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8 兰亭集序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62591205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8 兰亭集序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 8 兰亭集序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 8 兰亭集序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 8 兰亭集序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 8 兰亭集序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8 兰亭集序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8 兰亭集序 新人教版必修2(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 羲 之,兰亭集序,关于作者: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人。祖居瑯琊(今山东临沂),西晋末年南迁后,定居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世家大族,但性情耿直,严守操节。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长史。,因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同时以作书养鹅为乐,晚年辞官隐退后,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 王羲之善书法。七岁学书,十二岁时得其父传授学书笔法。又从卫夫人学书,融汇古今,独创一家,时人称其笔势,“飘如浮云,矫若惊龙”,其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兰亭序被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一行书,魏晋书法四大家 : 钟 繇 王羲之 王献之 王 洵,唐代书法四大家: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颜真卿,拓

2、展 链 接,宋代书法四大家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 米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又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自称“刷字”。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晋穆帝永和九年(353)晚者,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土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三月三日在会(kui)稽(j)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今存兰亭诗,包括21人

3、所作37首作品,王羲之的序是当场写出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关于作品,有关“序跋”,序也写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成书过程、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本文是宴集序,即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诗集的由来:因修禊事而“群贤毕至” 作诗的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 幽情” 成书的经

4、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编集的目的(意义):“后之览者,亦有 感于斯文。”,“序” 在全文的贯穿,王右军祠,兰 亭 碑,鹅 池,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听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古文观止中吴楚材评价说:“当时(东晋)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王羲之)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然逸少旷达人,故(此文)于苍凉感叹之中,亦有无穷逸趣。”,乐,兰亭盛会,痛,人生感慨,悲,死生之辩 (作序目的),情,文章思路,1-2段 记会:记叙兰亭盛况 3段 慨叹:抒发人生感慨 4段 明意:交代作序目的,兰亭盛况,时间:,地点:,目的:,人物:,环境:,“永和九年,岁在

5、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 激湍,映带左右”,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活动:,“引以为流殇曲水 ”,感受:,“ 信可乐也。”,研讨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乐,良辰:暮春之初,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乐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曲水流觞,畅叙幽情,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 怀、视听之娱,风物之美,人物之胜,吟咏之雅,视听之娱,第三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怎样由“乐”转而为“痛”的?,明确:文章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写

6、宴会之乐实际是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两种人的不同生存状态:静者,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动者,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当其欣于所遇,都会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欢乐有尽、人生苦短的悲叹。,抒发人生感慨。,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境界扩大),两种人,静者:悟言一室之内;躁者:放浪形骸之外,欣于所遇,快然自足;所知既倦,情随事迁,俯仰之间,化为陈迹,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矣”,生,死,乐,痛,(沉重 、悲痛),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两种人的 生活方式,老之将至,由生到死

7、,(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痛,“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 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 化,最终归于虚无。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 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 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 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要点?,明确:对生命进行再反思、阐明写作事由。,(今之视昔),“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后之视今),悲,人不可能永生,但作品却可以流传久远。,( 现在 ),本文的感情基调:,

8、表面:虚灵、旷达,内心:沉郁、悲凉,(寄情山水),(反思生命),感性之中的理性思维,思考:,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悲伤之情是否反 映了他的人生观是消极悲观的呢?,“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浮云,矫若惊龙”,魏 晋 风 度,明确: 表面上看来作者是有点颓废悲观且消极,然而它的反面却深藏着对生命、人生、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是通过对生的关注来逃避死的面临,从而摆脱对死亡的恐惧。,课后推荐书目: 1、世说新语 2、魏晋风度与文学及药及酒之关系(鲁迅),(1)古今异义词 a.列坐其次(次,旁边,水边。今常用于“数次”,从次等。句意是:列坐在曲水之旁。) b.是日也(是,代词“这”。今常用于判断词。) c

9、.向之所欣(向,过去,从前。今常用于方向,“对着”,“偏袒”等义。句意是,从前所感到高兴的。),(2)一词多义 之 所之既倦(往,得到。动词) 以之兴怀(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代词。) 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所 所以游目骋怀(用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用来”的意思。) 或因寄所托(代词“所”与动词“托”组成名词性短语“所寄托者”,指所爱好的事物。) 录其所述(代词“所”与动词“述”组成名词性短语“作的诗”。),一 若合一契(一起。) 其致一也(一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动词) 一觞一咏(一杯,一首。) 夫 悲夫(语助词。在形容词后

10、表示感叹语气。) 夫人之相与(句首发语词。),(3)词类活用 a.极视听之娱 (极,形容词做动词,穷尽,尽情享受。句意是:穷尽视和听的乐趣。)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量词做动词,把看作一样。虚诞,形容词作名词,虚诞的话。句意是: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4)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句意是,死生也是件大事。) 倒装句 欣于所遇 (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于所遇欣”,句意是,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墨 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诗意鉴赏:,“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