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语文试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626474 上传时间:2017-06-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期中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期中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20122013 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美莲说明:本试卷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第 I 卷 阅读题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在宇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叫做宇宙学常数。这个常数在我们的宇宙中起着一种斥力的作用,使得我们 的宇宙加速膨胀。 20 世纪

2、80 年代末,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理论物理学温伯格指出,如果宇宙学常数显著地大于它 现在所具有的数值,那么它的排斥作用就会过于巨大,以致万有引力根本不可能把物质吸引到一起形成恒星和星系。据此,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所谓 “人择原理”。也就是 说,我 们的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是因为它必须是这个样子,生命才有可能 产生,人 类才有可能存在。或者说,一些物理常数的数值为什么必须那么大,那是因 为只有当它们的数 值等于那么大的时候才会有人类存在。“人择原理”是当代物理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中,自然规律之所以是这 个样子, 应该有着某种跟人类 存在毫无关系的深层原因。

3、“人择原理”最激烈的反对者说,这 个原理是不科学的,它起着帮助 “创世论”的作用,意味着有某个类似于上帝的设计者为最后创造出生命和人类,对即将通 过大爆炸生成的宇宙作了细致的调节。但是,另一些物理学家则为“ 人择原理”另辟蹊径。他 们认为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许多可能存在着的宇宙中的一个。事实上, 许多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已 经开始相信我们的宇宙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许许多多宇宙中的一个。按照这种“ 多重宇宙”思想,有无数不同的宇宙和无数可能的自然规律。它 们并非都生成恒星和星系。即使恒星和星系能够生成,它们那里的不同的自然规律也不一定会让恒星制造出那些对于生命来说至关重要的元素。当然,按照多重宇宙观

4、点,我们的宇宙就不是惟一复杂到足以支持有意 识的生命存在的宇宙。英国天文学家里斯认为 ,在多重宇宙中,数量众多的不适合人 类居住的宇宙构成了一个巨大的“ 海洋” ,在这个“海洋”中可能散布着一些“ 岛屿 ”,这些“岛屿”被称为“ 可居住宇宙”。在各个可居住宇宙中,物理常数的数 值仅仅略微有些不同,都在允许生命存在的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范围之内。我们的宇宙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可居住宇宙,并无特别之处。多重宇宙使得“人择原理” 成为一种概率原理,从而具有了科学依据。有一种能够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调和在一起的新理论,叫做弦 论。 这种理 论主张一切物质都由极其细小的弦组成,这些弦具有一定

5、的能量,在十维的时空中进行振 动。弦论所描述的宇宙远不止一个,可达 10500 个。这是一个我们无法想像的巨大的数字。在这么多的宇宙之中,每个宇宙都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可居住宇宙的出现即使只有极其微小的 频率,它的 绝对数量也必定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诚然,弦论是一种尚未被实验 和观测证实的理论。可是,且不说弦论,实际上里斯走得比这更远。他认为在那些可居住宇宙的 “岛屿”上,确定基本物理学和宇宙学状况的物理常数也许可以与我们的宇宙有很大差别。例如,它们或许有更重的电子,或许由一次较冷的大爆炸演化而来,或许光会以 较低的速度传播,或 许万有引力会更 强大。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居住宇宙出现的概率就大多了

6、,但它 们相互之间的差 别也就十分巨大。(节选自王家骥别样宇宙花亦红,略有改 动。 )1.从原文看,下列对“人择原理”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择原理”是一种以物理学为依据试图解释我们的宇宙生命诞生原因的理论。B.“人择原理”认为我们的宇宙的自然规律与生命产生、人类存在之间有必然关系。C.“人择原理”符合多重宇宙理论观点,是用以解释可居住宇宙的普遍适用的原理。D.“人择原理”受到指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很容易被持“创世论”观点的人利用。2.从原文看,下列对“实际上里斯走得比这更远”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里斯发展了一种能够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调和在一起的弦论。B. 里斯接

7、受了多重宇宙观点并通过实验和观测创建了新的理论体系。C. 里斯已为“人择原理”和可居住宇宙找到了更多的物理常数的证据。D. 里斯认为物理常数与生命产生之间的关系未必局限于已有的认识。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科学家都以我们的宇宙为参照来推求其他可居住宇宙的存在,但结论不尽相同。B. 尽管“人择原理”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但是它对促进弦论的发展却起到了较大的作用。C. 即使真正弄清了生命产生与物理常数的关系,也未必能准确描述可居住宇宙的数量。D. 虽然科学家对多重宇宙和可居住宇宙的认识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二、古诗文阅读(36 分)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8、 8 页)(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6 题。问 说(节选)(清)刘 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 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 谓交相 问难, 审问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 裕。 ” 孟子论 “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 “尊德性”,而归于 “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 焉,不 择人而问

9、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 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 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 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 问之人。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 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 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

10、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 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 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非学无以致疑 致:招致,取得B忌之而不愿问焉 忌:避免 戒除C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轻:轻视D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度:揣测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问焉以求一得 问之人以试其能

11、B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取其有益于身而已C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好学而不勤问 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6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勤问的重要性的一组是(3 分)非问无以广识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 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 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智者千虚,必有一失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A B C D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 分)译文: (2)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3 分)译文: (3)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3

12、 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8、9 题。早寒有怀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8.题为“早寒有怀” ,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的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分析。 (5 分)9.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任选一联赏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

13、绝壁。 , 。(李白蜀道难)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8 页)(2)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3)蹑足行伍之间, , ,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病 人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 门口左侧台阶上, 铺 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 。她的面前是一个花 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 问事的时候,她表 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

14、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 书,又整整 齐齐把那张报纸 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 受不了 ”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 过还好, 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 数字 7 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 他为什么。她 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 说话间已经到了 8 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 8 层走到 7层。其实楼梯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