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知成圣”三不朽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40738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阳明“致知成圣”三不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王阳明“致知成圣”三不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王阳明“致知成圣”三不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王阳明“致知成圣”三不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王阳明“致知成圣”三不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阳明“致知成圣”三不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阳明“致知成圣”三不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阳明:“致知成圣”三不朽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军事家、文学家。身为儒学大师 ,他将教化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构建了心学体系,以“致良知”、“成圣”为目标,以“明伦”、 “成德”为内容,无论是宦游他乡, 还是征战南北,他都随地设坛讲学,功勋卓著,成为明代“立德、立功、立言皆居 绝顶”的“三不朽”人物。仙人送子 少年聪慧9 月 17 日,秋分将至,北方淋过几场秋雨后真切地凉了起来,而江南 历史文化名城余姚还是明媚旖旎,层层绿意。四明山、龙泉山、 胜归山相峙而立,姚江、最良江、侯青江穿城而过,山水呼应的古城余姚,景色秀丽。告知出租车司机目的地

2、是王阳明故居,健谈的司机陈师傅打开了 话匣子。他告 诉记者,余姚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似乎王阳明的知名度最高,到余姚的绝大多数游客都要去王阳明故居看一看。王阳明故居位于余姚北城的中心地带、龙泉山的北麓。故居门口的牌坊上,书“新建伯”三个大字,是王阳明因平定宁王之乱而受到的册封。穿过牌坊走入“阳明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王阳明的全身铜像。 铜像身后就是占地面积 4600 多平方米的王阳明故居。气 势恢宏、结构严谨、饰件素雅的故居,既给人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典雅的气度,大厅“寿山堂”中“真三不朽”的牌匾,是对 王阳明传奇一生的绝顶评价。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 员华建新告诉记

3、者,王阳明出生在余姚当 时非常有名的书香门第。祖父王 伦,字天叙,因酷爱竹子,家的四周遍植篁竹,故自号“竹轩翁”,是位喜欢读书弹琴的雅士。父 亲王华, 满腹诗书,贵为状元。然而,书香世家人丁却并不兴 旺。明成化八年 (公元 1472 年),王阳明的母亲郑氏身孕已有 14 个月却仍未分娩,令王家上下焦虑不安。 华建新说,王阳明的祖母岑氏茶饭不思,一心盼孙子出生。 “一天夜里,岑氏梦到一位衣冠 华丽的仙人,身披彩霞,脚踏祥云,将一个婴儿塞到她怀中。她伸手去接,却不料 婴儿一声啼哭,把她从梦中惊醒,这声啼哭正是从隔壁媳妇屋里传来的。为答谢仙人踏祥云送子,王伦为男孩取名王云,他出生的房子也被称为 瑞云

4、楼,意为 瑞云送子 。”现在的瑞云楼保存非常完好,上下两层,很是宽敞。左右楹联为:“立功立德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儿时的王阳明聪明伶俐,但一直 长到五岁都不会说话。一天,他与其他孩子在门外玩耍,恰逢一位高僧路过。僧人见到王云,用手抚摸着他的头叹息道 :“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可惜点破了呀!”这句话刚好被王伦听到,心中一惊,所谓“天机不可泄露 ”,按照岑氏的美梦,这孩子是仙人踏瑞云遣下凡间的,取名 “云”字,可不就是 “点破”了 吗?于是,王伦随即给王阳明改名,叫“守仁”,借论语“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句,希望他以后能以“仁”去保守住他的天赋智慧。改名后,王阳明马上就能开口

5、说话了。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 导师董平教授曾在央 视百家讲坛开讲传奇王阳明,他表示,故事的真假无法考证,但小王阳明的聪慧是确定无疑的。一天,王伦像往常一样在书房同小孙子一起读书,令王 伦感到惊喜的是,年龄尚幼的孙子竟能将他先前读过的书背诵出来,就问他:“你什么时候读的?”王阳明说:“以前祖父 读书的时候,我就暗记在心里了,只不过那时不会说话罢 了。 ”王伦对自己这个聪慧乖巧的 孙子更是关爱有加。誓做圣贤 “格物”失败明成化十七年(公元 1481 年),王阳明的父 亲王华高中状元,在京任职。11 岁的王阳明跟随父亲一起,告别家乡余姚的小 桥流水来到京城。第二年,父亲为他聘请老师

6、,让他正式接受儒家经典的系统训练。有一次在书馆里,王阳明很认 真地问塾师:“什么是人生的头等大事?”老师很认真地回答:“人生的头等大事就是好好读书,将来像你父 亲那样,登第做状元。 ”王阳明想了想,怀疑地说:“登第做状元恐怕不是人生头等大事。 ”老师问:“那你觉得什么是头等大事?”王阳明若有所思,认真地回答说:“只有读书做圣 贤,也许才能算得上是头等大事。 ”董平评价,12 岁的王阳明也许 并不真正了解“圣贤”究竟应该 是什么样子,但 “读书做圣贤”却是他确立崇高志向的开端。有了“做圣贤”的目标指引,王阳明开始了自己实践“圣贤之道”的旅程。在王阳明的心目中,圣贤首先至少可以安境保民吧 ?于是,

7、15 岁那年秋天,王阳明带了两个童仆离家出走,直奔明朝北部边境, 亲自实地考察“居庸三关 ”去了。王家人疯找了一个多月后,王阳明腰佩宝剑,一副侠客模样风尘仆仆地回来了。王阳明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亲身实践,向关外居住的胡人 详细 了解了边关情况,包括种族、历史和生活习惯,了解居庸关一 带地理地貌及要塞兵备防御情况,和少数民族少年实际接触,一起骑马射箭,练习骑射之术 。次年,由于湖广、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区连年饥荒发生了流民暴动,震动京师。王阳明觉得大展身手的机会到了,将自己关在房子里,把在边关考察的见闻及如何克敌制胜的策略拟了一份“奏章”要给皇上,并将 “奏章”交给父亲代呈, 结果被父 亲狠狠地训斥

8、一通。认识到这样不能成为圣贤后,王阳明便开始学 习宋代朱熹的方法 “格物致知”。朱熹在当时被人们看作是继孔子、孟子之后最 伟大的圣贤,朱熹认为,要真正了解一个事物,需要与他“面对面”,穷尽它为什么会 这般的道理,通 过不断积 累,最终可以达到无所不知的境界。王阳明决定从“格”竹子开始,每天 对着竹子观察,看它存有什么样的道理。一天过去没“格”出什么天理,两天过去还 是没有, 终于在第七天积劳成疾病倒了。“格竹子”失败同样没有消除王阳明做圣贤的心志,反而使他对当时普遍流行的朱熹学说产生某种怀疑,格一物都如此困 难,要格天下事事物物得需要多大的力量啊?“ 格竹子的失败, 为他日后提出系统的心学 观

9、点, 创立阳明学 埋下了伏笔。 ”华建新说。一心归儒 山东立言从 22 岁中举之后,王阳明先后 经历了三次科举,直到 28 岁 中进士步入仕途。中举前后近十年的时间,他按照自己的方式 继续探讨如何成为圣贤 ,几乎将他 22 岁以前尝试的各种途径又尝试了一遍。弘治十二年(公元 1499 年),王阳明中 进士踏入仕途,先是观政工部,继而钦差河南浚县督造威宁伯王越坟,返京后任刑部主事。期间对道教、佛教进行了颇为深入的研究。弘治十五年,王阳明在绍兴会稽山的 “阳明洞天”修习道教吐纳养生之法,据说达到了能提前预知未来的境界。在杭州养病之时,他对佛教兴趣浓厚,下过功夫研读,最终觉得佛道之学不是成为圣人的好

10、途径,甚至将跑虎寺一个闭关三年不闻不语的和尚开解 还俗。 结合自身实践,及对佛道学说的体悟,王阳明对 儒学也有了自己的体悟。据王阳明年谱记载,明弘治十七年 (公元 1504 年)秋,33 岁的王阳明结束在越养病后返京履职,应巡按山东监察御史 陆偁之聘,主考山 东乡试。王阳明当仁不让,手录全部试题与陈文, 山东乡试录编成后,王阳明又先后为之作两篇序言。王阳明十分看重主考山东乡试的机会,他在 山东乡试录后序 中说道:“夫山东天下之巨藩也,南峙泰岱,为五岳之宗,东汇沧海,会百川之流;吾夫子以道德之师, 钟灵毓秀,挺生于数千载之上,是皆穷天地,亘古今,超然而独盛焉者也。 ”表达他对孔孟圣地山东的神往。

11、王阳明所出试题、陈文和两篇序言,针对明王朝的现状,全面系统地阐发了儒家的治国之道,是阳明思想探索过程的重要路 标。 这次主考山东乡试 的经历使得王阳明将其出仕之后的治国理想,对各种社会问题 的分析及“心体”主宰作用观 点作了较为系统的集中阐释。华建新认为:“山东乡试的机会使得王阳明 总结整理了自己的思想,为之后他龙场悟道开创自己的学说作了充分准备。因此,主考山东乡试对王阳明思想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节点。 ”主考山东后,王阳明随即投入复 兴儒学的大业,在京 师结友倡学,收徒授业。挺身“斗虎” 悟道龙场弘治十八年(公元 1505 年),明武宗朱厚照 继位,34 岁的王阳明迎来了人生第一次大的考验, 险

12、些丢掉性命。朱厚照专政是明代历史上政治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朱厚照本人胸无大志,爱好玩乐,是个十足的昏君。即位之初,重用宦官刘瑾等人,沉迷于嬉戏宴乐,刘瑾等宦官结成“八虎”,驱逐正直大臣,朝廷上下一片 乌烟瘴气。正德元年,前朝遗老、首辅大臣刘健、谢迁等大臣们联合上书要求惩治刘瑾等人,刘瑾蛊惑朱厚照使得刘健、谢迁被逐出朝廷。之后,坚持上书的南京科道官戴铣、薄彦徽等也被捕入狱,许多官员都保持缄默。仅为兵部最低等级的正六品官 员的王阳明却上书解救戴铣等人。刘瑾假传圣旨,王阳明被处以“廷杖四十”的惩罚。王阳明被打得不省人事,扔进了锦衣卫大牢,侥幸保住了性命,随后被贬到了贵州龙场。龙场平均海拔 1300

13、米左右,雨量充沛,湿气很重,在当时被称为“蛊毒瘴疠”之地。因地处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开发 程度有限,外加交通不便,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董平说,初到龙场,没有住的地方,王阳明就自己搭了一个还不如他肩膀高的茅草棚,仅容得下他一人,根本不能遮 风挡雨。后来王阳明在 龙场东 北“龙岗山”上发现了一个山洞“东洞”,就干脆搬到了山洞里来住,最起码可以遮挡风雨,王阳明将“东洞”改名为“阳明小洞天”, 过起了“穴居生活”。因为水土不服,跟王阳明一起来的几个随从相继病倒了,王阳明反过来亲自劈柴、打水、做饭照 顾他们。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终日与毒虫瘴疠为伍,生活 资料匮乏,王阳明时刻面临着“死亡问题”。他为自己做了一

14、口“石椁 ”,自己躺到石 头棺材里去体会死亡,同时不断问自己:“ 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他不分日夜,静心端坐,不断沉思, 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终于“悟通了”。原来,一切事物的道理原本就在我们心里, “心即理也”,不用到外面去寻找真理,只要我们端正自己的心灵状态,就可以恰当地 领悟到事物的道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此后,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 ”思想。董平介 绍,当时通常认为, “知”是在先的,“行”是在后的。朱熹的观点也是 “知先行后”, 认为我们必先 经过“格物”而“致知”( 获得知识),然后才可以将“知”(理)运用出来。然而,王阳明则认为“知行本一”,如果花一辈子时间去“知”,

15、而不去“行”,那么“知”就可能会变成没有意义的东西。一天,贵州提学副使席书 找王阳明探讨关于“朱陆异同”的问题,王阳明却不予回答,大讲自己所悟“知行合一”的道理。起初,席书不能接受,这毕竟与盛行的“知先行后”的思想差异太大,但多次交流后,席书大 为喜悦,感叹“真正的圣人之道竟然能重现于今日”,便邀王阳明到贵阳文明书院主讲“知行合一”。 “贵州士始知学”, 这是王阳明具有独 创性思想的最初对外传播。自此,王阳明在各地任职时,都不忘办书院讲学,接收弟子宣传自己的思想。董平认为, “龙场悟道”的实际结 果是否定了朱熹所认为的“ 事物之中有天理”的观点,王阳明的观点恰好相反,认为一切事物的 “理”都存

16、在于自己的心中,所以端正自己的心灵状态是最为重要的,如果自己的心不正,那么说话做事也不会端正。地方“父母” 知行合一龙场三年贬谪期满,王阳明升任 庐陵县(江西省吉安县)知县 。在他上任办公的第一天,县衙突然涌进上千人,都是当地群众,称有天大的冤屈,要伸冤打官司。稳住前来诉讼的百姓后,王阳明把几个叫得最凶的人请进 来一问, 发现都是因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打官司。随即,他又了解到,庐陵地区的百姓虽然淳朴,但民风也十分强悍,礼仪谦让之风不是很浓厚,邻里 间一有冲突便要到官府打官司,官府也疲于应对。于是,王阳明发布文告知会百姓:“从现在开始,官府不再开门受理案件了,大家不要前来告状,因为现在正是春耕,农时要紧,都来告状, 势必影响 农耕, 农时一失,全年无望。如果你真有冤情,我自然能够听到,自然调查清楚帮你伸冤。邻里间要和睦友善,相互谦让,如果有以良善著称于乡里的人家,我会 亲自登门拜访致敬。 ”说也奇怪,布告张贴出去后,不断有人来撤诉,庐陵的民风为之一变。王阳明用这种尊重百姓的方式,激发百姓本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