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讲稿]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3835617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讲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属于共享材料 若有雷同概不负责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讲稿 党的*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充分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精神,在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和突破,是指导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突破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每一步前进、每一个成绩都离不开理论创新的引导。党的*在所有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尤其令人关注。决定关于所有制理论的新突破、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突破之一,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

2、要实现形式,倡导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重大突破。 改革以来,人们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过程。最初人们认为,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公有制格格不入。但在实行股份制改造试点过程中,人们发现股份制确实具有其他经营形式无法替代的优点,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有利于政企分开、转

3、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积聚社会资金,要积极试点,总结经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所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深化,党的十五大又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对于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在这一认识指导下,公有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进入一个新阶段,它在转变公有制企业的经营机制、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积极性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充分说明,我党对公有制的认识已彻底摆脱了传统教条主义的束缚,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

4、重大贡献。理论上的突破必然使公有制实现形式进一步多样化,促进混合经济大发展,从而增强公有资本特别是国有资本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这一理论为创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指明了方向,清除了思想障碍,在它的指导下,我国生产力将再一次得到解放,经济发展将跨入新阶段。 突破之二,决定把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提到了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高度,深刻阐述了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和重要地位。决定明确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

5、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并强调,“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老垄断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政府职能的改革,之所以进展相对缓慢,或者说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原因在于产权制度的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原有的产权制度本身正是计划经济的核心基础,因此构建现代产权制度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攻坚战。改革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产权清晰既是市场经济顺畅运行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以巩固的保障。市场经济越发展,产权关系

6、越复杂,产权的明晰界定就愈加重要。决定关于现代产权制度的论述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 突破之三,放宽了非公有制经济可进入的领域,给予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待遇。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正确方针和不断创新的理论指导下,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市场准入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一直受到诸多的限制,甚至一些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不允许国内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之前,国有经济可以进入80多个行业,外资可以进入60多个行业,而国内的非公有资本只能进入40多个行业。也就是说,有一半左右的行业非公有制经济无法进入。此次决定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

7、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意味着今后国家将大大加快行业准入的开放进程,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领域。只要不是法律法规“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资本都可进入。 此外,长期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在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进出口经营权方面无法获得与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融资难、批地难、进出口难、乱收费、乱罚款等一直是困扰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问题。决定针对上述问题明确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一规定对于消除所有制歧视、彻底转变人们的观念有重要意义,必将为非公有制与公有制企业展开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

8、环境。 发展战略的新思路 过去20年,我国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多种复杂原因,社会经济生活中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大发展是,提出了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决定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一发展新思路的提出,对于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提高、经济和社会共同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

9、,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统筹工业和农业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发展战略的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资金投入和政策上给予工业、城市、市民更多的支持和照顾。长期的政策倾斜致使城乡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技术装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还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三农”问题更加突出,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制约更为明显,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提出城乡统筹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契机,必将有利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也预示着我国将对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顽固堡垒展开攻坚。 其次,要统筹区域发展。经过

10、24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老工业基地没有很好地振兴,区域经济的差距加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为此,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的思想。统筹区域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把“推进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与推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地区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结构”。“统筹区域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再向均衡发展演进的结果,就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中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

11、行东中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思想充分反映了中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再次,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工作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一切以经济建设为转移。在“文革”刚刚结束、面临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和急需恢复经济发展双重艰巨任务的情况下,突出经济工作的地位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后来的一个较长时期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对社会发展关注不够、工作没有到位,以致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其突出表现是:收入差距拉得过大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步导致道德滑坡,党的干部队伍中滋生官僚主义和种种腐败现象引起群众不满等

12、。上述问题必须通过社会的综合治理和均衡发展才能逐步加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从反面说明,只有使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才能使经济发展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党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都体现了寻求发展的协调性的战略思维。 复次,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国资源严重短缺,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建国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足,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在趋利动机的支配下,愈演愈烈。滥采、滥垦、滥伐屡禁不止,空气、水体、土地污

13、染普遍堪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空前严重。资源不足和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大障碍。因此,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最后,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引进技术迅猛增长。去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首次位居世界第一,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已接近4000亿美元。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内资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对外开放的步伐。其表现在:出口总额中有65%的出口额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内资

14、企业与外资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质量、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迅速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面临着较为有利的外部经济、政治环境,西方国家普遍对我开放市场。但20年后,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与发达国家的竞争性加强。西方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的发展开始抱有疑虑。近年来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以及近期日美对人民币汇率施压,都说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环境在恶化。因此,不论是从发展民族经济的角度,还是从应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的角度,大力发展国内经济都显得十分重要。 体制改革攻坚的新举措

15、*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新举措,这些举措对于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具有决定性意义。 首先,要打响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2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过度行业垄断,以及经营机制僵化、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规范而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政企不分”致使国有企业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针对上述问题,全会提出了今后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四项重要任务:(1)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

16、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不需要国有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以部分退出或完全退出。(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要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同时也要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3)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继续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4)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的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改变大型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一股独大”的局面,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