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以阿拉善地区为例》公开课课件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62643144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荒漠化的防治--以阿拉善地区为例》公开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阿拉善地区为例》公开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阿拉善地区为例》公开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阿拉善地区为例》公开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阿拉善地区为例》公开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荒漠化的防治--以阿拉善地区为例》公开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荒漠化的防治--以阿拉善地区为例》公开课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查汉滩村的羊穿上了衣服!,核心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问题1:根据资料1,描述阿拉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资料1:阿拉善地区的地理位置图(图1),问题2:结合阿拉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推测其气候特征。,图2 阿拉善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图,问题3:根据阿拉善的气候特征,进一步讨论分析阿拉善荒漠化的自然地理背景。,活动一要求:分小组(6人/组)讨论荒漠化的自然成因。,资料2:阿拉善19941999年土地沙化状况(图3);1949年以来阿拉善地区人口变化趋势(图4 a)和牲畜数量增长图(图4 b)。阿拉善盛产名贵药材:肉苁蓉和锁阳,均是寄生植物,肉

2、苁蓉寄生于梭梭树根部(图5),锁阳寄生于白刺的根部(图6),白刺和梭梭树多生于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此外,阿拉善盟的大漠奇石世界闻名,而且是世界上葡萄玛瑙石唯一产地。,问题4:根据资料2,讨论分析阿拉善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图3 阿拉善19941999年土地沙化状况(单位:hm),图5 梭梭树和肉苁蓉,图6 白刺和锁阳,图4 1949年以来阿拉善地区人口变化趋势(a)和牲畜数量增长图(b),全盟要求在2016年夏季来临前,对禁牧区现有除骆驼以外的牲畜必须全部禁牧减畜,2016年6月份进行考核验收。此外,全盟多地还采用了 草方格沙障防风固沙。,问题6: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 同样的原理还可以采用

3、什么方式固沙?,问题5:根据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造林种草等固沙(生物措施); 秸秆、砾石、塑料板固沙(工程措施),稻草方格沙障,高立式多带挡沙墙,棉布充沙沙障,阿拉善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支付宝推出互联网+植树公益活动,可坚持绿色出行收集能量,在阿拉善地区种上一棵属于自己的梭梭。你也可以的!,荒漠化治理措施,1.宏观思想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环境。 控制人口的过速增长。 建立先进的荒漠化动态监测与预报系统。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农、林、牧、副各业比例。 多途径

4、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合理利用水资源。,2.具体措施 (1)生物措施: 封沙育草育林。 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固沙。 通过植物播种、扦插、植苗造林种草固定流沙。 建立风沙区防护林体系。 (2)工程措施: 沙障固沙:用枝条、柴草、秸秆、砾石、黏土、板条、塑料板及类似材料在沙面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碍物。,深居内陆,地形阻挡,气候干旱,河湖稀少、水量少,物理风化,植被稀少,土壤疏松,风力作用,荒漠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工矿开采不注意环保,人口激增,加剧,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生态脆弱,合理规划农林牧用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注意保护环境,防治措施,减少樵采,控制人口,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

5、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下图为绿化带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6分),地处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3,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因此,绿色长城沿线分布有荒漠。3,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下图为绿化带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2)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4分),防止过度的开垦与放牧 2 ;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