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7含解析172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64121973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7含解析17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7含解析17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7含解析17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7含解析17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7含解析17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7含解析17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7含解析17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组合滚动练(十七)(分值:49分建议用时:45分钟)序号148910得分答案一、综合运用(2020日照5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早春,屋外尚有几分寒意,薄薄的,挥之不去。母亲从窗台上拿下一根老丝瓜,用一把剪刀,把絮状的丝瓜皮剪开,便有黑溜溜的瓜仁儿,一窝蜂地从里边涌出,粒粒饱满,满是淘气劲儿。傍着院墙起个小土堆,趁绵绵春雨,把乌黑的丝瓜种子埋进土里。不出几天,_,戴一顶精致的小黑帽,小黑帽下边,是一张娇小嫩青的笑靥,含羞带怯,探头探脑,俏皮可爱。挣脱帽子的束缚,幼弱的瓜苗伸展身子,在春风细雨里茁壮成长,渐渐地,绽出绿叶,抽出瓜蔓,昂扬着一股向上攀爬的生机。转眼进入夏天

2、,丝瓜藤蔓撒开了欢儿,爬上木桩,爬上草绳,缠缠绕绕,密密交织。院子里,肆意绽放的丝瓜花,吹起一支支金色的号角,随风吐出丝丝缕缕的芬芳。烈日当空,暑气蒸腾,瓜荫笼罩处,地上光影斑驳,丝丝凉意沁入心田。落日西坠,斑驳的影子,斜斜地映在院子里。忽然,_,瓜叶随风摇曳,瓜荫随风漾动,暑气随风飘散。红彤彤的夕阳,泊进莽莽苍苍的群山。晚饭后,一家老小,喜欢在瓜架下乘凉。劳作一天的大人们,斜靠在竹椅上,一边低低地絮谈,一边轻轻地挥着蒲扇,赶走几只蚊子。小孩子们呢,或坐在小板凳上,或躺在凉席上,或依偎在大人怀里。宁静的庭院,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虫声,繁密如雨。1下列对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

3、项是(3分)()A比拟、比喻、排比B比拟、比喻、夸张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A“满是淘气劲儿”“含羞带怯,探头探脑,俏皮可爱”“丝瓜藤蔓撒开了欢儿”等运用了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戴一顶精致的小黑帽”“吹起一支支金色的号角”等既运用了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种子的皮比喻为帽子,把丝瓜花比喻为号角;“泊进莽莽苍苍的群山”把太阳当作船,运用了拟物(比拟)修辞手法;“瓜叶随风摇曳,瓜荫随风漾动,暑气随风飘散”“或坐在小板凳上,或躺在凉席上,或依偎在大人怀里”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运用对偶、夸张、借代的修辞手法。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宁静的

4、庭院里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繁密如雨的虫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比较原句和改写后的句子的不同,然后分析原句的妙处。此题中,原句与改写句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原句多为短句,改写句相对为长句,那么就可以结合文段语言风格分析使用短句的妙处。另外,原句的表述打破了传统的语序,改写后的句子表述更符合语言规则,那么就可以结合文段语言风格分析特殊的表述方式的作用。答案原文多用短句,有强调作用,句式灵活,节奏明快;原文表述与全文语言风格一致,更生动自然,更具诗情画意(更有画面感,更具诗意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

5、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解析处,由前句“把乌黑的丝瓜种子埋进土里。不出几天”和后句“戴一顶精致的小黑帽,小黑帽下边,是一张娇小嫩青的笑靥,含羞带怯,探头探脑,俏皮可爱”可知,这几句描写种下丝瓜种子、丝瓜种子发芽的情景,因此,此处应填“丝瓜种子就发芽了”一类的句子。处,由“瓜叶随风摇曳,瓜荫随风漾动,暑气随风飘散”可知,院子里起风了,风吹动了瓜叶,因此,此处应填“阵阵晚风吹进小院”一类的句子。答案丝瓜种子就发芽了阵阵晚风吹进小院(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

6、凭证,代表皇帝亲临,可以行使权力。B释褐,“褐”指平民所穿的粗布短衣,释褐即脱去平民衣服,常喻指始任官职。C子,爵位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封赐爵位,依序为公、伯、侯、子、男五等。D赐姓,多指国君以国姓赐功臣,以示褒宠。CC项,“公、伯、侯、子、男”错,应为“公、侯、伯、子、男”。5下面是某社团起草的一封感谢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5分)感谢您在我们盛情邀请下拨冗来指导这次活动。在您的亲切关心、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第九届校园歌手大赛”已于10月15日成功举办,在这里谨代表学校的全体同学向您表示衷心感谢和最高的敬意,感谢你对本次比赛所做的非常大的贡献。本届比赛作为我校一项重

7、要的大型活动,从刚开始的组织,到选曲、舞台设计甚至是选手的服装,再到最后的决赛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您都尽到了绵薄之力。可以说,没有您的支持与帮助,就没有本届大赛的成功!_改为_改为_改为_改为_改为_解析“盛情邀请”是感谢别人邀请自己参加,不能用来形容我们邀请别人,应把“盛情”改为“诚恳”。“在这里”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在此”。“最高”的“最”用语夸大,应改为“崇高”。“非常大”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巨大”。“绵薄之力”是自谦之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别人,所以应把“尽到了绵薄之力”改为“鼎力相助”。答案“盛情”改为“诚恳”;“在这里”改为“在此”;“最高”改为“崇高”;“非常大”改为“巨

8、大”;“尽到了绵薄之力”改为“鼎力相助”。(每处1分)6阅读下面的材料,提取要点,为“圭表”下定义。要求不超过50个字。(5分)圭表是一种天文仪器,通过度量日影长度来计时。它是由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上有刻度,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用以测定表影的长度;表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标杆,放在圭的南、北端,与圭垂直。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就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解析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首先要提取属概念,即在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如本题中的种

9、概念是“圭表”,属概念是“天文仪器”;然后寻找种差,即种概念本质上的特点;最后整合成单句,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词连起来。答案圭表是由标有刻度、正南正北平放的圭和直立放在圭南北端的表组成的,(2分)通过度量日影长度来计时的天文仪器。(3分)7下面是某校电子阅览室的阅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介绍性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清楚,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解析本题从“本校读者”到电子阅览室阅读开始,“是否首次上机”分为“是”和“否”两部分,作答时可以按照如果“是”怎么样的箭头指示,以及如果“否”怎么样的箭头指示进行解说即可。答案本校读者如果是首次上机阅读,首先要出示

10、借阅证,然后办理用户信息,在电脑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就可上机阅读。如果不是首次上机阅读,只需在电脑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上机。二、信息性阅读(2020潍坊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19分)材料一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是古人朴素的生态道德观。尚书舜典记载,上古时代舜就设置了一个管理山林川泽草木的官职叫虞,做这个官位的人叫伯益。到夏朝时,就有了“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道德倡导。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大文明形态:一是上百万年的原始文明,二是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三是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今天正在向第四文明形态过渡,即生态文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

11、主宰,只是自然的一员,规律只能认识,不能违背。由此,国家出台了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追究终身责任,筑起一道壁垒森严的屏障。制度是写在纸上的硬措施,道德则是刻在心中的软约束。生态文明社会所要倡导的生态道德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和道德范式,它不仅要求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要求人对自然环境的行为都要受到伦理评价,接受自我良心的审判。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是生态伦理学的命令性原则,不损害生命和自然界是生态伦理学的禁止性原则。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人是自然的主宰”这一工业文明理念仍然广为流传的背景下,仅靠法律和制度的硬

12、约束,缺乏“发乎情止乎礼”的道德修养,是很难建成生态文明社会的。因此,培养善德善行的生态美德,激发社会成员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和感恩是当务之急。 (摘编自刘奇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材料二针对如何认识我国各地域传统民俗现象、传统生态民俗,中国环境报专访中国生态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陈红兵。中国环境报:某些地区的人们嗜吃野味,说这是当地的传统民俗。请问传统民俗要背这个“锅”吗?陈红兵:对于有些人将吃野味归因于传统民俗的说法,要提高警惕,以免其混淆视听。诚然,传统上,我国某些地区有嗜吃野生动物的不良风俗,比如广州人食性较杂,除了吃猪、牛、羊、鸡、鸭、鹅、鱼、虾等,还喜欢吃蛇、鼠、龟、猴

13、等。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民俗中又存在众多饮食相关的禁忌,对于我们维护动物多样性,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如山东民间有蛇、黄鼠狼、狐狸报复心强的说法,提醒人们不要随意伤害这些动物。各民族民间故事中均有对待动植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内容,教育人们善待动植物。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民俗观念中存在的不适应当代社会的迷信成分,也给了我们很多借鉴反思:一是禁忌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民众千百年来的生存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保护人自身可持续发展;二是民俗中迷信的说法虽不可取,但是它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对其他生命的敬畏之情。我觉得这种敬畏之情在今天依然需要。中国环境报:传

14、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发挥巨大作用。但是,也有人强调,在现代社会,传统生态民俗缺失了保持生命力的土壤。对此,您怎么看?我们今天关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何在?陈红兵:大体而言,传统生态民俗就是传统民俗中体现的生态观念、生态环保实践及方式。传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本身产生于民间,是民众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结晶,是适应民众思想情感形成的,有自身一整套传承、发挥作用的方式、因此能够有效地熏陶民众爱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情感,规约民众的生态环保行为。至于今天关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何在,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只要农业生产还存在,传统生态民俗的许多方面就依然还具有价值,还应当发挥作用。实际上,也正是当代出现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使我们重新反思、认识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摘编自王琳琳生态民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