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诗集相关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63081124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人诗集相关毕业论文范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唐人诗集相关毕业论文范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唐人诗集相关毕业论文范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人诗集相关毕业论文范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人诗集相关毕业论文范文精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人诗集相关毕业论文范文精选一引言唐代的文献典籍,距今千有余年,世人偶得一纸半叶,必视若拱璧镒金。然而,由于自然造化和历史因缘,20世纪终于出现两大奇迹:一是敦煌藏经洞的意外发现,二是日本公私珍藏次第公开。日本公私庋藏的唐代典籍或唐人抄本,以遣唐使携归者居多,不仅数量宏富,质量尤可称道。以唐人诗卷(偶含唐以前人作品)为例,日本保存的翰林学士集、新撰类林抄、赵志集、唐诗卷、唐人送别诗、杂抄等,新旧唐书及宋代诸家书目均无著录,其中包含大量全唐诗未收之佚诗,称之海外遗珍;不为过。杂抄系新近发现的唐人(疑有唐以前人作品)乐府诗残集,现为日本宫内厅书陵部(皇家图书馆)收藏。2000年3月住吉朋彦先生撰文

2、作了介绍,(注:住吉朋彦伏见宫旧藏杂抄卷十四,载书陵部纪要第51号,2000年3月。)其时笔者在日本文部科学省所属国文学研究资料馆任客座教授,得知这一信息后即邀著名文献学家松野阳一馆长同去查阅,然因时间和条件所限,当时未能抄录全文。此后经与书陵部交涉,获准制成首份缩微胶卷,遂得仔细判读。兹据管见著录如次:书名:杂抄编者:佚名形状:粘叶装册子类别:抄本卷数:存一卷(卷第十四)尺寸:高28.5厘米,宽12.7厘米页数:正文48面,新补封页2面编号:书陵部70165/1(伏2036)此书发现时呈散脱状,所幸现存的12纸,不仅每纸折口处尚存粘贴痕,书脑上方还标有序号,大致无碍判读。残卷存诗34首(住吉

3、朋彦作35首),另附散文1篇。经检索全唐诗,34首作品中仅见16首,且诗题、作者、字句间有异同;其余的18首属于佚诗,包括令狐公、李端、李南、屈晏、朱千乘、崔国辅、法振、崔曙、张谓、郑遂、刘琼11人的作品。本文先依原书次序列出杂抄所收作品的篇名和作者,并加案语作简单解说,然后对杂抄的由来、成书年代及编者进行考证。关于杂抄作品的辑佚、校勘等,拟另行撰文考述。二篇名与作者经书陵部修复的杂抄为册子本,新补茶色锦缎包背装封面;卷首内题杂抄卷第十四曲下;,共抄录唐人(其中4人无法确定时代,详后)乐府类诗34首(另散文1篇),其中6篇仅摘录2句或4句。正文低1格标记诗题,同行下方注作者名(后续作品系同一作

4、者,不另注名),改行书作品本文。纸面隐隐有押界,高22.7厘米,宽约1.6厘米。折口外侧每面书7行,内侧每面书6行;每行约17-19字不等。字体以楷书为主,但多连笔书写,因而又近草体,有些字不易辨认。行间字旁偶注别字,墨色及书风与本文类同,推测出自抄手本人。兹据原本顺序,列出篇名和作者。原本省略的作者名,均一一补出。判别作品佚存时,以全唐诗和乐府诗集为依据,兼参考了别集、类书、辑佚类书籍。附图图一杂抄卷首(1)乐府词,令狐公(佚)。案:七言古诗(4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令狐公;,住吉朋彦疑即令狐楚;,当是。(2)妾薄命,李端(存)。案:杂言古诗(摘4句),存全唐诗卷二四、乐府诗集卷六二

5、,原诗16句。(3)古别离,李端(存)。案:五言古诗(摘2句),存全唐诗卷二六、乐府诗集卷七一,原诗38句。(4)长安路,钱起(存)。案:五言律诗(摘2句),全唐诗卷二四九署皇甫冉;,注一作韩ó诗;。(5)画角歌送柳将军赴安西,李端(佚)。案:七言古诗(24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6)白帝祠歌送客,李端(佚)。案:杂言古诗(30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7)送春曲,李端(佚)。案:杂言古诗(11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8)梦仙歌,李端(佚)。案:七言古诗(22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9)荆门雨歌送从兄赴夔州,李端(存)。案:七言古诗(30句),全唐诗

6、卷二八四题荆门(一本此下有雨字)歌送兄赴夔州;,仅存24句。(10)玉女台歌送客,李端(佚)。案:杂言古诗(28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11)周开射虎歌,李端(佚)。案:七言古诗(24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12)折杨柳送别,李端(存)。案:五言古诗(20句),全唐诗卷一八、乐府诗集卷二二均题折杨柳;。(13)楚王曲,李端(佚)。案:七言古诗(30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14)胡腾歌,李端(存)。案:七言古诗(18句),全唐诗卷二八四题胡腾儿(一作歌);,存19句。(15)离歌辞呈司空曙,李端(存)。案:七言古诗(28句),全唐诗卷二八四题杂歌;。(16)莫攀枝,李益(

7、存)。案:五言绝句,全唐诗卷二八三题金吾子;。(17)落花词,李南(佚)。案:五言绝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18)秋猿吟,屈晏(佚)。案:七言古诗(16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19)长门诗,朱千乘(佚)。案:七言绝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20)霍将军妓,崔国辅(佚)。案:杂言古诗(25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21)李尚书美人歌,沙门法振(佚)。案:杂言古诗(24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22)少室山韦炼师升仙歌,皇甫冉(存)。案:七言绝句,存全唐诗卷二四九。(23)蓟门北行,李义仲(存)。案:五言古诗(摘2句),全唐诗卷一五八题蓟北行;,署李希仲;,原诗16句

8、。(24)题遐上人院画古松歌,朱湾(存)。案:杂言古诗(16句),全唐诗卷三六题题段上人院壁画古松;。(25)湖上对酒行,张谓(存)。案:七言古诗(12句),存全唐诗卷一九七。(26)宛丘李明府厅黄崔吟,崔曙(佚)。案:七言律诗,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崔;疑雀;之误。(27)采莲女,李白(存)。案:七言律诗(摘2句),存全唐诗卷二一、一六三,题采莲曲;。此诗在全唐诗中重出,住吉朋彦记作2首。(28)宫中行乐,李白(存)。案:五言排律(摘4句),全唐诗卷二八题宫中行乐词;,原诗64句。(29)放歌行,张谓(佚)。案:杂言古诗(26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30)梅花行,郑遂(佚)。案:五

9、言绝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31)苦热行,刘琼(佚)。案:七言古诗(12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32)扶风行,刘琼(佚)。案:七言古诗(16句),全唐诗、乐府诗集等未见。(33)弹棋歌送崔参军还常山,李倾(存)。案:杂言古诗(摘12句),存全唐诗卷一三三。原诗14句,题弹棋歌;,署李颀;。(34)韩大夫骠马歌,张九龄(存)。案:七言古诗(摘26句),存全唐诗卷一九九。原诗28句,题卫节度赤骠马歌;,署岑参;。(35)蜀道招北客吟,岑参(存)。案:存文苑英华卷三五八、唐文粹卷三三,题招北客文;。三伏见宫旧藏与世尊寺流日本发现的唐代佚书,如翰林学士集、新撰类林抄、唐诗卷、赵志集、唐人

10、送别诗以及王勃集、文馆词林、游仙窟、翰苑等,大多收藏保存在寺院或神社,传承的经纬比较清晰。然而,杂抄却出自皇族伏见宫家,1958年由宫内厅书陵部接管伏见宫旧藏之前(确切地说,是在2000年3月住吉朋彦撰文介绍之前),无人知道天壤间有这部秘籍。伏见宫旧藏以平安江户时代的乐舞书籍为主题,包括大量的乐谱、要诀、章程、实录、证书等,零星的文书及归属不明的断简、纸片则别为一箧。书陵部在完成乐书的编目后,着手整理箧中的杂乱文书,结果判明大部分断简、纸片归属于某部乐书(如封面、包纸、标签、脱页等),经修补后分别与本体合璧;惟独题为杂抄卷第十四;的唐诗抄本12纸,几经查核未得僚简,且内容与其他的日本乐书不同,

11、故单独加以修复。杂抄虽然与其他的乐书有所区别,但此卷收录的34首作品(另散文1篇),均是与乐曲关系密迩的乐府类诗(卷尾的散文蜀道招北客吟亦可供吟咏),在杂抄中归入曲下;部类,与其他的日本乐书至少具有间接的关联。因此,这部诗卷出现在伏见宫家以乐书为主题的藏书群中,有一定的必然性,大概不会是偶然混入的。伏见宫家贵为日本皇族,为何拥有令人惊叹的乐书珍藏?这至少要追溯到14世纪中叶。日本建武三年(1336),武士头领足利尊氏起兵攻克皇城京都,囚禁后醍醐天皇,另立光明天皇即位。不久后醍醐天皇趁乱逃脱,在吉野山重新组阁(南朝),形成与京都政权(北朝)对峙的南北割据局面,史称南北朝;。北朝首代光严天皇的长子

12、益仁(后改名兴仁;),1348年受禅即位,是为第三代崇光天皇。1351年足立尊氏因内纷投向南朝,北朝一时被废。崇光天皇出走吉野,旋入河内天野山金刚寺,1357年始得还京,在伏见(地名)筑宫定居。其间从父(时称光严上皇;)学习琵琶,以排遣胸中郁闷,也许因为心无旁骛,数年之后尽得真传。1392年落发为僧,法号胜圆心;,更淡视名利,遂潜心乐理。值得一提的是,自后深草天皇(1243-1304)以来,持明院系的历代天皇,视琵琶的传习为帝王显学。这一传统由光严天皇传至崇光天皇,崇光天皇于1398年去世后,荣仁亲王(1351-1416)遂为伏见宫家首代掌门,子孙代代继承祖业而犹重乐道。明治维新(1868)后

13、,从伏见宫分出梨本、山阶、久迩、小松、华顶、北白川、东伏见、贺阳、朝香、东久迩、竹田11支,本家则延续到1947年第24代博明王脱离皇籍为止。伏见宫家从崇光天皇开始传习琵琶,同时着手搜集相关乐书,经后代的不懈努力,家藏乐书日渐富赡,终于形成日本历史上别具一格的专题收藏。伏见宫旧藏捐献给宫内厅书陵部之后,曾引起社会的广泛注目,诸如琵琶谱等珍籍陆续影印出版,裨益学界已久。(注:伏见宫旧藏乐书集成(共3卷),由宫内厅书陵部收入图书寮丛刊;,分别于1988年、1995年、1998年出版。)关于杂抄入藏伏见宫家的经纬及时期,由于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和实物佐证,目前还无法作出相应的判定。佚存日本的唐人诗卷,属

14、于唐原抄本还是日本抄本,要作出准确的判定并非易事。尤其是奈良时代(710-794),日本抄本多用唐纸,书法追随唐风,避讳等一依其旧,一旦缺损卷末的抄手跋记,难以确定抄本的归属。(注:如一直被认为是唐抄本的翰林学士集,最近藏中进教授从纸背文书等分析,指出了日本抄本的可能性。参见藏中进真福寺本翰林学士集的传承,载亚洲游学第27期,勉诚出版2001年5月。)杂抄的情况如何呢?书陵部在修补残卷时,发现卷尾(第47面)左肩有长条形贴纸痕迹,后从杂纸中找出剥脱的纸札,上书世尊寺殿定实卿杂抄卷第十四;,字体与本文不同;下端钤有阳文印章一颗,经比照和汉书画古笔鉴定家印谱,(注:参见伊井春树等编古笔切提要复制手鉴索引,淡交社1984年1月版,第432页。)判识是朝仓茂入的专用鉴定印,据此可以认定杂抄残卷系日本抄本。附图图二杂抄卷尾日本平安初期(9世纪前期),嵯峨天皇、空海、橘逸势鼎立书坛,一味追随晋唐书风,号为三笔;。宽平六年(894)废止遣唐使后,书法界出现向民族精神回归的趋势,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相继崛起,标志和风书法的勃兴,人称三迹;。藤原行成开创的一派称世尊寺流;,传至第17代藤原行季(1476-1532),作为宫廷的御用书家,称雄书坛达半个多世纪。世尊寺殿定实卿;即藤原定实,系世尊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