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340643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1999 年 8 月 26 日星期四) 王 志摘 要本文从“教学”、“学习”、“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在教学方面我们要转变思想,研究教学方法,真正营造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环境。作者分析了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的九个方面,进一步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课内外的管理工作,而且更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理解、关心、支持和投入。大学英语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必定会带动全面素质教育的整体提高关键词:教学方法 学习策略 管理手段21 世纪将是一个信息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英语是交际工具,是我国走向世界、与外界交流的桥梁。因此,英语语言

2、能力被确认为大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大学英语课程被国家列为 21 世纪的素质教育课程。如何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体现“素质教育”,如何增强大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获得英语语言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水平涉及方方面面诸多因素,比如:教师业务素质、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教材与辅助资料的选择与确定、辅助教学设备的支持程度、学生的英语基础、学生的英语学习投入程度、学校及系班的学习风气、教学的各种管理措施的力度等等。但是,笔者认为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认识水平。本文主要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几个方面谈谈粗浅的认识,以期与从事大

3、学英语教学工作的人士共同讨论。一、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观点:(1)教学方法不是越时髦越好。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及不足之处。大学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性,作为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2)教师课堂讲解不是越多越好。课堂讲解的多少应根据教学实际来决定,教师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杰默里. 哈默(Jeremy Harmer)认为在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减少三T(Teachers Talking Time)即教师讲课的时间。 (3)课堂板书不是越多越好。传统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为老师讲学生记,由此形成了学生被动接

4、受的模式。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学生应是活跃的、积极的和主动的,应该通过自己的手、耳、口、脑并用来学习和掌握语言。(4)应试训练不是越多越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前者是中心是根本,后者是手段,后者为前者服务。只有注重能力培养才能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可见,那种脱离能力培养的应试教学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5)课堂教学语言不是一概用目标语为好。课堂上学生听不懂听不进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一大失误。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应在学生所能接受的前提下不断增加新内容和提高目的语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教学语言不仅具备知识传授的功能,还具有语言的使用的示范功能。因此应尽量靠近目标语,尽量避免双

5、语的互相干扰”(p12,林汝昌)。使用何种语言授课应根据大纲对语言技能的要求及课型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效果而有所区别。1、 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变技能教育为素质教育。深入学习研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将大纲的各项指标落实在教学中。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达成的共识是: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教学应以“学习为中心”(learning centered)。技能培养只是手段,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用英语进行交际并获取有关知识、信息。2、 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1)研究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每一种非母语语言教学理论

6、与教学方法都有其独自特点及优势。无论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还是认知法、视听法、功能法、情景法和交际法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我们应该一方面加强对教学法的创新与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对现存教学方法的学习与研究。成功的教学应该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如: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设施、教学内容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 大学英语教师的作用一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做好构思和启发、组织和引导,设法调动每一个学生去积极参与,通过自己的学习、运用和实践,掌握语言知识,获取语言能力。二是知识的传授者,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高屋建瓴地将语言知识高效地传递给

7、学生。三是方法的指导者。大学英语课作为实践课有其独自的特点。高效学习和掌握大学英语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语言学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就是学习和传授第二语言的方法论。教师对学习者的方法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四是语言技能的培训者。语言的内涵包括语法、语义和语用。语言是交际工具,人们使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是有区别的。大学英语的五种语言技能:“读”、“听”、“写”、“说”和“译”它们各有其特点,大纲有关要求也是有区别的。 3、 如何理解“以学生为中心”教学首先消除一些误区: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不是学生自学;而是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学习和学习效果”开展,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学

8、习掌握语言。 2)“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不是老师负担减轻。由于提高了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要求,加强了对教学效果的研究,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责任心同时得到提高和加强,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老师负担。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不是课堂上老师讲课越少越好。大学英语课是实践课,应该精讲多练。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毫无疑问,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考的讲解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4)“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不是课堂上老师没有“板书”。 “板书”有助于提纲契领教学内容和关键词、语言点的示范等等,是不可或缺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5)“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不是老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始终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实

9、践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科学地、严密地组织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6)“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不是时髦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的实现要靠一系列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实践来完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本身”与“学习策略”的研究,力争做到:1) 注重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各种正确、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实践活动掌握语言技能。3) 以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组织实施各种考试和考察。这里包括主观和客观的试题考试,但应避免应试教学的倾向。4) 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学生,研

10、究大学英语“学习”方法。5) 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教学实际、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研究制定个案教学方法。6) 更加深入的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研究编写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案教学方法和指导方法。7) 及时有效地组织、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8) 研究和实践“情感教学”,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重视教书育人。 二、 重视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获取、贮存、提取或使用信息的一套做法或步骤。在语言习得中策略指“学习者用来提取其目标语言能力的各项活动”(Bialystok, E. & Frohlich, M. 1977)。有研究证明,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使用某些有利于学习的策略。学习策略是

11、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水平越高,运用的有效策略也就越多。1、 学习领会大纲。大纲是大学英语教学总的指导方针,是学科的根本文件。大纲是国内外先进教学理论成果的反映。它规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深度和广度、教学进度和教学的指导思想。所以对大纲的理解水平将直接影响以后的大学英语学习。2、 学习是自身获取知识。学习知识与学习技能一样是个体行为。由于作为个体学习者的自身条件千差万别,同样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下的学习者会有相当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对此应该有充分认识,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3、 影响学习效果的第一位的关键因素是学生自身。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很多,例如:“教师”、“学生

12、”、“教材”、“教学设备”、“学习风气”等,但是“学生是第一位的关键因素”应是学生、教师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共识。4、 如何产生并保持学习动力对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是互动的两个因素,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学英语课程已被列为素质教育的行列,可见大学英语课程在我国大学教育方面的重要地位。学习兴趣是可以通过培养而建立的,学习动力也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5、 如何对待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舞台。学生应充分利用课堂获取大学英语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接受大学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应主动配合教师,适应教师,按照教师的安排学习大学英语课程

13、。学生应具有自我调整的能力,创造较好的课堂学习环境。6、 “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是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首先体现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主动学习”起源于人的大脑的主动性,人的行为受大脑支配。因此,“主动性”是大学英语学习的原动力。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的主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动了解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主动配合教师进行自我调整;3)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4)主动参加、合理安排大学英语课外活动;5)主动完成作业;6)主动联系老师和同学,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7、 大学生应具备学习环境的自创与溶入的能力。根据自己所处环境创造大学英语学习条件,不断地在

14、精神和身体方面调整自己,才能使自己较快地投入学习。经常听到有些学生常常抱怨“某某老师讲的不好”、“某某教材不够深度”、“身边大部分同学都不爱学英语”、“没有英语学习环境”等等,这些都是消极的态度,除了削弱自己的斗志外,对大学英语学习毫无帮助。8、 学习与应试的关系是辨证的关系。学习阶段是知识和技能的吸收,是能力形成的阶段。考试是对学习效果的衡量和检测。学习是第一位的,考试是第二位的,是从属的。只有通过学习获得了知识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应试能力是指对考试的应变和适应能力。显而易见,应试能力是基于知识能力之上的,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因此,应试能力也是需要一定的训练和锻炼方能获得的。在大

15、学英语学习中,我们一方面要刻苦努力,尽快掌握大学英语的学习方法,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效果、获取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注意通过一定的应试训练,学习一定的应试技巧以便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体现自己的能力。9、语言技能与学习方法的关系。有许多人认为大学英语学习没有什么方法,靠的是死 记硬背。实际上,英语语言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大学英语的学习也要讲究学习方法。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习词汇必须从机械记忆开始。有了一定量的常用基础词汇才有可能运用构词法知识快速有效地扩展词汇量。因此,对于初级水平的学习者来说,一定量的机械性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大学英语词汇属于日常共核词汇,应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予以掌握。

16、英语技能分为“读”、“听”、“写”、“说”、“译”五种。其中“读”和“听”属于接受技能,而“写”、“说”和“译”属于输出技能。阅读能力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获得,它不仅需要语言知识和相应的词汇量,而且需要语篇、文化背景等知识。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可见阅读能力是第一层次的要求,是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应投入较多的精力多看、多读多实践。在学习方法相同的条件下学习的量就是一个关键的因素。由此可见,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与语言技能有直接联系,而不同的语言技能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上述五种技能的获得都是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定量作为前提的。关于量的要求笔者将在另一文中作专门阐述。 三、 提高大学英语管理水平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属于一个系统工程,与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均有直接的关系。大学英语与管理工作是不可分割的,那种把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只看作是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的事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环境因素不容忽视。如何改善教学环境不仅需要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