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李昀晓别了,不列颠尼亚年会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339701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版李昀晓别了,不列颠尼亚年会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版李昀晓别了,不列颠尼亚年会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版李昀晓别了,不列颠尼亚年会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版李昀晓别了,不列颠尼亚年会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均 舒兰一中第四届教学年会教学竞赛导学案 学科:语文 编制时间: 10 月 13 日 主编人:李昀晓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使用时间:教师寄语: 第 1 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掌握本文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报道的特点。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品味文中蕴含 的丰富感情。 3、记住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通过“香港回归”这一事件激发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 了解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掌握新闻写作的特点。【学习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自主预习】 预习案(一)资料储备1.关于作者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作者为周婷

2、 杨兴 (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 。创作年代:1997 年 7 月 1 日 。文章体裁:特写性消息,新闻稿。2.背景介绍1997 年 7 月 1 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

3、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 “不列颠尼亚” 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3.体裁熟知1、新闻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上发表的对新近乃至现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以及各种新兴的新闻体裁(如新闻评论)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2、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篇幅小。3、新闻的要素(5w 1h) 5W:who( 何人) 、what(何事) 、 when(何时) 、 where(

4、何地) 、why(何因) 1H:how(怎么样)4、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消息的一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其中标题和导语是消息的核心。新闻标题,它是用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题、引标题、副标题 导语:一般指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新闻的中心思想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

5、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它能使新闻主干事实充实丰满,解答读者的疑问,揭示事物的意义,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加具有可读性。5、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文体。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二)整体感知1、本文的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分别是哪些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课文选取了哪几个场景也就是特写镜头,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注意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三)夯实基础

6、1.给加点字注音旗帜( )劳斯莱斯( )紫荆花( )冉冉升起( )掩映( )凝重( )2、释词 瞩目:注视;注目。冉冉:本意为渐进地、慢慢地,也可以形容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陈迹:过去的事迹;旧迹;过去的事情(物) 。 终结:最后结束。 掩映:相互遮掩而且又映照衬托。(四)预习检测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凝重:严重 B、子夜:午夜C、易帜:变换旗帜 D、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 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在南海的夜幕中。

7、、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_用吃的东西款待它。、经过世代的筛选,_至今的谷肉果菜,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随着社会的发展,_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A、消失 往往 流传 终生 B、消失 常常 留传 终身C、消逝 常常 流传 终身 D、消逝 往往 留传 终生 均 舒兰一中第四届教学年会教学竞赛导学案 学科:语文 编制时间: 10 月 13 日 主编人:李昀晓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使用时间:教师寄语: 第 2 页 (五)温馨提示: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解决。我的疑问:_ 导学案【重

8、点研讨】1.如何理解“别了, 不列颠尼亚 ”标题的含义?提示: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从象征意义上说:“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强调作用:标题是倒装句式,将“别了”提前。有突出和强调作用,引人注意。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的内涵(1)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式”?提示: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 199

9、7 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式” 。(2)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的深刻内涵?提示:既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合作探究】找出文中属于背景材料的内容,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将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提示: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了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 156 年前

10、,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拓展延伸】“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结合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当堂达标】一、用一句话概括以下新闻内容。 (不超过 15 个字)本报莫斯科今晚 6 时 12 分急电(特派记者:王学忠、郑迅) 令人紧张得几乎窒息的 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投票仪式于北京时间今晚 10 时

11、12 分结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庄重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首都北京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 102 张有效票中的 56 票,以明显超过半数的比分胜出,成功赢得主办权!提示: 北京申奥成功。 (北京赢得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二、 (2001 年全国)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 35 个字。 上午 9 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 9 时 45 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 750 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 93 厘米长宽、13 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 10 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 时 5 分盖板基本清理完华。10 时 30 分盖板绘图完毕。11 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 时 11 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 时 18 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答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