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芝麻和我作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63451846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把芝麻和我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把芝麻和我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把芝麻和我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把芝麻和我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把芝麻和我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把芝麻和我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把芝麻和我作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把芝麻和我作文 一把芝麻和我 伴随着母亲的呼唤声,我从被窝里不情愿地爬了起来。 吃完早饭,骑着车子慢慢悠悠地上路了。路上撞到一处乱石堆,石堆里挤出一株芝麻苗又瘦又长。它肯定结不出果,它怎么可能在这毫无营养的石堆里结出果来! 到学校,面对繁重的课程不禁要叹一口气。有时候我真的很烦恼,我读书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有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读这么多书到社会上真的有用?我反复问自己,又苦苦找不到答案。 整天都是阴层层的。只有在回家的路上能使我感受到一丝惊喜。在那堆乱石中挺立着一株清瘦的芝麻苗。在路上我总能撞见它,甚至有时我会嘲笑它,它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 日复一日,这一脆弱的苗竟然开出花来了,与其它在肥沃的土

2、地里生长的芝麻一样,结出了果。我不知道它是有多么努力才结出的果,我表示惊讶。这日路过时,我停下车,走向那堆石堆。看着它已经泛黄的枝干,竟然这么苍劲有力。仰着它高傲的头,似乎在向我证明着什么。我将它的果荚一个个地摘下,用力剥开,里面排满了一颗颗饱满的芝麻。我把它们全部收集起来,握在手里的是一小把乌黑的芝麻,继而装进一个小袋,盯了一会,就骑车回家了。 回到家,把它放在书桌上。与我的书包放在一起。每天看到这一小把芝麻,就会想问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得它在乱石堆中结出这么好的果实,我不得而知。 渐渐的因为学习量地增加,它们被遗忘在桌角边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现在读书,我们就将它看做是耕种种

3、子吧,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收获一定的果实。当我们开始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回头看,它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现在读书,就是在积累人生的财富。 读完,心里的某一个地方被深深触动,我想起了那一小把芝麻。我立刻从书堆里找到了它们。那株清瘦的苗不就是在积累财富吗?(即营养)到最后不是结出饱满的芝麻了吗?它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我现在不就是在积累财富吗? 望着那一小把芝麻,心想,其实不论是谁,都是在积累自己的财富,而在过程中的认真与否决定了财富的多少。 【每日写作指导:写记叙文的技巧】 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小故事”,故事中有一两个比较鲜活的人物形象,集中笔墨推出一两个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画面。 1、对于故事中的人物

4、,一定要注重细节刻画,特别是细微的动作刻画。 米粒?谷粒?血汗 无助的他用筷子无助地在碗里捣腾着,突然那雪白的米饭进出了一点黄色,那是一粒谷,和父亲那古铜的脸有着一样的颜色。他的心颤抖起来,小时候给父亲送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一个炎夏的夏的正午,父亲坐在田垄上吃着他送的饭,也是吃到浅底的时候,几粒黄色的谷露了出来。“扔掉吧,阿爸。”“胡扯!”父亲像豹子一样吼了一声,他一辈子也没见父亲如此愤怒过,接下来的情形更让他终生难忘:父亲将筷子插在田垅上,用那满是泥巴的手将谷粒一粒一粒地拈起来放进嘴里,锁着眉头,然后是艰难的一咽“孩子,那是咱农家的血汗呀!”父亲对满腹委屈的他说。 2、灵活运用人物细

5、节描写和环境细节描写的各种方法。 例一:他拿着书本走进教室。(叙述) 一位慈眉善目的银发老者左手拿着书,右手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进教室。 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 叙述:【概括】客观,感情色彩不强 描写:【具体】感情色彩非常鲜明 例二、试卷发下来了,班里的同学情态各异。(叙述) 试卷发下来了,整个班级顿时像个炸开的锅。有的人洋洋自得,翘起二郎腿,腿不停地上下摆动,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有的人把头埋在桌子上,不用问就知:一定没考好;有的则拿着得分不高不低的卷子叽叽喳喳地议论着(next88);有的则拿起笔开始订正自己的试卷;我的同桌他一手拍着试卷,一手拍着大腿,不住地嚷嚷着:“天啊!我不想活

6、了!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我干脆拿块豆腐撞死好了” 点面结合、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例三、他拿着书来到阅览室,很努力地挤到座位上。(叙述) 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他们坐的坐,站的站,仿佛老僧入定般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周围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兹的声响和轻微翻书的声音。他不禁屏息静气,抱紧书本,踮起脚跟,小心翼翼地插进去,东扭西挪地避开人群,好不容易才发现了一个空位。他就立刻闪过去坐下。 动静结合、渲染、白描、动作描写(细微的细节刻画) 【小结方法】 人物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外

7、貌描写 环境细节描写:白描、渲染、点面结合、动静结合 【一把芝麻和我作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一把芝麻和我作文 一把芝麻和我 伴随着母亲的呼唤声,我从被窝里不情愿地爬了起来。 吃完早饭,骑着车子慢慢悠悠地上路了。路上撞到一处乱石堆,石堆里挤出一株芝麻苗又瘦又长。它肯定结不出果,它怎么可能在这毫无营养的石堆里结出果来! 到学校,面对繁重的课程不禁要叹一口气。有时候我真的很烦恼,我读书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有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读这么多书到社会上真的有用?我反复问自己,又苦苦找不到答案。 整天都是阴层层的。只有在回家的路上能使我感受到一丝惊喜。在那堆乱石中挺立着一

8、株清瘦的芝麻苗。在路上我总能撞见它,甚至有时我会嘲笑它,它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 日复一日,这一脆弱的苗竟然开出花来了,与其它在肥沃的土地里生长的芝麻一样,结出了果。我不知道它是有多么努力才结出的果,我表示惊讶。这日路过时,我停下车,走向那堆石堆。看着它已经泛黄的枝干,竟然这么苍劲有力。仰着它高傲的头,似乎在向我证明着什么。我将它的果荚一个个地摘下,用力剥开,里面排满了一颗颗饱满的芝麻。我把它们全部收集起来,握在手里的是一小把乌黑的芝麻,继而装进一个小袋,盯了一会,就骑车回家了。 回到家,把它放在书桌上。与我的书包放在一起。每天看到这一小把芝麻,就会想问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得它在乱石堆中结出这

9、么好的果实,我不得而知。 渐渐的因为学习量地增加,它们被遗忘在桌角边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现在读书,我们就将它看做是耕种种子吧,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收获一定的果实。当我们开始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回头看,它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现在读书,就是在积累人生的财富。 读完,心里的某一个地方被深深触动,我想起了那一小把芝麻。我立刻从书堆里找到了它们。那株清瘦的苗不就是在积累财富吗?(即营养)到最后不是结出饱满的芝麻了吗?它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我现在不就是在积累财富吗? 望着那一小把芝麻,心想,其实不论是谁,都是在积累自己的财富,而在过程中的认真与否决定了财富的多少。 【每日写作指导:写记叙文

10、的技巧】 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小故事”,故事中有一两个比较鲜活的人物形象,集中笔墨推出一两个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画面。 1、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一定要注重细节刻画,特别是细微的动作刻画。 米粒?谷粒?血汗 无助的他用筷子无助地在碗里捣腾着,突然那雪白的米饭进出了一点黄色,那是一粒谷,和父亲那古铜的脸有着一样的颜色。他的心颤抖起来,小时候给父亲送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一个炎夏的夏的正午,父亲坐在田垄上吃着他送的饭,也是吃到浅底的时候,几粒黄色的谷露了出来。“扔掉吧,阿爸。”“胡扯!”父亲像豹子一样吼了一声,他一辈子也没见父亲如此愤怒过,接下来的情形更让他终生难忘:父亲将筷子插在田垅上,用那满是泥巴

11、的手将谷粒一粒一粒地拈起来放进嘴里,锁着眉头,然后是艰难的一咽“孩子,那是咱农家的血汗呀!”父亲对满腹委屈的他说。 2、灵活运用人物细节描写和环境细节描写的各种方法。 例一:他拿着书本走进教室。(叙述) 一位慈眉善目的银发老者左手拿着书,右手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进教室。 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 叙述:【概括】客观,感情色彩不强 描写:【具体】感情色彩非常鲜明 例二、试卷发下来了,班里的同学情态各异。(叙述) 试卷发下来了,整个班级顿时像个炸开的锅。有的人洋洋自得,翘起二郎腿,腿不停地上下摆动,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有的人把头埋在桌子上,不用问就知:一定没考好;有的则拿着得分不高不低的卷子

12、叽叽喳喳地议论着(next88);有的则拿起笔开始订正自己的试卷;我的同桌他一手拍着试卷,一手拍着大腿,不住地嚷嚷着:“天啊!我不想活了!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我干脆拿块豆腐撞死好了” 点面结合、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例三、他拿着书来到阅览室,很努力地挤到座位上。(叙述) 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他们坐的坐,站的站,仿佛老僧入定般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周围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兹的声响和轻微翻书的声音。他不禁屏息静气,抱紧书本,踮起脚跟,小心翼翼地插进去,东扭西挪地避开人群,好不容易才发现了一个空位。他就立刻闪过去坐下。 动静结合、渲染、白描、动作描写(细微的细节刻画) 【小结方法】 人物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 环境细节描写:白描、渲染、点面结合、动静结合 【一把芝麻和我作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