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土地退化格局与程度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4134282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土地退化格局与程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土地退化格局与程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土地退化格局与程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土地退化格局与程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土地退化格局与程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土地退化格局与程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土地退化格局与程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土地退化格局与程度评价摘要:土地退化是青藏高原严重的渐发性自然灾害之一。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江河源头区、气候变化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在分析该区土地退化态势的基础上,利用区位指数法探讨了土地退化的基本格局。目前该区形成了以沙化型退化、黑土滩型退化和鼠害型退化为主导,其他类型(冻融侵蚀型退化、毒杂草型退化、虫害型退化、盐碱型退化及水力侵蚀、风力侵蚀等)发育不等的土壤退化体系,具有退化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程度的严重性、发展的快速性、危害的长期性、影响的深远性。利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对土地退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

2、结果划分了极重度退化区(玛多、达日县)、重度退化区(曲麻莱、称多、玉树、同德、泽库、班玛县)、中度退化区(治多、杂多、囊谦、兴海、玛沁、甘德、久治、河南县)和轻度退化区(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个土地退化等级区域。关键词:高寒区;土地退化;格局;程度;评价;青海省: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degree; ; 土地资源不仅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而且以其数量的有限性与利用的不可替代性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地球上生命物质得以生息、繁衍的物质基础。随着土地退化空间的不断扩大

3、和强度的日益增加,土地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于年发表 后,土地退化研究日益活跃。土地退化是由自然力或人类利用中的不当措施、或二者共同作用导致土地质量变劣的过程与结果,是能直接影响土地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并诱发全球变化、最终可从根本上动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致灾因子。大量研究表明,土地退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的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成为当今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国际组织、国家政府、研究机构、土地管理部门和公众的广泛关注。青海省南部高寒区位于昆仑山北支祁曼塔格布尔汗布达山与唐古拉山之间(北纬,东经),东靠西倾山,西连羌塘高原

4、,海拔 。包括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全境、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县和同德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和泽库县以及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乡,共17个县(市)、个乡(镇)。总面积 ,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本区地处青藏高原河源区,是我国与东亚水安全的战略基地、气候系统稳定的重要屏障,对全球变化和人类干预响应十分敏感,区内既有土地退化发生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又有深受土地退化影响的承灾体,近几十年来土地退化呈快速发展的态势,不仅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的生存环境、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而且还危及到周边地区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治理本区的土地退化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1 青海省南部高寒区

5、土地退化态势评价1 土地退化类型多样,面积广阔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指出,土地退化主要包括沙漠化、盐碱化、草场退化及水土流失等,而这种退化类型在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均有明显的表现,退化总面积达到 ,具体见表、图,占全高寒区土地面积的。1 土壤侵蚀退化 土壤侵蚀退化的本质是土壤肥力下降、理化性质变劣、土地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可以划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等若干类型。特殊的地理、地质和气候环境条件决定了本区土壤侵蚀以冻融侵蚀为主,达到 ,占全区土地退化面积的;其次是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面积分别为 、 ,分别占全区土地退化面积的、。土壤侵蚀总面积达到了 ,占全区总面积的5,其中,黄河源

6、区、长江源区、澜沧江源区土壤侵蚀面积分别为 、 、 。1 草场退化 草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持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来,研究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和植被指数( ,)下降趋势明显,以黑土滩型退化(指以嵩草属高寒草甸严重和极度退化后形成的一类大面积的或岛状的次生裸地)、毒杂草型退化、鼠害型退化、虫害型退化为代表的草场退化形势十分严峻,退化总面积达到了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黑土滩型退化以长江源区为最( ),其次是黄河源区( )和澜沧江源区( ),总计 ,占全区土地退化总面积的。毒杂草型退化面积在黄河源区分布最广,达到了 ,长江源区、

7、澜沧江源区分别为 、 ,全区合计 ,占全区土地退化总面积的。虫害型退化面积为 ,占全区土地退化总面积的,其中,黄河源区为 ,长江源区为 ,澜沧江源区为 。在各类草场退化中,受害面积最广的是鼠害型退化,其面积达到了 ,占全区土地退化总面积的,主要分布在黄河源区( ),其次为长江源区( )和澜沧江源区( )。1 沙化型退化 土地沙漠化通常被认为是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干旱、半干旱的草原类草地退化的终极阶段,其以不可逆转的贫瘠沙漠状土地为特征。研究区现有沙化型退化土地 ,占全区土地面积的9,退化土地总面积的3。其中,长江源区为 ,黄河源区为 ,澜沧江源区为 。1 盐碱型退化 土地盐碱化是易溶盐分在土壤表层

8、积累、导致土壤内部产生不良理化性质的退化过程。作为我国大盐渍区的青藏高原高寒盐渍区,目前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根据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变更数据”显示,研究区目前存在盐碱地 ,其中长江源区有 ,集中分布在治多、班玛县境内;黄河源区有 ,大多出现在兴海、同德县境内。虽然盐碱型退化土地占全区退化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不到,但在高寒干旱气候特点和暖干化发展的趋势下,盐渍化的孕育环境逐步得到强化,土地盐碱型退化问题不容忽视。1 土地退化程度严重、速度加快根据文献对研究区进行土壤侵蚀强度的划分结果(表)显示,轻度侵蚀面积占全区土壤侵蚀面积的0,加上中度侵蚀面积,两者占全区土壤侵蚀面积的,其中轻度侵蚀在面积比例

9、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全国的情况对比,轻度水力侵蚀比例较高(全国为),而极强度风力侵蚀比例的优势明显(全国为)。草地生态系统微度以上土壤侵蚀的面积由世纪年代中后期至年代初的上升到年代初至年的,虽然黄河源区略有逆转,但长江源区、澜沧江源区却呈持续恶化态势。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是一个在空间格局上影响范围大、在时间跨度上持续进程长的连续变化过程,研究发现,三江源草场退化的格局在世纪年代中后期就已基本形成,其退化过程至今一直在持续发生。同世纪年代相比,现在的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了,优质牧草比例下降了,有毒有害类杂草增加了,草地植被盖度减少了,优势牧草高度下降了,黄河源区的达日县已发生退化的草地总面积约为 ,占全县面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