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观测规范word版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2098948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道观测规范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水道观测规范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水道观测规范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水道观测规范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水道观测规范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道观测规范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道观测规范word版(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总则1.0.1为了统一水道测量的观测布置、测绘技术等方面的规定,保证原型观测资料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天然河流、湖泊、水库、人工河渠、受潮汐影响的河段以及近海水域的观测。1.0.3水道观测前应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搜集已有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制订专业设计书。工作完成后,应编写技术总结及测绘产品质量检查验收报告。1.0.4测绘仪器、测具应按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进行鉴定,其精度和性能应达到各类等级的技术要求方可使用。在作业过程中,应按规定检验、校正,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1.0.5在作业过程中应按全面质量管理的循环原则,坚持“三清”(点点清、站站清、段段清)、“四随”(随测、随算、

2、随点绘、随分析),严格把好质量关。1.0.6原始资料、测绘成果,应按技术档案归档要求进行整理归档。1.0.7测绘人员应不断研究测绘新技术,并积极推广已经审定的新技术,改进工作,提高工效。1.0.8水道观测,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测绘标准及有关标准的规定。2 观 测 布 置2.1基本原则2.1.1天然河流、湖泊、水库及近海水域,凡需进行水资源开发的,均应由流域主管机构、省市水行政管理部门布置水道地形测量。2.1.2水道地形测量可分为长程和局部两类:为宏观地控制河流、湖泊、水库时空变化积累基本资料,则进行长程河道或整个湖泊(库区)的大面积水道地形测量; 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

3、维护等,在河流、湖泊、水库进行专题观测,则布置局部水道地形测量。2.1.3长程水道地形测量测次较少,难以控制河流、湖泊、水库、近海的演变时,可布置长程固定断面测量或河道勘测调查,补充搜集基本资料。2.1.4水道地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控制精度,应按国家有关测量规范的要求执行,特殊情况需变更要求的,由主管部门核准。 2控制系统,应为国家测绘局规定的统一系统。个别区域由于历史原因或特定需要而采用非国家统一系统时,应考证列出与国家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换算公式。不宜使用独立、假设系统,情况特殊时,必须报主管部门批准后使用。 3国家统一系统更动时,应在更换的测次中列出更换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换

4、算公式。2.1.5 水道地形测量,可采用常规测量仪器或DGPS系统、多波束测深系统、微波定位仪、全站仪、自动跟踪系统等仪器。2.1.6长程或大面积水道地形测图应采用国际分幅法;局部水道地形测图可采用自由分幅法。2.1.7长程水道地形分界子午线两侧测图,可采用接图法直接连接。局部水道测图在分界子午线附近时,小于110000比例(含110000比例)测图可采用地形面积偏大一带的座标格网成图;大于15000比例(含15000比例)测图应将分界线作为中央子午线重新计算座标成图。2.2长程水道地形测量2.2.1测图比例尺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测图比例尺应根据水面宽窄、水深大小确定,以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冲淤

5、变化为原则。其指标为:水面在图纸上的宽度宜在30mm以上,200mm以下;80%以上的等高线首曲线应能清晰地勾绘出来,陡峻部位应以等高线计曲线紧密排列通过为度。 2测图比例尺可选用:12000;15000;110000;125000等。比例尺一经选定后,各测次均应采用同一比例尺,不宜变动。 3基本等高距,应按本规范表3.1.9执行。2.2.2两岸有山丘或高地时必须测至历史实测最高洪水位以上1m处。平原地区应测至干堤内(堤防背河侧)100m;当1km内无堤防时,宜测至老坎后600m处,或按用图单位在任务书中的规定执行。2.2.3测次安排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平原河流宜根据河流特性35年左右施测一次

6、;山区河流宜810年左右施测一次。 2遇大洪水年、枯水年,应及时布置测次施测。 3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前后,应布置测次。工期长的大型工程,以及水道出海口门的整治、围垦工程等,应根据施工过程安排测次。2.2.4 应在水位比较平稳,河床相对稳定的季节进行施测。2.2.5 长程水道地形在施测中应缩短测量历时,提高成果质量。测量中途终止部位,应选在河床变化较小的河段上,必须避开河床演变剧烈的河段。分段施测时,在接头部分应重叠5001000m,以等高线能平稳过渡为宜。2.3 长程固定断面测量2.3.1 固定断面测量可分为基本断面和专业工程断面测量两类。基本断面测量,应为研究河流、湖泊、水库及近海水域演变的基

7、本规律积累基本资料。专业工程断面测量,应为流域规划、枢纽设计、可行性研究、河道整治及研究水库、海口泥沙淤积变化等专题研究项目搜集资料。2.3.2 固定断面布设的间距应在技术设计书中明确规定,也可在表2.3.2规定范围内选用。表2.3.2 固定断面间距布设表阶 段测 区测区地段断面间距km规划河流山区段23平原段35可行性研究水库变动回水段13常年回水段25枢纽设计水库变动回水段0.52常年回水段15河道整治、防洪、模型试验、水文计算、溃坝研究0.21已建水库内泥沙淤积观测0.51湖泊淤积、河口拦门沙淤积观测35 注: 河流弯曲、游荡分汊多,比降变化大,城区、桥渡区、坝 区及经济价值较高地段,断

8、面应适当加密。2.3.3 固定断面位置选设,应根据本规范表2.3.2规定和实际需要,先在地形图上初选,再到实地选定。选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选在横断面形态显著变化,支流入口、分汊口门、支汊,河道急弯、游荡剧烈、主要浅滩、主流顶冲段,险工护岸、滑坡、崩岸、比降明显变化,重要城镇、工矿企业,流量站断面、水位站水尺断面等有关部位。2 河流横断面应垂直主流流向,水库横断面应垂直设计正常蓄水位线所形成的水库中心线。3 湖泊、河口横断面可根据需要在实地选定。4 坝址、桥址和特殊部位应布设断面。5 护岸、崩岸等险工护岸,可根据需要设半江横断面。6 山区河流的峡谷、碛坝等特殊地形部位应布设断面。7 河流

9、断面应避开险滩、急流和漩涡等部位。2.3.4 固定断面的测次,应根据冲淤变化大小安排。基本断面,山区河流宜35年施测一次;平原河流宜12年施测一次。每次应在水流平稳时的同期施测。专业工程断面测次,应在技术设计书中明确规定。亦可按下列原则安排:1 需要了解年际变化规律的断面,宜12年施测一次。2 需要了解年内变化规律的断面,应在枯、中、高水位和冲淤变化较大期年测35次。2.3.5 固定断面横断面点的测量精度和平面控制精度比例尺应符合表2.3.5的规定。表2.3.5 固定断面测量精度表类别测 图比例尺控 制精 度比例尺点位中误差图上mm高程中误差m平原山地平原丘陵地山地河道断面1:100001:5

10、0001:20001:100001:50001:20000.750.750.61.01.00.80.30.30.20.70.70.61.71.71.0专业工程断面1:10001:5001:2001:10001:5001:2000.60.60.60.80.80.80.20.20.20.60.60.41.01.00.6 注: 水下断面点的平面位置测定中误差可按上表规定放宽 一倍。 精度要求高于或低于上表时,应在技术设计书中明确 规定。2.4典型河段观测2.4.1典型河段的划分,根据河床平面形态的特点,可分为分汊河段、浅滩河段、弯道河段、顺直河段、裁弯河段及分流河段。2.4.2典型河段的观测范围及测

11、图比例,应根据不同河型和不同的观测目的选定。2.4.3 典型河段的水文、泥沙测验,除可利用观测河段内水文站的测验断面外,还应根据研究需要布设用于河道观测的水文泥沙测验断面。基本测验项目可分为四级,见表2.4.3。表2.4.3水文测验断面级别及项目表级别断面名称(简称)主 要 测 验 项 目断面符号一测流取沙断面(全项断面)水位、流量、水温、悬移质、床沙、比降、环流*、推移质*二测流断面 (流量断面)水位、流量、床沙、比降*、环流*三部份垂线测速取沙断面(测速断面)水位、流速、水深、悬移质、床沙、比降*X四半江测速取沙断面(半江断面)水位、流速、水深、床沙、河床模探、比降*、环流*、悬移质、水象

12、*注:*视需要规定施测。2.4.4典型河段的水文泥沙测验项目和测次安排,应根据需要确定。可按每年高、中、低不同水位级分布测次。2.4.5典型河段的观测可分一般观测和重点观测两类。一般观测为必须的观测项目和测次;重点观测为特殊需要而增加的观测项目和测次。2.4.6 分汊河段的观测布置(如图2.4.6所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文泥沙测验:一般观测的汊道河段,必须在汊道进出口各布设一组2#、3#、6#与5#、8#、9#六个一级水文断面,并应同步观测。在分汊前干流上游及分汊支流内布设一组1#、4#、7#三个二级水文断面。在收集较多测次资料后,根据实际情况可少测或不测。基本观测的汊道河段, 可只测2#

13、、3#、6#或5#、8#、9#三个断面。多汊河段可根据上述原则布设。如汊道河段内有影响较大的支流入汇或分流时,应在支流河口布设一个一级水文断面。图2.4.6 分汊河段观测布置图 2纵横比降水位观测:应与水文测验同时进行。重点观测河段,应设纵横比降水尺68组,设尺位置根据河段特性、水面线变化及其他具体情况而定,但在河段最大弯曲处左右岸应各设一组水尺。(如图2.4.6中A、B、C、D、E、F、G、H所示)。 一般观测河段,可只在水文测验断面上设34组水尺。 3水面流速流向观测:在汊道进、出口段布设35线,可与水道地形测量同时进行。 4水道地形测量:应与同测次水文泥沙测验配合进行,选择高、中、低代表

14、性水位级布置测次。 5固定断面测量: 与水道地形相间进行,并应根据能控制河道冲淤变化及具体需要布置断面。 6土壤钻探:可在分汊进口段布设35个钻孔,钻深至深泓最深点以下35m。2.4.7 浅滩河段的观测布置(如图2.4.7所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文泥沙测验:应在浅滩部位和浅滩上、下游过渡段布设1#、2#、3#三个一级水文断面,并于高、中、低水位级及浅滩变化最大时期布置测次,其中2#断面测量应与浅滩脊地形测量同时进行。图2.4.7 浅滩河段观测布置图 2纵横比降水位观测:应与水文泥沙测验同时进行,全河段应布置纵横比降水尺四组。 3水面流速流向观测:全河段布设水面流向35线,可与水道地形测量同时进行。 4水道地形测量:全河段水道地形测量,于高、中、低水位及浅滩变化相对较大时期布置测次。浅滩淤积最严重时期,进行浅滩脊的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