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1月卷解析版)

上传人:oy****8 文档编号:162120800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1月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1月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1月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1月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1月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1月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1月卷解析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1月卷第六模拟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20安徽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我国粮食生产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但

2、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存在触目惊心的餐饮浪费现象。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造成如此惊人的餐饮浪费,原因有多方面。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使得当今的大多数国人失去了对食物的敬畏感。如果将餐饮浪费现象分为“集体性浪费”和“个体性浪费”的话,个人或家庭浪费占很大比重。轻易地浪费来之不易的餐饮食品,核心因素是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式微或断裂。今天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已经很少参与家务劳动了,不懂得食物的来之不易。制止餐饮浪费的法律和监管制度不健全。餐饮浪费既是一

3、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治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尽管在我国现行诸多法律中均体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但这些规定比较分散,缺乏必要的约束措施和惩戒机制。国人的“爱面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餐饮浪费行为。一些集体性用餐不是以人为本,不考虑能否吃掉,而是以讲排场、争面子、讲攀比为主,唯恐客人对宴席菜品有怨言。这一文化基因既增加了主办者的经济负担,更加剧了餐饮食物的浪费。让每一个人学会尊重劳动,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对食物心存敬畏感,是制止餐饮浪费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全社会的劳动教育,增强人们对劳动和食物的敬畏感,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优秀传统,是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首要任务。

4、在道德教育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建立健全制止餐饮浪费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是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补充。现实表明,仅仅依靠道德力量,还是无法有效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尤其是一些浪费行为严重的发达国家,法治就成为重要治理手段,如美国2019年推出食品日期标签法案,法国在2016年推出的反食物浪费法。从这一点看,我国除了加强劳动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需要在现有法律体系基础上,制定一部类似反食物浪费法的专门法律,以刚性的制度约束来依法整治“舌尖上的浪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发挥党和政府的作用外,更要发挥和调动市场业、社会组织、社区民众的多元力量,尽快形成一套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长效机制

5、。推动政府部门、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共治,切实杜绝家庭、社会的餐饮浪费行为。(摘编自陶希东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需要采取系统性综合治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家庭中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造成餐饮浪费的原因之一。B造成餐饮浪费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有法律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惩戒。C加强劳动教育,对劳动和食物心存敬畏,是杜绝餐饮浪费的首要任务。D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德治法治并举,以法治为主,全社会共建共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篇指出存在的现象,然后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B第一段列出了具

6、体的数据,既论证了餐饮浪费触目惊心,又引出了下文对原因的分析。C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使文章具有很强说服力。D文章最后三段提出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三种方法和措施,三者角度不同,各有侧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讲排场、讲攀比为主的“爱面子”文化加剧了餐饮食物浪费。B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我国还缺少专门的法律和刚性的制度约束。C对于以法治理餐饮浪费的做法,美国和法国为我国提供了借鉴。D为整治“舌尖上浪费”,我国已形成一套共建共治的长效机制。【答案】1A 2C 3D【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的根本

7、原因是我国现有法律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惩戒”理解有误,依据原文“尽管在我国现行诸多法律中均体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但这些规定比较分散,缺乏必要的约束措施和惩戒机制”分析可知,我国现有法律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惩戒只是造成餐饮浪费现象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故此项曲解文意了。C“加强劳动教育,对劳动和食物心存敬畏,是杜绝餐饮浪费的首要任务”理解有误,依据原文“加强全社会的劳动教育,增强人们对劳动和食物的敬畏感,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优秀传统,是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首要任务”分析可知,选项筛选信息不全,故以偏概全了。D“以法治为主”理解错误,依据原文“建立健全制止餐饮浪费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是制止餐饮

8、浪费的重要补充”分析可知,原文是“是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补充”,不是“以法治为主”,故曲解原文观点了。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中“类比论证”理解有误,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类比论证”是指一种通过已知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阅读文本可知,文章没有采用类比论证。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我国已形成一套共建共治的长效机制”理解有误,依据原文“尽快形成一套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长效机制”分析可知,该项错在“已经”,化未然为已然了。故选D。(二

9、)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2020重庆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立足国内大循环,是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立足国内大循环,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立足国内大循环,还要谋求国际国内供给需求良性循环。实现国际

10、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既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责任担当。在世界变局中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格局,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摘编自蒲实双循环格局要着力抓好国内大循环学习时报)材料二: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循环的根本动力。要落实好“双循环”发展,就要认识科技创新在促进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一方面,科技驱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推动我国产业链从下游逐渐向中上游发展,实现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转型,为我国扩大内

11、需提供物质基础,是释放国内需求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科技驱动产业升级才能真正带来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升级,激发国内消费市场,摆脱对国外高品质产品的依赖。发展高科技产业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关键。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高技术供给不足是我国国内大循环的短板。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是在半导体、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制造等领域仍然受制于人。高科技产业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最精华的部分,是评价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要真正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循环流动,就要把高科技产业作为重点来抓,尽快补齐产业短板。(摘编自任志宽让科技创新夯实“双循环”发展根基南方日报)材料三:

1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畅通大循环的战略抓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消费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生产领域对于资源性产品的供给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相比需求方,供给质量提升步伐落后于需求的发展,总供给和总需求“错配”,需求端想要的供给端不能完全满足,供给端有的需求端未必都要,导致中低产能过剩、中高端产能短缺,内循环不畅,造成经济效率损失。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布局,为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畅通经济大循环提供了战略抓手。(摘自丁茂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解放军报)材料四: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新规划将更多关注国内市场和产业,以减少对国际贸易和技术的依赖。这种向内

13、转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会退出全球供应链或陷入孤立。事实上,就在华盛顿加大力度孤立中国的同时,北京也加快了开放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以吸引外国投资者的脚步。不过,中国转向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决定性转变将不仅对中国经济,而且也将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中国与美国全面“脱钩”的可能性很小,但中国显然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中国领导人多次提到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事实似乎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打造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摘编自港媒文章:中国构建“双循环”格局影响深远参考消息)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我

14、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是党中央部署“双循环”战略的时代背景。B构建“双循环”格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发展出发点;也要谋求国际国内供给需求良性循环,让国际国内双循环相辅相成。C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高技术供给不足是我国国内大循环面临的问题,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产业升级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有之义。D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中国的新规划发生转向,将更多关注国内市场和产业,以减少对国际贸易和技术的依赖,这能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大趋势。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介绍了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据此可知,我们构建新发展

15、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际国内双循环。B材料二侧重阐述在实现国际大循环时,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我国产业链发展、价值链转型、高科技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C材料三中,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中低产能过剩、中高端产能短缺、内循环不畅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是解决问题的着力点。D据材料四,如果遇到最坏的情况,中国有可能凭借自身拥有的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打造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6我国应如何加快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答案】4D 5B6(1)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充分发挥我国内需潜力,谋求国际国内供给需求良性循环;(2)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发展高科技产业;(3)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消费品质;(4)加快开放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吸引外国投资者。【分析】4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D项,“能改变世界经济的大趋势”错。材料四是“中国转向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决定性转变将不仅对中国经济,而且也将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原文只是讲到“将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没有提到能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大趋势。故选D。5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的能力。B项,材料二的中心句是“发展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