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4032204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删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新闻。这篇新闻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提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初二学生首次接触新闻这种体裁的实际情况,以及初二学生的心理

2、特征,认知规律等,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2、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2、培养学生写作简单新闻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和中国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中,我将新闻的结构与本文具体层次的对接作为本文教学重点,将新闻语言特点的领悟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 三、说教法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打算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媒体互动,图表演示”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式;通过“指导分层,填充表格”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通过“模拟播音”,在加强学生语言表

3、达能力的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我也作小记者”,培养学生的写作新闻能力。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置 放映百万雄师过大江片段,创设情境导入,并介绍时代背景。接着自由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目的在于明确学习内容,集中注意方向,唤醒求知渴望,调拨动力机制,顺势进入学习情境。 (二)、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的知识 出示问题: 1、文中哪两句话能概括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课文1、2两句) 2、有没有一句话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标题) 学生讨论解决后,教师讲解以下知识: A、这则新闻的前两句就是新闻的“导语”,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

4、件中心的概述。导语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B、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它是新闻的核心部分,对新闻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报道。 C、新闻还要有“标题”。“人民解放边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本文的标题。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新闻还有两个组成部分,它们是背景和结语。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对新闻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顺势引导学生学习新闻的知识,化难为易,使学生对新闻的结构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三)、重点突破,主体内容探究 引导学生读主体部分,并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

5、渡江的经过。 1、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 2、多媒体显示渡江战役的示意图,请复述好的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指出复述中的不当之处。 此举意在使学生对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投影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军队渡江区域渡江时间兵力敌人抵抗程度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此作法意图使学生主体参与,精讲多练,及时反馈。这样学生只要仔细阅读,就能成功完成任务。接着,顺水推舟,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理清文章的脉络。 4、内容置疑 (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

6、破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不料”就如何理解?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此种情况”在文中是指什么? (3)课文为什么要依“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这样的顺序进行报道,可以颠倒吗? 此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进一步体会本文主体部分的层次和文章的写作顺序,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结构的合理性,更能使学生领悟到文章重点突出的特点。 (四)、难点突破,感悟新闻语言 多媒体显示以下问题: 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在新闻中叫电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2、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3、导语部分“西起九江(

7、不含),东至江阴”,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4、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5、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找出两处包含作者强烈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此举意在使学生体会新闻文体语言真实、准确的特点。并使学生明白新闻文体虽然要以记叙为主,但也可以适当的插入议论。 (五)模拟播音,再读文本 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感知、领悟、内化、积淀。根据文体特征,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你接到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学生分组准备后

8、对照地图模拟播音员进行播音比赛。 (六)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 我设计了开展“我也作小记者”活动,每人写一篇新闻稿,报道校园内出现的新人新事。此举意在培养学生写作新闻的能力,练习书面表达。 七、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