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必修一74张)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62650824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必修一74张)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必修一74张)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必修一74张)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必修一74张)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必修一74张)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必修一74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必修一74张)(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17世纪初,英国_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新 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侵犯 了_的利益。 (2)过程: 164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革命爆 发后,成立了共和国;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 阶级革命的结束。,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2.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发展 (1)确立: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内容是以明确条文_,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权利法案的颁布,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使国王处于“_ _”的地位,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2、。 (2)发展:18世纪初,内阁制逐渐形成;内阁成员_,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掌握_,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使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发展。,限制国王的权力,统而不,治,集体负责,国家的行政大权,(3)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结果使_获得更多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保障;1832年议会改革,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逐步完善。 3.意义 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以_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平方式,问题1: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国王已处于“统而不治”地位。这种说法准确吗

3、? 提示:不准确。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此时国王虽然受到议会的制约,但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国王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依法行政;责任内阁形成以后,国王逐渐失去行政权,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问题2: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内阁首相须经国王任命,但要对议会负责。你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提示:(1)英国国王虽然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却是国家元首,因而内阁首相须经国王形式上的任命,方可行使国家权力。 (2)首相是由经议会选举出来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因而需要对议会负责。,问题:有人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倒退的表现。对此,你如何认识? 提示:这种

4、说法片面。1688年 “光荣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但是革命后保存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英国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的结果,是符合英国国情的。,二、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独立之初的形势 (1)17761781年,美国通过北美独立战争获得独立,但独立 后美国实行_体制,州权力很大,导致社会动荡,经济的 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华盛顿等人深受_的影响,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 大的共和制国家。,邦联,启蒙思想,2.基础1787年宪法 (1)联邦制度: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_高于各州权力,中央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地方上各州在

5、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_。,联邦权力,自治权,(2)共和制度(联邦政府),立法权,国家的行政大权,司法解释权,(3)影响 意义: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_,体现了一 定的民主精神,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弊端: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_ 的政治权利。 3.建立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不久,美国的_ _开始确立起来。,成文宪法,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联邦制,共和政体,4.完善两党制度 (1)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_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_,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实质:本质都是_,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4)影响:两党不仅控制

6、了国会,也左右着_和地方选举。,民主党与共和党,交替执政,资产阶级政党,总统选举,问题1:邦联制与联邦制主要有哪些不同? 提示:(1)邦联制是一个由众多主权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没有国家元首,成员国的权力仍然高于邦联权力; (2)联邦制是由各州或邦组成的主权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体制,中央权力高于地方权力。,问题2:有人说,美国的联邦制相当于中央集权制,这种说法正确吗?中央集权制与联邦制有何区别? 提示:不正确。中央集权制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地方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联邦制是一种中央和地方分权体制,除宪法规定的归属中央的权力外,

7、其他权力归地方。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不是中央集权制国家。,三、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1背景 德国的统一。 (1)原因: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 过_,完成了统一;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三次王朝战争,2.建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元首,议会,皇帝,成年男子,联邦议会,(2)联邦制政体:帝国政府掌握了_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军事、外交,3.影响 (1)普鲁士的专制传统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 彻底。 (2)推动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

8、列。,问题:为什么说英国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议会为虚,君主是实? 提示:近代英国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掌握国家立法权,议会权力至高无上,君主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德意志帝国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掌握国家一切大权,控制议会和内阁,实质是君主专制;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经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四、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 1.确立方式 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2.主要特征 选举和议会立法。,3.作用 (1)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 (2)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3)随着代议制度的日益健全,调节、缓

9、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4)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它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对于人类世界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作用。,问题: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代议制政体的确立奠定了阶级基础。,(3)思想基础:思想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特别是启蒙思想家构建的未来“理性王国”蓝图,为代议制政体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4)政治前提:欧美主要国

10、家经过艰苦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夺取政权,制定宪法,为代议制政体的确立奠定了政治前提。,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议会掌握实权,权力至高无上,国王逐渐“统而不治”。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创新的开始。 美国联邦政府权力运作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一定的民主精神;两党交替执政是美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美国联邦共和制政体,开创了近代西方民主共和政体的先例。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主题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材料一 1688年,迫

11、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探究1:据材料说明1688年“光荣革命”发生的原因。其实质是什么? 提示:(1)原因:复辟的封建王朝施政措施损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2)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材料二 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 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 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国王除了从首相 那儿

12、,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 1730年艾格蒙特勋爵评论首相沃波尔 探究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国王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 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这句话的含义? 提示:表明18世纪中期,英国首相的职权已确立,责任内阁制 逐渐形成。英王失去了行政权,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材料三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 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的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 000至4 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探究3:据材料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为

13、何将空出的议会席位的近一半给了新兴工业城市。从1832年议会改革到1918年授予妇女选举权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原因: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促使英国不断调整议会选举制度。 说明了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也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成熟。,【互动探究】 应克复在西方民主史中说道: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英国的武装部队是“皇家部队” 材料中这种说法正确吗?如何理解? 提示:正确。材料实际说明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只是形式上具有象征意义的国家元首,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一、

1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四大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的混合体。国王为国家最高权力象征,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二、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 1.特点 (1)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 (2)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逐步完善,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 2.趋势 (1)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

15、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2)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备选要点】据下图分析国王、首相、议会和内阁间的具体关系,1.英国议会包括上院和下院,上院议员形式上由国王任命,下院掌握实权。 2.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即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 3.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主题2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材料一 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 美詹姆斯罗伯逊 探究1:材料表达的中心意图是什么? 提示:中心意图是应制约各级政府的权力,以防止政府滥用职权,以保证政府的高效廉洁。,材料二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探究2:材料二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提示:容克地主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