀“张小泉”。图对品牌的追求,造就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优秀工匠,也造就了古往今来无数强烈责任感的监理人员。时至今日,“物勒工名”已成为一种诚信宣扬。为了维持品牌与信誉,工匠与监理们更会凭根植于内心的职业精神,认真践行公正、自律、创新。造就自我 智慧遗产的当代启示当今,我们生活的世界虽早已没有“物勒工名”,但古老的历史留给我们丰富的智慧遗产,让我们得以有幸探

10、索建造者精神的流传,并透过这一制度的科学管理及积极影响,发掘诸多借鉴与参考。非良工无以筑城邦,非匠心无以成经典。并不是说古代就没有“豆腐渣工程”。相信那个时候也发生过桥梁、城墙、楼房、仓库因建造质量不过关而倒塌等事故。但从概率出发,想必终归要低于既无强制问责、又无道德自律的年代。古代建造者们在极其严苛的条件下,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流芳千古的建筑,更造就了永恒可贵的工匠精神。当我们面对大秦帝国的兵马俑、铜车马、兵戈、箭镞,面对宋代一一对榫精准的斗拱,面对明代固若金汤的城墙我们就有信心和力量去完成新时代的建造使命。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也开始标明设计方、施工方与监理方的名字,并演化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惯例。作为新时代的建造人,人生中的每个项目终要面对“质量”的叩问。我们需做的,便是参与其中,坚守职责,造就不朽。于人人而言,“物勒工名”不再是建造品质升级的制度保障,更是各行业的我们造就自我的主动追求,它已成为我们的信誉及价值主张。回溯过往,力之所及,且看时间试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