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章《声现象》ppt课件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3726 上传时间:2016-11-3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章《声现象》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章《声现象》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章《声现象》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章《声现象》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章《声现象》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章《声现象》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章《声现象》ppt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知识要点 归纳 1 声音的产生 (1)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 _产生的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 , 发声也停止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源 :固体 、 液体 、 气体都能发声 , 都可以成为声源 声的产生与传播 振动 【 备注 】 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 , 都在振动 . “ 振动停止 , 发声也停止 ” 不能理解为 “ 振动停止 , 声音也消失 ” , 因为振动停止 , 只是不再发声 , 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存在并传播 . 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 振动一定发声 , 但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见

2、2 声音的传播 (1)条件 :声音可以在固体 、 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 但不能在 _中传播 (2)形式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 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3)回声 :声波遇到 _被反射回来 , 形成回声 (4)可听声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做可听声 , 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 20 20 000 真空 障碍物 【 备注 】 人耳听到声音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有物体振动发声 (2)有介质传播声音 (3)声波能够引起人耳鼓膜振动 能够引起人耳鼓膜振动的声音 , 要有一定的响度且声音的频率范围在 20 20 000 (4)人耳要无听力障碍 (5)声音有一定的响度并且有距离要求 3 声速: 通常情

3、况下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_m/s;在水中传播比空气中 _, 速度约为 1 500 m/s;在钢铁中传播得 _, 速度可达 5 200 m/s. 4 声能: 声音具有能量 , 把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340 快 更快 1 乐音: 我们听到的声音 , 它悦耳动听 、 令人愉快 ,被称为乐音 乐音是声源做规则振动产生的 , 可以用响度 、音调和音色来描述它的特性 2 响度 (1)振幅 :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2)定义 :物理学中 , 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3)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 _有关 , 振幅越大 , 响度越 _ 乐音的特性 (高频考点 ) 振幅 大 3 音调 (

4、1)频率 :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 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 简称赫 , 符号为 (2)定义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3)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 _有关 频率越高 , 音调越 _, 频率越低 , 音调越 _ 频率 高 低 【 备注 】 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响度 、 音调从不同角度反应声音的特征 它们彼此独立 , 互不关联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 与声音的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 只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 , 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 4 音色 不同的声源 , 由于它的材料 、 结构不同 , 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 人

5、对声音的感觉就不一样 根据音色 , 人们能够分辨出 _声源发出的声音 不同 【 备注 】 声音三特性的对比 定义 决定因素 说明 音调 声音的高低 物体振动的频率;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俗称声音的 “ 粗” 与 “ 细 ” 响度 声音的强弱 物体振动的振幅 俗称声音的 “ 大” 与 “ 小 ” 音色 声音的品质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区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1 噪声的来源 (1)噪声通常是指那些刺耳难听 、 令人厌烦的声音 , 它是声源做 _振动产生的 从环保的角度看 ,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 、 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举例 :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轰鸣声 , 建筑工地上的机器轰鸣

6、声 , 装修房子的电钻声 , 交通工具行驶时的马达声等 噪声及其控制 (高频考点 ) 无规则 2 噪声的危害 (1)人们把噪声称为 “ 隐形杀手 ” 这是因为噪声除了使人烦躁注意力不易集中 、 妨碍工作和休息外 , 还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不同声强级的声音对人的影响:物理学中 , 用声强级来客观描述声音的 _, 它的单位是分贝 , 人耳刚刚能听到它; 90 强弱 3 噪声的控制 人们可以在 _处控制噪声 , 包括改进声源的结构 , 采取减振 、 隔振等技术和加装消声器等;在 _控制噪声 , 包括隔音 、 吸声和消声;在 _减弱噪声 , 包括戴耳塞 、 耳罩 、 头盔等 声源 传播途中

7、 人耳处 【 备注 】 噪声减弱的三种途径及相关实例 1 超声波 (1)定义 :频率高于 20 000 (2)特点 :方向性好 、 穿透能力强 、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 (3)应用 :声呐装置 、 超声波清洗器 、 超声波焊接器等 声的应用 2 次声波 (1)定义 :频率低于 20 (2)特点 :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 , 较强的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3)应用 :预报地震 、 台风等自然灾害 , 或为监测核爆炸提供依据 【 备注 】 本章所用到的几个主要的物理方法 转换法:声源的振动难以观察 , 可以通过实验转换为纸屑的跳动 , 水花的飞溅等易观察的现象 可以通过敲鼓时看到旁边的烛

8、焰的跳动来认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理想实验法: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实验 , 运用理想化处理得出结论 类比法:把声波与水波比较 , 寻找相似的地方 归纳法:通过对多个发声实验分析 , 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年中考 讲练 题型一 选择类 【 例 1】 (2015陕西 2题 )关于声现象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吹笛子时 , 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B 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 C 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 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解题思路 】 本题考查乐音特性 、 声音产生的条件 、声的利用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吹笛子时 , 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可以改

9、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超声波的方向性好 、 穿透能力强 、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 答案 】 B 题型二 实验与探究类 【例 2 】 (2013 陕西 32 题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 料是否有关它们将发声的闹钟置于纸筒 A 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 O 处,通过纸筒 B 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 的位置 _, 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 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 实验结果如下表

10、.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 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_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写出一条即可 ) . 反射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强 强 较强 弱 几乎听不到 (2)实验结果表明 , 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 , 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 对此 , 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写出一条即可 ) (3)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 , 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应选择表中的 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 解题思路 】 本题考查声音的反射和吸收的实验 (1)保持纸筒 的位置不变 , 只改

11、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 是为了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 由实验表格知 ,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 海绵吸音的效果最好 , 大理石反射声音的效果最好; (2)人耳的听觉不能准确测量声音的大小 , 可以采用比较灵敏的仪器测量反射声音的大小; (3)因为相同条件下 , 大理石的反射声音的效果好 , 所以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 , 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应选择表中的大理石 【 答案 】 (1)不变 有关 其他条件相同时 , 海绵吸音效果最好 (或其他条件相同时 , 大理石反射声音的效果最好 ) (2)用灵敏仪器代替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大小 (3)大理石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