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62249577 上传时间:2021-01-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眉山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眉山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羁绊(bn) 称职(chn) 瞬息(shn) 戛然而止(ji)B着落(zhu) 藻饰(zo) 劫掠(n) 不折不挠(ro)C遏制(ji) 稽首(q) 琐屑(xu) 前仆后继(p)D欺侮(w) 亘古(gng) 掺杂(cn) 拈轻怕重(n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恪守 狡黠 走头无路 轻歌慢舞B濒临 要决 如雷灌耳 仙露琼浆C烦躁 纯粹 言不及义 无动于衷D殉职 响午 鸠占雀巢 无精打采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要

2、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和迷信。B在脱贫攻坚关键时刻,四川省各市州因地制宜,谋划实施了一批脱贫项目。C面对世界各地蔓延的疫情,中国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D眉山市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拥有栩栩如生、让人流连的自然风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B实施分餐制可以有效拉大食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阻止疾病的传播途径。C这场成眉之间的羽毛球交流赛,耗时近四个小时左右,双方的对决势均力敌。D由于禁毒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使广大中小学生充分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5下面是某校校庆组委会邀请杰出校友、著名作家

3、黄先生的邀请函部分内容,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2020年6月12日是贵校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日,作为校庆活动之一,到时候将安排您的拙著专场硏讨会,恭请您莅校指导。我们热诚期待您的拜访。6仿照下面诗中画线的语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符合诗意,语意连贯。从我生出第一颗稚牙,回忆像春天解冻的冰河,到我揪下第一根白发,_这中间度过了、经历了回忆像秋天的潇潇雨丝,多少纷乱的苦乐年华_(节选自顾工回忆像潇潇雨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

4、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建兴元年,封亮武乡候,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九年,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以是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

5、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屈致:(让他)屈意前来。病笃:病重。开府:设立臣相府。仪轨:礼仪法规。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B亮每患粮不继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C随身衣食,悉仰于官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D

6、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B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C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D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先帝病危之时,托孤于他;他尽心辅佐后主,事必躬亲。B诸葛亮忠君爱国,不忘已志。他多次带兵北伐,以图大志,后病卒军中,大业未成。C诸葛

7、亮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他上表请求身后不优抚家人,及卒,后主成全了其遗愿。D诸葛亮治国有方,受人爱戴。他安抚百姓,提倡读书,为政十分苛刻,赏罚分明。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临江仙送王缄苏 轼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舫。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注释)王缄:苏轼亡妻王弗之弟。凭:请,劳烦。觞:酒杯。传舍:驿站。1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交代背景,词人虽明言“忘却”,实则难忘

8、,一见妻弟“未免思量”。B“凭将清泪洒江阳”一句抒发了词人“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那样的悲伤。C“故山”两句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有羁旅天涯的孤寂与悲凉。D“何处是吾乡”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身不由己、漂泊无定的感慨。12请结合全词,说说你对“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的理解。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其五)(2)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4)何夜无月?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挫折是暂时的,前进是永恒的。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两句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哲

9、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走向充满生机的未来。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海上花园”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一时的景象,但一定能在历史风貌建筑散发的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置身唐代名刹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我们理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每一个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时间无言,但它

10、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基因。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续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应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文化遗产既然是“遗产”,那也恰恰说明,它与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如何缩小这一距离,让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是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里的有生命物品。以文物为例,近年来我国在缩小文物与现代生活距离,让文物融入人们生活方面做

11、了很多尝试。这些成功尝试证明,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在6月13日世界遗产日期间,多家网络平台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一边是古老的文化遗产,一边是新兴的互联网业态,非遗“触网”启示我们,文化遗产完全可以融入当代生活。而这

12、也正是“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题中应有之义。(摘编自陈凌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14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还应走向充满生机的未来。B人文胜迹满载民族历史,我们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C文化遗产是历史生活片段记忆,更是一个民族精神基因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D激发文化遗产的内在生命力,使其融入当代生活,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方法。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段中“成功尝试”的一项是( )A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电视节目的热播B某网络传播平台设计并创作的“文物

13、戏精大会”视频的刷屏C贵州省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颁布D眉山三苏博物馆开发宋词折扇、东坡诗笺等文创产品的热卖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历史文脉、民族记忆和精神基因,是民族历史丰碑。B如果缩小文化遗产与人们生活距离,就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C让文化遗产走进生活,让它亲民有趣而不失厚重,这是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途径。D多家网络平台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启示我们,文化遗产完全可以融入当代生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云教育”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它搭建了一个可

14、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有人任务。近年来,“云教育”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界人士关注,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云教育”在我国得以大面积推广。不可否认,在实践过程中,“云教育”在新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云教育”不可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摘编自杨国营云教育拓展未来教育想象空间)材料二:图一:学生喜欢的上课模式(传统课堂、线上教学1、线上教学2)调查(可选取二项传统课堂+线上教学2 传统课堂 线上教学2(互动多样型)传统课堂+线上教学1 线上教学1(听讲为主型)图二:你认为线上教育的优点有哪些?(答题人数451人)(来源:衢州新闻网)材料三: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于2月17日正式开通后,一直运行平稳顺畅,浏览人次逐步攀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