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毕业论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640873 上传时间:2017-07-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毕业论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引 言跨过21世纪的起跑线,人类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活环境,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描绘出一幅新的美好前景。但是,自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出现以后,能源与环境的污染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并倍受世界各国重视,各国纷纷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对策。70年代末,环境、能源、粮食、人口问题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四大问题。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非常规能源的开发由于种种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缓解当前的危机。许多国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常规能源的节约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环境评价在我国

2、法律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日趋完善,对于城市合理规划、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减少污染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同时,涉及到生态环境评价的问题,尤其是能源利用、中水利用、雨水利用、绿化等方面问题,我国起步还比较晚。因此,为促进校区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就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发现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室外环境质量等性能的生态环境评价,同时以校区为例,重点研究校区新能源利用、中水利用、雨水利用、噪声控制等问题。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21.1 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对人类社会的

3、效应。可见,环境影响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反作用两个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则是认识和评价人类活动使环境发生或者将发生哪些变化,又强调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反作用,即认识和评价这些变化会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效应。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1.2.1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简称 EIA)概念最早于 1964 年在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的学术会议上提出。经过近 40 年的发展,EIA 在概念、指标体系、制度等方面都不断完善。最初,EIA 仅局限于单个建设项目的评价,称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称建设项目 EIA) 。但是传统的 EIA 在应用中遇到问题

4、,由于其局限性而面临挑战,于是新型的 EIA 产生 1。70 年代中期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 EIA 应用到规划层次。到了 80 年代初期又将 EIA 的应用扩展到政策层次。80 年代底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应运而生。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也产生了一些其他类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累积影响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生态环境评价及环境影响后续评估或称环境影响后评估。可以认为 EIA 是其他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其他 EIA 是 EIA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发展。下面简要介绍几类典型的新型 EIA 及其发展情况 2。1.战略环境影响评价EIA

5、在战略层次上的应用,是指对政策、计划或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的评价过程。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可以是部门、国家甚至全球,识别的影响是宏观的和综合的。在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荷兰、美国和德国有较大发展,在这些国家已经进行了实践。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为区域布局、性质、规模、结构及发展时序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内外发展较快,处于部分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美国曾在西部 8 个州的能源资源和南部 13 个州进行了区域环境评价,日本曾进行一系列的滨海工业区的环境影响评价。3.累积影响评价3指系统分析和评估累积影响源、累积过程和累积影响,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累

6、积做出解释,估计和预测过去的,现有的或计划的人类活动的累积影响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馈效应,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潜在发展行为的方向、内容、规模、速度和方式。累积影响评价兴起于 80 年代,但是发展较慢,至今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我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总量控制包含了部分累积影响的思想,但执行的范围和深度还不够 3。4.生态环境评价指根据特定的目的,选择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恰当的方法,对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及其影响关系进行分析和判别。目前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但由于目前世界环境的总体恶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2.2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现

7、状及存在的问题1.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强调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协调性、公平性和持久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4。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区域层次。在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下,暴露出许多缺陷,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评价层次的微观性、公众参与的不足性及评价对象的狭窄性,使其不能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要求; 评价标准的静态性和评价规模的地方性,使其不能完全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要求; 标准制定的欠科学性和评价时段的现时性,不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来看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的各种社会经济

8、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由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对它的各个项目进行规划。3.从资源利用、节约能源角度来看对于能源的使用原则是既要“开源”又要“节流” ,这就注定了每个方面的方法都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更是令人担忧。在以往 EIA 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已经实施了 20 多年,在污染防治方面贡献卓著,但是 20 多年的发展只注重于污染检测技术的改进,却没有深入的探究评价4思想,而对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仍停留在问题描述上

9、。基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以上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建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评价原则问题应该重视起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基础,在环境评价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应制定具体的引导、监测、评估和治理依据,使其从根本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建立完善的规划环评体系,是我国的资源利用更合理化、集约化 5; 环境影响评价中重污染防治、轻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 生态环境研究理论的发展,对生态环境评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相对于传统的环境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的评价对象已由以污染为主变成既包括污染又包括生态退化的现代意义的生态

10、环境,其评价的理论基础更成为具有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评价成果也由为环保部门提供污染控制管理的依据转变为区域发展提供环境支持保障和发展方向。这样,生态环境评价就面临以下两个理论问题: 理论基础问题。生态环境评价的目的是合理安排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达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它既要考虑自然环境基础,又要研究社会经济活动,既要从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性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又要从区域的综合角度进行宏观的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研究,同时必须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统一目标下协同行动。因此,必须综合应用多学科,多理论,共同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有必要研究适合生态环境的理论基础,最终形成生态环

11、境评价自身的理论体系。 指标体系问题。生态环境评价中现有生态环境的评价、方案优选以及评价预期目标的评定都需要全面评价生态环境。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区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很必要的。现有的研究比较多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能满足生态环境评价的需要,因为生态环境评价不仅需要评价生态环境质量优劣,而且必须反映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影响的方向和程度。而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人类非理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也有人类自省状态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补偿。同时,指标体系既要反映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性,又要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考虑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开发与保护 6。所以必须重

12、新构建生态环境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满足生态环境评价的要求。4.对策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评价原则问题应该重视起来。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重污染防治、轻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 生态环境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对生态环境评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也应该重视起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6第二章 生态环境评价概述2.1 生态观念发展人类在建设自己的家园时,由于过度的开发和建设,许多灾难性的事情也走入我们的视野:生态系统的破坏、污染源的扩张、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和能源的危机以及战争的隐患等等。生态已经成为现代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1962 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

13、森(Rachel Carson)的名著 寂静的春天引起了公众的注意,他在书中揭露了人类滥用农药,使麻雀体内含砷过高,从而导致死亡。这不仅损害了其他生物,也严重损害了人类自身。该书将绿色运动推广到世界范围,促成了从人本主义观念到人与自然和谐对位观念的转变。这种生态观念和大量的实践开启了建设发展新思维的探索 7。1980 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联合发布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强调自然和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1990 年, 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强化了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并就“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系进行了探讨。1997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 联合国环境与发

14、展大会” ,是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一座醒目的里程碑。会议发表了五项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 二十一世纪议程 、 系统变化框架公约 、 生物多样性公约 、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这些生态思想和活动不断推动了环境保护和生态运动发展,并渗透到政府法令和各行各业的实践中。2.2 生态环境2.2.1 生态环境的定义由于对生态环境定义众多,所以本文将生态环境定义为以人类为中心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环境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自然因素,包括基质、动能两大因素。基质因素主要包括由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表组成物质、生物群体类型等因子构成,是生态环境构成的物质基础。动能因素主要由气候因

15、子构成,是生态环境形成演替的能量基础。2.2.2 生态环境成因1.地质因子地质因子通常包括地质断裂构造带。构造断裂作用的发生往往导致地貌格局和地表形态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急剧变化,最终促进生态环境的形成。2.地貌因子7地貌因子主要有石灰岩山地丘陵(容易导致石化) 、山地陡坡不稳定风化壳(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山地薄土层粗骨质阳坡、垂直节理发育的深厚母质(或风化壳)山体(容易引起重力侵蚀崩塌) 、滨河、滨湖、滨海、沙积地貌等等。这些地貌因子屑性及地貌过程,均容易造成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与演替。3.气候因子气候因子主要指气候干旱、寒冷和大风吹蚀等导致生态脆弱的因子。一般而占,干旱半干早容易

16、抑制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枯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脆弱。寒冻(日均温 0 以下)则常导致寒漠脆弱环境的出现。在我国,冬季盛吹西北风,干冷而强劲,常吹蚀表土,加剧干旱,推移沙丘,加剧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4.水文因子水文生态因子主要指对地表组成物质构成冲刷作用的地表径流,常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河流摆动冲刷作用的发生,亦常造成环境的破坏和脆弱生态环境的出现。人类在利用资源环境的同时,也通过内部的自省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在生态环境逐渐开始限制人类生产和生活时,环境保护的投资也就逐渐增加,同时环境保护由初期的以污染治理为主,转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持系统的维持和改善。因此,对于生态环境的人为因素不仅包括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有人类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一面。2.2.3 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1.道路因素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道路密度和机动车数量增长,交通污染对市民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城市交通已成为影响居住环境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