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板铺设测量(日本)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619088 上传时间:2017-06-2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板铺设测量(日本)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轨道板铺设测量(日本)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轨道板铺设测量(日本)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轨道板铺设测量(日本)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轨道板铺设测量(日本)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板铺设测量(日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板铺设测量(日本)(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轨道板铺设测量,1,.基准器的安装调整方法,2,1)准备作业,(1)所用材料须事先获得许可。(2)对曲线变换点及半径超高纵坡 等各条件进行调查。(3)在现场对变化点的位置、BM等进 行确认。,3,2)基准器的设置 (正式作业 第1步),(1)标出凸形挡台中心线并标注测点的编号。,4,2)基准器的设置(正式作业 第2步),(2)基准器的搬运分发 将基准器搬运分发至各 设计设置处。(3)在凸形挡台上面打孔 先将基准器的中心线对 准标示于凸形挡台上的中心 线,在基准器安装孔处打两 个孔,并用吸尘器将混凝土 粉末吸净。,5,2)基准器的设置(正式作业 第3步),(4)基准器的安装 通过锚栓将基准器牢固

2、 地固定于凸形挡台之上。,6,2)基准器的设置(正式作业 第4步),(5)基准器的安装 将基准器安装于所定位置(上下约5mm、 左右约30mm),7,3)距离测量等第1步,(1)测量基准点 之间的距离。,8,3)距离测量等第2步,(2)建筑限界的测量 每隔20(曲线)或100 (直线)测定断面变更点及指定 测量位置的轨道中心与构筑物 之间的距离。(3)上下行线的轨道中心间隔 每隔20(曲线)或100 (直线)测量断面变更点及指定位 置的上下行线间的距离。,9,4)纵断测量 第1步,(1)纵坡变更点纵向曲线起点终点的调查 在对上述变更点的位置(公里里程)进行 调查的同时,还要调查其与最近的测点之

3、间的 位置关系(2)坡度、平面曲线的起点终点、超高、缓 和曲线长度等的调查 调查上下纵坡并分左右平面曲线对起点、 终点、超高、缓和曲线的种类、长度、平面曲 线的起点终点与最近的测点之间的关系。,10,4)纵断测量 第2步,(3)水准测量 用水准仪对凸形挡台上的标记及混凝土底座(轨道中心线)进行测量。此时的最小读数为1mm单位。,11,4)纵断测量 第3步,在返测时对往测中的测点、凸形挡台上的标记进行测量,确认闭合差是否在10S(S为km单位)以内,如果是在其范围内的话将其平差。闭合差超过10S时则再次测量。各测点的后视点、前视点,凸形挡台上的标记与混凝土底座间的高度差不得超过2mm。当高度差为

4、3mm以上时须重新测量。,12,4)纵断测量 第4步,使用超高水准器,在底座的左右位置(轨道中心线至轨道板边缘、1,110mm)测量混凝土底座中央的高低差。使用超高水准器测量,13,4)纵断测量 第5步,(4) 将现场测量的数据记入到计算机录入 用的记录表格中 在将测量数据记入表格时注意避免出 现笔误。(5)纵断线形计算 使用适合于平面、纵断线形计算的程 序进行演算。,14,4)纵断测量 第6步,(6)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的内容 缓和曲线部分各测点的超高量 各测点与相邻部位之间的设计高低差 凸形挡台上的标记至基准点的设计高程,15,4)纵断测量 第7步, 基准点与轨道板上面的设计高度差(HS)

5、在曲线区间,为了使 “HS”、“HR”达到一定值,需 要边统一考虑钢轨、底座标高 边确定设定高度。 由于正矢要在基准点的位置进行测量,所以如果 基准点的高度不一致,正矢测量则会产生误差。 当超高为200mm时,如出现10mm的高低差的话则 会产生1.3mm的误差。 各个测定点的底座面与轨道板下面之差涉及平均灌注厚度 设计纵坡的状态与修正坡度状态之间的关系,16,5)高低基准点的设定,使用设定量具,以凸形挡台上的标记为基准,根据计算机计算的资料,设定基准点的高度。,设定高低的量具,17,6)轨道平顺测量 直线区间第1步,(1)毎隔200m对基准标(已在凸形挡台中心处设置完毕) 进行一次导线测量,

6、确认已施工的凸形挡台的方向性。,18,6)轨道平顺测量直线区间第2步,(2) 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设定出计算移动量之后, 确认其是否与设计线形的角度相符,如误差在5秒以内 的话则视为合格,继续下一步工作。如果通过校正能够 修正的话则进行修正。此时,原则上在使用的修正曲线 中插入R=1,000,000m以上的曲线。(3) 将设计上设计的起点侧200m的基准标之间为直线的设 计线与测量结果线绘制于图上,在制定出新的直线线形 后,分别计算出每200m的移动量。(4) 确认结束后,设定出位于200m区间中间位置、即100m 处的基准标,然后设定该100m区间内的每5m的基准标。,19,6)轨道平

7、顺测量直线区间第3步,平面一次测量,20,6)轨道平顺测量直线区间第4步,平面二次测量(移动量设定后)第一次测量(1)以计算结果的移动量、每200m导线测量的基准标为基准,对角度进行确认。(2)对毎200m的基准标进行设定确认后,设定位于中间、即每100m的基准标。,21,6)轨道平顺测量直线区间第5步,第二次测量以每100区间内设定的基准标为基准,对其间每5m处的凸形挡台的基准标进行设定。,22,6)轨道平顺测量直线区间第6步,以每100区间内设定的基准标为基准,对其间每5m处的凸形挡台的基准标进行设定。 该作业重复进行。,23,6)轨道平顺测量曲线区间第1步,(1)曲线起终点的调查 确认曲

8、线起终点(BTC、BCC、ECC、ETC等)的位置 (公里里程),调查其与最近的测点间的位置关系。 同时对第1测点与最终测点的位置(公里里程)也一 并进行确认。曲线区间的正矢测量,20m弦、5m间隔,24,6)轨道平顺测量曲线区间第2步,(2)正矢测量 确保正矢测定器的圆形水准器中的气泡保持在红 色圆圈内,测量2次以上。,25,6)轨道平顺测量曲线区间第3步,将图中(A)(B)(C)三个测 定器按照图示顺序设置于基 准器基准标的中心处,从(C) 的测定器的挂钩处拉线至 (A)测定器处。同时需确保 各个测定器顶部的圆形气泡 管的气泡处于中央位置。 其次,将(B)测定器削 成半圆形的部分朝向拉线的

9、 方向,用量尺量测正矢量。 往返量测,其误差值控 制在 0.5mm以内。,26,6)轨道平顺测量曲线区间第步,在曲线区间,由于风等的影响不能拉线测定正失时,可以利用经纬仪每隔16个测点(m)选定仪器架设点,对相互关联的角度和距离进行测角和测距。测出之间各测点的支距值,将其结果换成任意坐标,变换为正失,对曲线进行调整计算并计算出位移量。,27,6)轨道平顺测量曲线区间第步,测角、测距、测定支距值,28,6)轨道平顺测量曲线区间第6步,(3)记入计算机用纸(外业记录本) 记入往返测量的正矢值、测点间隔、测量起点的 公里里程、变换点的公里里程等。(4)通过计算机进行曲线补正计算 通过倍弦正矢计算程序

10、(测点间隔不等),将现 场正矢变换为符合现场测点间隔、即大约相当于40 弦的现场正矢。 计算出于现场测点间隔相吻合的相当于约40弦 长的设计正矢的数值。,29,6)轨道平顺测量曲线区间 第7步, 因为相似于40弦5间隔法,所以曲线补正计算 仅与离开其前后4个测点的测点有关。 因此可以算出4组独立的移动量,采用其中移动量少的一 组。,A:15 91317B:26101418C:37111519D:48121620,30,6)轨道平顺测量曲线区间第8步, 根据前述原理,反复计算,使现场正矢接近设计正矢。 实际是对本来没有关联的4组移动量进行计算,使各组 间产生关系。 将组拆开,修改移动量的数值,使

11、各个测点间的移动量 的变化(变化的比例)变得更加圆滑,进而计算出补正正 矢,并将补正正矢与设计矢进行比较。 如果两者的差比指示值还大的话,则需再次修改移动 量,使移动量的变化变得圆滑。并通过这个变化量从原 来的现场正矢得出补正正矢。通过这样的反复计算,得 出最终答案。,31,7)轨道平顺基准标的设定,根据计算机输出的资料,设定其移动量。,转动该轴,可使基准点左右移动,32,8)平顺基准标的确认直线区间,(1)再次通过经纬仪及拉线进行确认,33,8)平顺基准标的确认曲线区间,(1)正矢的测量 在设定的基准标之间(4个测点间)拉线,以10间隔 测量5、10、15处的矢(支距)。(2)与设计正矢的对

12、比 对测出的支距与计算机计算出的设定支距进行对比,确 认其是否在容许范围之内。(3)不同情况下的再计算修正 根据2),如其结果超出容许范围时,需在5m、15m两测 点间拉线,依设定支距(10m弦正矢)重新设定并再次进行 确认。如结果超出容许范围时,要对前后数个测点进行修 正,使其值进入到容许范围内。,34,9)高低基准标的校正,在底座上设有超高的区间,伴随着平顺 移动量设定,高低设定的高度会有一定的 变化。因此,需将由于横向移动引起的高度恢 复到原状。 (当超高为200mm时,移动10mm会引起1.3mm的高 度变化),35,10)高低基准标的确认,(1)通过水准测量对基准标的设计高低差进行确

13、认 通过水准测量对基准标进行测量,对相邻测点间的高 低差是否在设计值之内进行确认。(2)当设计高低差与实测高低差不同时,考虑前后的高低差, 对该测点或其前后数测点进行修正。,36,11)填充防护砂浆 第1步,在填充无收缩砂浆之前,先将涂料涂刷于凸形挡 台的凹处,然后填充无收缩砂浆,须将基准标的顶 部露出。 无收缩砂浆根据每次在现场的必要量,用水桶搅 拌即可。,37,11)填充防护砂浆 第2步,38,12)内 业 整 理,(1) 由于平面线形与纵断线形的计算是另外 进行的,所以在记入各数据之前,作为 基准器一览表,应对每个测点进行整理 并作有关记录。(2) 记入各数据记入表的数据应根据现场测 定时所用的外业记录本进行记入。,39,关于测量精度平面测量(测量仪器),仪器:经纬仪、光电测距仪SET2010(SOKKIA产品) 测角部最小表示 精度 侧距部最小表示 精密测量(可选择) 快速测量 最大测量距离表示 精度使用折光棱镜时 精密测量() (为测量精度,单位为),40,关于测量精度平面测量(测量方法),多角测量(导线测量)一测回上、下半测回 测量误差以内 归零总是照准起点方向,向右旋转测右角。,41,关于测量精度水准测量,每左右架设仪器,闭合差为 (的单位为Km) 级水准测量 50m1,0000.05Km, 10 0.05 2.23mm, 所以应控制在mm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